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神经兴奋一般是指各类刺激由迷走神经反射,引发内脏血管突然扩张和心跳放缓,进而造成血压降低、脑部缺氧甚至短暂昏迷等。迷走神经为第10对脑神经,是脑神经中最长,分布最广的一对,含有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迷走神经支配呼吸、消化两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如心脏等器官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经兴奋可引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脉缓(<60/min),甚至心律失常、昏厥、抽搐、血压低于10.7kPa(80mmHg)、心脏停搏。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年 第1期
迷走神经兴奋的原因多半和胰岛的神经调节有关。胰岛受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支配。刺激迷起神经,可通过乙酰胆碱作用于M受体,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迷走神经还可通过刺激胃肠激素的释放,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通过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α2受体,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发怒时交感神经兴奋,心悸气促,全身颤抖,发怒后,迷走神经反射性兴奋,全身无力,饥饿感,这是胰岛分泌胰岛素过多所致。另外,过度劳累,天气气候闷热,也可引发迷走神经兴奋。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年 第20期
迷走神经兴奋的相关诊断:临床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眼裂增大,视物模糊,瞳孔散大,心跳加速甚至心律不齐,肢体发凉怕冷,发汗障碍等交感神经兴奋,或头昏眼花,眼睑下垂,流泪,鼻塞,心动过缓等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迷走神经兴奋的相关鉴别:应该和功能性低血糖区分。低血糖主要常见为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主要见于情绪不稳定的人,中年女性多见。精神刺激、焦虑、恐惧常诱发。
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原因未明。一般认为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失平衡,神经体液对胰岛素分泌和(或)糖代谢调节欠稳定,或因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而致胃排空加速及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时,可使餐后血糖升高,从而反应性的引起胰岛素分泌过多,而出现低血糖症状。如能除外功能性低血糖,则多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来源资料:《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7年 第3期
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检查:发汗障碍、交感神经兴奋、眼睑下垂、头昏眼花,心律不齐,怕冷。会有全身无力,充满饥饿感,这是胰岛分泌胰岛素过多,则会间接导致迷走神经兴奋。可通过胰高血糖素进行检查。糖尿病时,胰岛α细胞功能存在缺陷,分泌功能相对旺盛,出现胰高血糖素血症。有人认为胰高血糖素是一种强有力的致糖尿病因子,在胰岛素缺乏时,它相对或绝对地分泌增加,引起高血糖,诱发糖尿病的发生。胰高血糖素增加的程度和糖尿病的类型有关,1型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高于2型。在糖尿病病情得到控制,血糖基本正常时,胰高血糖素的高分泌状态可以得到抑制,甚至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胰高血糖素又可作为糖尿病疗效观察的一个辅助指标。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年 第3期
迷走神经兴奋的治疗:如发作较频繁者,可试用小量抗焦虑药如安定;抗胆碱能药物如丙胺太林(普鲁本辛)等。可抑制迷走神经,延缓食物吸收和减少胰岛素分泌。抗焦虑药主要用于缓解焦虑和紧张的药物。以苯二氮类为主,包括利眠宁、安定及其衍生物。这类药物治疗效果好 ,安全度大,副作用小,兼具抗焦虑、松弛肌紧张、抗癫痫及镇静安眠等作用,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用于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和紧张,这组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疗效虽然相似,但使用方法并不完全相同。如利眠宁和安定作用时间长,一般每天用药1~2次即可收效 ,多数病人每晚睡前用药1次 ,既可改善夜间睡眠 ,又能控制白天的焦虑症状;又如去甲羟基安定、阿普唑仑等作用时间短,每日需给药3~4次;氟安定及硝基安定等因具有较好的安眠作用,作为安眠药使用 ,每晚睡前服1次。本组药物长期用药可产生依赖性,一般不宜超过6周 。用药前应慎重,必须在咨询医生确定之后服用。另外迷走神经性疾病通常是由于闷热引起,当疲劳过度时也会发作。同时,压力、极度兴奋和焦虑也是昏厥发作的诱因。该疾病发病迅速,但多数人都能完全治愈。
迷走神经兴奋的预防:
1、注意天气的变化,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应该注意及时防暑防热,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不要过度劳累,注意休息,要有适度的睡眠时间。不适或过度均不好。
2、患者可联系作瑜伽和太极拳等。
3、每天坚持用干布摩擦身体以增强体质。
4、饮食中,要注意营养平衡,进食时间要有规律,不要吃得过饱,不要过分摄取水分。
5、在日常生活中,要有适度的运动。但不需要特殊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在平时工作中间的短暂休息,做一点深呼吸和简单的体操,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来源资料:《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4年 第1期
迷走神经(n.vagus) 为混合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延髓的疑核,支配咽、喉的横纹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此核发出的副交感节前神经纤维,在脏器内或其附近的副交感神经节内换神经元后,发出副交感节后神经纤维分布到胸、腹腔的脏器,控制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的胞体位于颈静脉孔下方的下神经节内,其中枢突止于孤束核,周围突也分布于胸、腹腔的脏器。一般躯体感觉纤维数量最少,胞体位于颈静脉孔内的上神经节内,中枢突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周围突分布于硬脑膜以及耳廓和外耳道的皮肤。
迷走神经是脑神经中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神经,于舌咽神经根丝的下方自延髓橄榄的后方出入脑,经颈静脉孔出颅腔。之后下行于颈内、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的后方,经胸廓上口入胸腔。在胸部,左、右迷走神经的走行和位置各异。左迷走神经在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下降至主动脉弓的前面,经左肺根的后方,分出数小支分别加入左肺丛,然后在食管前面分散成若干细支参与构成食管前丛,并向下延续成迷走神经前干。右迷走神经经右锁骨下动脉的前面,沿气管右侧下降,继在右肺根后方分出数支,参加右肺丛,然后分出分支在食管后面构成食管后丛,在食管下端合成迷走神经后干。迷走神经前、后干向下与食管一起穿膈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至贲门附近,前、后干分为终支。迷走神经的分支如下。
1. 颈部的分支
(1) 喉上神经 始于下神经节,沿颈内动脉与咽侧壁之间下行,在平舌骨大角处分为内、外二支。内支含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分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外支细小,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环甲肌。
(2) 颈心支 一般有上、下两支,下降入胸腔参加心丛的组成。
(3) 咽支 主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常为两支,起自下神经节,参加咽丛的组成。
(4) 耳支 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发自上神经节,向后外分布于耳廓后面及外耳道的皮肤。
(5) 脑膜支 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发自上神经节,分布于颅后窝硬脑膜。
2. 胸部的分支
(1) 喉返神经 发自迷走神经的胸段,但立即向上返至颈部,左右两侧的返回部位有所不同。左喉返神经发出的位置较低,从前向后绕过主动脉弓返至颈部。右喉返神经发出的位置略高,从前向后绕过右锁骨下动脉返至颈部。在颈部,喉返神经于气管与食管之间的沟内上行,经环甲关节的后方入喉,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全部喉肌并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 。喉返神经的末支称喉下神经。
喉返神经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和一般内脏感觉纤维,是喉肌的重要运动神经,在其入喉前与甲状腺下动脉的终支互相交错,神经多数经过动脉后方,但也有经过动脉前方的,所以在甲状腺手术结扎动脉或用止血钳夹血管时,应注意避免损伤此神经。
(2) 支气管支、食管支和胸心支 是迷走神经在胸部发出的数条小支,分别加入肺丛、食管丛和心丛。
3. 腹部的分支 迷走神经前、后干于贲门附近分别发出分支分为胃前支和肝支、胃后支和腹腔支。含一般内脏运动和感觉纤维。
(1) 胃前支 在小网膜内循胃小弯向右行,分支分布于胃前壁和十二指肠上部。有以下诸分支:贲门支,分布于贲门附近;前胃壁支,常为3~4小支,分布到胃体前壁;“鸦爪”形支,分布于幽门窦、幽门管、幽门及十二指肠上部,此支与胃的排空运动有密切关系。前二支是重要的胃酸分泌神经。
(2) 肝支 行于小网膜内,随肝固有动脉走行,参与形成肝丛,分布至胆道和肝,与肝的分泌活动有关。
(3) 胃后支 循胃小弯深面向右行,分支分布至胃后壁。有以下诸分支:胃底支,后胃壁支,常为数支,分布于胃后壁;“鸦爪”形支,分布于幽门窦和幽门管。前二支是胃蠕动、胃感觉和胃酸的分泌神经。
(4) 腹腔支 较粗大,行向后下方,加入腹腔丛。以后与交感神经纤维一起随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肾动脉及它们的分支分布于肝、脾、胰、小肠、结肠左曲以上的大肠、肾以及肾上腺等。
在甲状腺手术中,有可能误伤喉上神经外支和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外支损伤后表现为声调降低。喉返神经损伤时,由于大部分喉肌瘫痪,可致声音嘶哑或发音困难。双侧损伤时,如声门裂闭合可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