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寒战

寒战

  • 别名:寒颤
  • 患病部位:全身,肌肉
  • 所属科室:内科,血液科、神经内科
  • 细分症状:急性细菌性感染寒战、肺炎性寒战、支气管肺炎性寒战、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性寒战、手术寒战
  • 相关疾病:菌血症、副伤寒、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铜绿色假单胞菌脑膜炎、布氏菌肺炎
  • 相关检查: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颅脑MRI检查、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
  • 相关药品:清开灵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头孢他啶他唑巴坦钠(5:1)
  • 相关症状:高热寒战、腹痛、烦躁不安、肝肿大、高热、头痛、畏寒、易激动、婴幼儿抽风、关节疼痛

1寒战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寒战,证名。见《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形寒作颤抖状。体内寒盛多见此证,亦可由热郁所致。在诸热病中,疟疾“先寒后热”之寒,多表现为寒战。参见寒栗,战栗。

  寒战,机体为了抵御外界寒冷的气候,维持正常的体温,会通过寒战来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保证了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总体上说是身体急需能量补充,打寒战的时候身体肌肉抽动,这个时候细胞会产生能量来支持肌肉运动。而产生的能量中除一部分用于细胞自身活动,大部分一热能形式散失,所以人冷的时候会打寒战。

  参考资料:A+医学百科 http://www.a-hospital.com/w/寒战


2寒战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手术类

  1.麻醉患者散热增加:硬膜外阻滞后,阻滞区皮肤温度明显增加,而非阻滞区皮肤温度下降,同时鼓膜温度降低,当鼓膜温度下降幅度接近0.5℃时,则开始发生寒战,提示硬膜外麻醉后寒战与中心体温降低有密切关系。

  2.麻醉患者产热增加:体温调节中枢为保持恒定的温度主要通过骨骼肌收缩以增加热能的产生来加以调节。但阻滞区的骨骼肌已丧失收缩产热能力,只有非阻滞区的骨骼肌产生收缩,因此临床上就出现寒战的现象。

  3.环境温度过低:包括室内温度过低、皮肤用易挥发消毒剂(如75%乙醇)且消毒面积过大,术中输注大量冷液体或温度较低的库存血,以及用大量的冷盐水反复冲洗体腔等。

  4.体温过高:见于急性腹膜炎而急诊手术者。

  5.输液或输血导致的热源反应

  生活类

  1.低温的因素:由于低温引起的寒战属于冷诱导的温度调节寒战。冷通过刺激体表温度受体和颅内温度神经元,同时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肌肉、心肺活动增强,产热增加,以保持身体的热平衡。

  2.致热原因素:如患者在手术输血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8~41℃并伴有恶心、头疼、脉速等症状,应警惕输血输液所致的热原反应。这可能是由于致热原使体温调节中枢失衡所引起。

  3.病人因素:研究表明,年轻病人麻醉后寒战的发病率高于老年病人,这可能与年轻病人机体对低热的保护机制比老年病人完善有关。另外,Crossley对2595例进入观察室的病人进行观察发现,男性病人寒战发生率显着高于女性病人,青壮年病人高于小儿和老年病人。而寒战的发生与病人的身高、体重无明显关系。

  4.药物因素:研究发现,术前使用抗胆碱药可减少寒战的出现。在术中应用阿芬太尼和哌替啶也可减少寒战的发生,而在术中应用挥发性麻醉剂则易发生寒战。报道术前应用止痛药的病人寒战发生率高于不用止痛药者,而术前给安定药的病人寒战率低于不给安定剂的病人。

  5.缺氧:手术过程中,多种因素可导致低氧血症,使患者出现缺氧性寒战,可伴有头痛、脉率增快、呼吸深快、血压上升、PaO2下降。严重时心率减慢、呼吸遏制、神智不清,甚至惊厥。

  参考资料:A+医学百科 http://www.a-hospital.com/w/寒战


3寒战症状诊断/鉴别

  在医学上来讲,寒战大多发生在急性发热性疾病之前。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原,作用于机体引起发热时,病人全身发冷、起鸡皮疙瘩和颤抖,即肌肉不自主活动,此称为恶寒战栗,简称寒战。寒战是高热的先声,寒战期间,体温已有升高,在发热不太高的前期,有时病人仅有全身发冷感,而无战栗,称为发冷。二者在程度上不同,但可反映发热性疾病在性质方面的区别。临床上常见以下疾病可引起寒站:

  1、急性细菌性感染

  如脓胸、肺脓肿、丹毒、胆囊炎急性发作、门脉血栓性脉管炎、细菌性肝脓肿、骨髓炎等各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均先寒战后高热,继而出现各种疾病特有的症状。

  2、肺炎

  可先出现寒战,随之发生高热,体温呈稽留热型。胸痛、咳嗽、咯铁锈色痰等呼吸道症状,多在寒战和高热之后出现。个别患儿可无发热,甚至体温过低,此多见于休克型肺炎。

  3、支气管肺炎

  发病急者可先出现寒战再出现发热,发病缓慢者可无寒战,此时发热多为渐升型。

  4、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在高热开始前可有寒战,并多次反复,在发生栓塞时此种现象更易出现。

  5、手术寒战

  这种现象临床较为常见,尤其是冬春季节,气候越寒冷,寒战反应发生率越高。手术后寒战反应的发生多由于手术中体表暴露、皮肤消毒等引起散热过多;术中失血;大量输液输血;手术时的紧张心理,使周围血管痉挛收缩,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麻醉药物进人机体后,体表血管扩张,散热增加,麻醉药毒性反应致体温下降。也有人认为麻醉苏醒过程中由于麻醉药的残余作用使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寒战发生。

  6、其他

  另外,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有的患儿在发热前先出现寒战,寒战过后往往表现为高热。这是因为多数患儿的发热是由致热原所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内含有致热原前质,在一定的刺激条件下,白细胞可被激活,并且释放致热原。致热原通过血流到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后,就会产生兴奋,冲动通过交感神经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这时皮肤温度就会下降,从而刺激温度感受器引起骨骼肌张力增加,肌纤维呈微细收缩,皮肤内竖毛肌收缩。因此.患儿会出现寒战,我们会看到孩子的皮肤出现“鸡皮疙瘩”。

  在寒战后出现的发热一般都是高热,多见于重症感染,应该积极做好治疗和护理工作。在患儿寒战时,应进行保温,尤其是四肢等末稍部位的保温,给予服用热饮料。在高热时,要及时降温,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惊厥。

  参考资料:A+医学百科 http://www.a-hospital.com/w/寒战


4寒战症状检查

  疾病的寒战多见于发热,更多是高热,人体发高热的时候,机体的温度感受中枢调节失调,会对与外界的温度产生错误的感觉,所以感觉冷。寒战多伴有高热,多为中枢行高热,

  1 突然高热, 体温可直线上升, 达40~41℃, 持续高热数小时至数天直至死亡;或体温突然下降至正常。

  2 躯干温度高, 肢体温度次之, 双侧温度可不对称, 相差超过0.5℃。

  3 虽然高热, 但中毒症状不明显, 不伴发抖。

  4 无颜面及躯体皮肤潮红等反应, 相反可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发汗减少、四肢发凉。

  5 一般不伴有随体温升高而出现的脉搏和呼吸增快。

  6 无感染证据, 一般不伴有白细胞增高, 或总数虽高, 分类无变化。

  7 因体温整合功能障碍, 故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

  8 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如乙酰水杨酸等)一般无效, 这是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解热药难以对其产生影响, 所以不产生降温的临床效果。但用氯丙嗪及冷敷可有效。

  参考资料:A+医学百科 http://www.a-hospital.com/w/寒战


5寒战治疗/预防

  寒战的治疗方法

  导致寒战的病因较多,每种疾病的治疗都不甚相同。故应该根据病因不同对因处理。但针对寒战这个症状而言,可以采取一些治疗措施以缓解寒战,尤其是在手术时。寒战的发生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所以需要及时控制寒战。

  药物治疗

  (1)中枢兴奋药:代表性药物是多沙普伦,中枢性兴奋药,加快大脑从麻醉药物遏制中的恢复,由此建立对脊髓反射的正常控制,产生有效的治疗麻醉后寒战作用。 Fry用1mg/kg多沙普伦治疗14例寒战病人,有效率100%,无任何并发症。 Singh选择60例病人进行双盲对照研究,生理盐水组(n=20)、哌替啶组(0.3mg/kg,n=20)和多沙普伦组(1.5mg/kg,n=20),静脉给药2~3分钟后,多沙普伦和哌替啶组均能有效治疗寒战,而生理盐水组给药10分钟后,15例病人仍然寒战。

  (2)阿片类药:代表药物为哌替啶,通过兴奋μ和κ吗啡受体而产生控制寒战的效果,其中主要通过兴奋κ受体而起作用。 Claybon等使用哌替啶0.4mg/kg,在5分钟内73%的麻醉后寒战病人的寒战消失。

  (3)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代表药物是可乐定,具有抗麻醉后寒战作用,可能是通过遏制大脑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寒战阈值,在脊髓水平遏制体温传入信息,从而遏制了寒战。 Joris等选择40例寒战病人,生理盐水组或可乐定37.5μg组的寒战控制效果无差异性,而可乐定75μg组在给药后4分钟,寒战消失率为100%;可乐定150μg组给药后2分钟内,寒战全部消失。表明应用可乐定治疗寒战,疗效显著,并与药量呈正相关。

  (4) 曲马多:曲马多的作用机制:在脊髓节段上,具有遏制5-HT和去甲肾上腺素重吸收,减弱阿片活性,遏制疼痛信号传递等作用。 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体温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曲马多对体温控制的影响仍有待于阐明。 Witte等对72名成年患者证实,1mg/kg曲马多。可100%阻止寒战发生,比较曲马多与哌替啶的作用,认为在哌替啶与之前所用的阿片药有协同作用,可能有呼吸遏制危险,而曲马多则较安全和有效。

  物理治疗

  Sessler等对硬膜外麻醉病人,采取皮肤加热或不加热措施,结果不加热组的寒战发生率高,鼓膜温度明显降低。 Sharkey观察30例寒战病人使用辐射热治疗,22例寒战消失,4例寒战减轻。

  通过物理方法给患者保温,或提高环境温度,可减少冷信息传入,减少和遏制寒战,此项观点已被普遍接受。

  寒战的预防措施

  1.注意保暖,可以吃羊肉等高热量的食物,天冷降温时注意戴口罩,帽子,围巾减少冷空气对身体的直接刺激。老年人重点防护,胃,脚,膝盖。

  2.遇高热并发时,应及时就医,平时注意感冒的预防,流感季节开窗通风,平时多搓搓双手,暖暖耳朵。

  参考资料:A+医学百科 http://www.a-hospital.com/w/寒战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寒战症状描述
2寒战症状起因
3寒战症状诊断/鉴别
4寒战症状检查
5寒战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