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

  • 患病部位:全身,心理
  • 所属科室:精神心理科,心理科
  • 细分症状:遗传性强迫观念、心理性强迫观念
  • 相关疾病:强迫性障碍、性病神经症、童年情绪障碍、先天性肌强直
  • 相关检查:脑血流图、颅脑CT检查、脑多普勒超声检查、脑诱发电位检查
  • 相关药品:百优解、赛乐特、舒坦罗、兰释
  • 相关症状:强迫性穷思竭虑、多疑、焦虑、恐惧

1强迫观念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强迫观念(obsessiveidea)或强迫性思维,指在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思维内容障碍之一。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为思维内容的荒诞,包括妄想、超价值观念和强迫观念。另外,国内临床医学专家将强迫症的表现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意向和行为两大部分,所以强迫观念也属于医学上的强迫症。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年 第1期

2强迫观念症状起因

  强迫观念的起因:

  1.遗传因素家系调查表明强迫症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2.解剖与生理切断额叶与纹状体的联系实验推测可能与基底核功能失调有关。

  3.心理

  (1)弗洛伊德学派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迫症状形成的心理机制包括:固着、退行、孤立、解除反应形成以及对不容许的性和攻击冲动的置换等。这种防御机制是无意识的。因此,不为患者所觉察。

  (2)行为主义学派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派认为首先病人由于某种特殊情景引起焦虑,为了减轻焦虑病人产生回避反应,表现为强迫性仪式动作。某些思维或想象等中性刺激(如语言、文字表象和思想)与初始刺激伴随出现则可进一步形成较高一级条件反射,使焦虑泛化最终导致强迫观念的形成。

来源资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2003年 第6期

3强迫观念症状诊断/鉴别

  强迫观念的诊断/鉴别:

  1.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寻根究底,反复思索,明知缺乏现实意义,没有必要,但又不能自我控制。例如,反复思索:为什么1加1等于2而不等于3?树叶为什么是绿色,而不是其他颜色?有时达到欲罢不能,以至食不甘味,卧不安眠,无法解脱。有的患者表现为与自己的头脑进行无休止的争辩,欲罢不能,分不清谁是谁非。

  2.强迫联想:患者脑子里出现一个观念或看到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语句。如果联想的观念或语句与原来相反,如想起“和平”,立即联想到“战争”;看到“拥护……”,联想到“打倒……”等。称为强迫性对立性思维。由于对立观念的出现违背患者的主观意愿,常使患者感到苦恼。

  3.强迫表象:在头脑里反复出现生动的视觉体验(表象),常具有令人厌恶的性质,无法摆脱。

  4.强迫回忆:患者经过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识中反复呈现,无法摆脱,感到苦恼。

  5.强迫意向:患者反复体验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患者明知这样做是荒谬的,不可能的,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做,但却无法摆脱这种内心冲动。例如,走到高处,有一种想往下跳的内心冲动;抱着自己心爱的小孩走到河边,出现想把小孩往河里扔的意向等。尽管当时这种内心冲动十分强烈,但却从不会付诸行动。

  临床常与疑病症鉴别,疑病症是以过分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为特征,对身体上的感觉和征象作出不正确的解释并伴有焦虑的一种神经症。患者多性格急躁、易怒、多疑、敏感、固执、孤僻,起病前多有本人或家属患某种器质性疾病的精神因素。医生言语不慎,检查过多,随便开药等医源性因素也常起重要作用。病程多迁延,疗效不易巩固。

来源资料:《国内性科学》 2008年 第10期

4强迫观念症状检查

  强迫观念的检查:

  1.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明知毫无必要,但又不能摆脱。例如,出门时怀疑门窗是否关好了,虽然检查了一遍、二遍、三遍……还是不放心。又如寄信时怀疑信中是否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信封是否写错了地址,是否贴了邮票等。与怀疑的同时,常伴有焦虑不安,因而促使患者对自己的言行反复检查。

  2.表现为对某些事物的担心或厌恶,明知不必要或不合理,自己却无法摆脱。例如担心自己会伤害别人,担心自己会说错话,担心自己会出现不理智的行为,担心自己受到毒物的污染或细菌的侵袭等。

来源资料:《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1991年 第1期

5强迫观念治疗/预防

  强迫观念的治疗:

  1.药物治疗:氯米帕明(氯丙咪嗪)。

  2.选择性5-HT重摄取遏制剂这类药物包括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

  3.心理治疗一般采用支持心理治疗与行为疗法与药物合并应用可提高疗效。

  (1)支持性心理治疗。

  (2)行为疗法。

  ③森田疗法。

  4.精神外科治疗对极少数慢性患者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失败症状严重而患者又处于极度痛苦之中在患者和其亲属的要求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强迫观念的预防:

  1.培育机体整体,包括脑功能的发育,并扶植其经常处于健康状态,使人的体魄健壮,精神饱满。

  2.培养个性健康发展并加强锻炼,使之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相统一。

来源资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2003年 第6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强迫观念症状描述
2强迫观念症状起因
3强迫观念症状诊断/鉴别
4强迫观念症状检查
5强迫观念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