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成瘾

成瘾

  • 患病部位:全身,心理
  • 所属科室:精神心理科,精神科、心理科
  • 细分症状:物质成瘾、行为成瘾
  • 相关疾病:毒瘾、酒精成瘾、性成瘾、烟瘾、网络成瘾、信息成瘾、购物成瘾
  • 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尿常规检查、头颅CT、核磁共振
  • 相关药品: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益安回生口服液、参附脱毒胶囊、尼古丁透皮贴剂、济泰片、草乌甲素胶丸
  • 相关症状:精神萎靡、疲乏、恶心、呕吐、颤抖、虚汗、面色潮红、眼神迷离、幻觉、妄想

1成瘾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成瘾的概念最早来自于药物成瘾。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委员会对药物成瘾的定义是:药物依赖性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种强迫性连续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为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现在成瘾的内涵已经涵盖了物质(药物)成瘾和行为成瘾。

  外来物质引入人体,引起特定的心理生理变化,使个体对它产生心理上的嗜好和(或)生理上的瘾癖,非要经常应用不可,否则便无法解除心理上的渴望,或不能避免不舒适的躯体反应──戒断症状。日常生活中对烟、酒、茶、咖啡的嗜好,因医疗用药不当而造成的对医源性药物的依赖,以及对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或致幻药等违禁物的瘾癖,其原因都在机体对这些物质产生了依赖性。对这些物质的依赖是一种发生率高、涉及面广的情况,长期应用致依赖物质会引起慢性中毒和行为改变,对个人健康、家庭生活和社会治安都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值得重视。最近几年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网络成瘾、手机成瘾为表现的行为成瘾,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成瘾

2成瘾症状起因

  成瘾发生机理至今尚未完全弄清。科学家推测致依赖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身体内稳态的扰乱,为了应付这种生理功能失调,神经细胞会发生代偿性改变,此后,如果再有这种物质输入,先得克服生理上的代偿反应,然后才能显示效应,这样一来,势必增加剂量,耐受性的发生机理就在于此。如果停用外来物质,体内的代偿反应没有了作用的对象,便失去抗衡,这样就引起戒断症状。这假说虽然只是原则性的推测。

  在动物脑内和人类脑脊液内提出了几种内源性肽类物质──内啡肽和脑啡肽,均具类似吗啡的效应,故称内源性吗啡样物质或内源性吗啡受体激动剂。吗啡输入体内后,能遏制神经细胞内部的腺苷酸环化酶的活动,使环磷酸腺苷(cAMP)的生成减少。为了要保持内稳态,腺苷酸环化酶的数量和活性都会代偿性地增加,从而增加细胞内cAMP的合成。如果要保持吗啡的遏制作用,就必须增加剂量,这也是耐受性的发生机理之一。如果不断有吗啡输入,则可以对抗与制约细胞内酶活动的代偿性增强,如果停用吗啡,细胞内酶活动的增强可导致戒断症状的出现。

  乙醇可使中枢神经细胞突触膜的磷脂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突触部位对乙醇的作用产生抵抗力,这也是耐受性的发生机理之一。研究发现,脑内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都与依赖性的发生有关。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心理依赖的发生也与神经递质系统有关。可卡因一般只引起心理依赖而不引起生理依赖。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成瘾

3成瘾症状诊断/鉴别

  关于药物成瘾的诊断标准等,DSM-Ⅳ有统一规定。但时至今日,购物成瘾、手机成瘾与其它成瘾行为,尚未被DSM-Ⅳ列入为精神或情绪疾病。不过,近年科学研究所得,相关的事情发生期间,患者大脑中的“奖赏系统”(即大脑中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系统)都会充血,情况与**时没有分别。因此,医学界已渐渐倾向把上述成瘾行为定义为疾病。

  成瘾行为分为物质成瘾和精神行为成瘾,主要包括处方药滥用成瘾(如止咳药水、曲马多、复方甘草片、复方地芬诺酯)、阿片类药物成瘾(如吗啡、杜冷丁、美沙酮、丁丙诺菲等)、新型违禁物成瘾(如K粉、摇头丸、冰毒、麻古、五仔等)、传统违禁物成瘾(如海洛因、黄皮、大麻)、安眠药成瘾(如安定、舒乐安定、三唑仑、阿普唑仑等)、酒瘾、烟瘾、性爱成瘾、电子游戏成瘾、网络成瘾等行为。成瘾的核心特征是患者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但却无法自控。可通过患者的症状和病史、体格检查对成瘾进行诊断,有些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和精神科检查的手段。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成瘾

4成瘾症状检查

  酒精成瘾呼气及血液酒精检查结果显示有一定浓度的酒精。酒精成瘾引起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断并不十分困难。患者有饮酒史并有相关症状,同时呼出的气体有酒味,呼气及血液酒精检查结果显示有一定浓度的酒精。注意要与安眠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中风等疾病相鉴别。

  一般对药物成瘾的患者精神、行为的异常改变:如白天睡觉,晚上兴奋;工作无精力,学习成绩下降,旷课;常常避人视线躲在暗处偷吸;常说谎、偷盗、诓骗。断毒以后可有如下戒断症状:精神萎靡、流泪涕诞、鸡皮疙瘩、打呵欠、畏寒眩晕。食欲差、恶心呕吐腹痛。四肢酸痛、四肢麻木抽搐、关节骨骼疼痛、腰背痛。大汗淋漓、视物模糊。性功能下降。可进行违禁物测定:对可疑人群进行快速成尿吗啡测定,如为阳性,则需进一步进行确诊。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成瘾

5成瘾治疗/预防

  成瘾性疾病的治疗目前在国内外都是一个难题。以前的治疗往往局限于药物治疗,多年的实践证明单纯的药物治疗复发率很高。因此,现在倾向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及家庭治疗相结合进行综合性治疗。国内专家提出一种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感恩教育和社会支持“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成瘾性心理疾病的治疗模式。

  首先,人们应认识该类药物滥用的危害。一般情况下尽量不用,非用不可时,也不要长期连续使用,以免导致依赖性。其次对易使用该类药物的人群,如老年人、工作紧张、失业、离婚、丧偶及患有慢性病者,应着重作好心理调适,尽量不用抗焦虑药物去解决问题。

  对于已经成瘾者,要作好心理治疗,使其明白成瘾的表现和危害,让他们知道戒断时出现的症状不是病,此类药物成瘾要比麻醉药成瘾轻得多,下定决心,完全可以戒掉。

  最后应提醒医生,要严格掌握抗焦虑药物的适应症,不可滥用。因为91.6%的成瘾者的药物来自医生处方。

  网络成瘾主要是心理上对网络的依赖,因此预防和矫正网络成瘾应该从心理疏导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和教育,对青少年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成瘾的预防

  对药物产生依赖,轻者表现为离不开这种药物,不吃就难受,并感周身各种不适,只有服用这种药才自感舒服,此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逐步戒除。

  (1)患者要认识到自己的病况,明确药物成瘾对自身的危害,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

  (2)逐渐减少依赖药的服用剂量,原则是“逐渐”减量,切忌大幅度削减用量或完全停用,以使身体逐步适应,否则,由于身体无法耐受会出现戒断症状,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完全不让孩子上网是不可取的。但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所以提醒家长,需要多陪孩子玩玩,多陪孩子聊聊,让他们把想玩、想说的心愿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

  要做到让孩子安全上网,还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限制,比如在电脑里安装过滤程序,以屏蔽黄色网站等;父母还要掌握相应的电脑知识,熟悉孩子经常去的网站和聊天室,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懂电脑的父母,可借助跟孩子学电脑的机会,掌握孩子上网的动态,为相互交流创造条件。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一定要把电脑放在家里的公共区域,比如客厅,而不要放在孩子卧室里。另外,为防止孩子上网成瘾,还应该对孩子上网时间做出一定的限制,以免孩子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成瘾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成瘾症状描述
2成瘾症状起因
3成瘾症状诊断/鉴别
4成瘾症状检查
5成瘾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