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冷汗

冷汗

  • 别名:柔汗
  • 患病部位:全身,皮肤
  • 所属科室:皮肤性病科,皮肤科
  • 细分症状:精神性冷汗、病理性冷汗
  • 相关疾病:厥脱、胸痹、气腹痛、小肠气痛、厥阴头痛
  • 相关检查:皮肤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体检检查
  • 相关药品:硝苯地平缓释片(Ⅰ)、复方丹参片、四逆颗粒、虚汗停颗粒
  • 相关症状: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

1冷汗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冷汗指因紧张、惊惧或疾病等导致汗出而自觉有冷感。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当人恐惧、惊骇时,交感神经兴奋,受交感神经胆碱能纤维(释放乙酰胆碱)支配的汗腺便大量分泌汗液,造成满身大汗,并可伴面色苍白、手足发泠。《后汉书·伏皇后记》后载:"……操失色,……汗流浃背……"即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之为精神性发汗,俗称发冷汗。

  其实出汗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活动。正常成年人每天不知不觉地有600~700毫升汗液排出体外,这称为不显汗或不知觉发汗。这种汗并非汗腺所分泌,而是从皮肤角质层渗出来的水分。由汗腺分泌的汗液则称为明显汗或知觉发汗。当运动(劳动)、环境温度升高(28℃以上)时,人体就会反射性地出汗,起蒸发散热的作用,避免体温升高。科学实验证实,每1毫升水蒸发成水蒸气时,约带走580卡的热量。倘若外界温度达34.5℃以上,出汗蒸发便成为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因这时辐射、对流、传导等一般物理散热方式都已失去功效。如果外界温度高于体温,任何阻碍汗液蒸发的因素都可使体温升高,造成中暑。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Info/News/64/06443.htm

2冷汗症状起因

  冷汗指畏寒、肢冷而汗出。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沉迟、舌质淡苔白润等寒性证侯。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膜理松疏而致;亦可因受惊引起。

  人有时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突然受到惊吓时,手掌、足底、腋窝部以及面部都可出汗,这叫精神性出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出冷汗”。有时人吃了葱、蒜、辣椒、杨梅、酸杏等酸辣食物时,面和颈部常出现汗珠甚至大汗淋漓,这叫作味觉出汗。这两种类型的出汗是没有什么特殊气味的。用中医理论来说就是阴盛阳虚,体内阴气太重。

  引起晚上睡觉出冷汗的原因很多,首先,心脏病、糖尿病(特别是夜间低血糖者)、结核病、癌症、各种风湿病、病后体虚或睡眠时呼吸不顺畅引起。这是因为身体内在的压力(病变)促使交感神经始终处在紧张状态,出现“夜睡盗汗”或是“手脚出冷汗”的现象。

来源地址:http://www.cn939.com/tcm-article-read-24168.html

3冷汗症状诊断/鉴别

  冷汗一般是指当人在生病、受惊吓或心绪格外紧张、生理心理功能失常时会不断地排出大量淡而无味的汗,触之发凉,出汗后常常有“心有余悸”之感。出冷汗不同于平时由于热或者运动出的汗,后者是大腿、背部、腋下、前胸而出,汗水较多,而且不易蒸发而发生臭味。鼻子能闻到的汗臭,多半是两侧腋下的汗腺而散发的。临床上需要与以下相似症状进行仔细鉴别。

  黏汗:汗出黏腻,发稠发热,系重感冒或其他病症高烧,服用解热退烧药后的一种病症汗。此种汗表明身有湿热不清,需通楱去湿去热,方可痊愈。

  鼻汗: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工作劳累、讲话过多时排汗,汗液自鼻梁及鼻翼两侧渗出,汗珠晶莹可见。若病变见于肺气宣泄失常,多见于肺虚病人。

  额汗:汗出局限于头额部,甚至汗如蒸汽,故有蒸笼头的俗称,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外感六淫,脏腑内伤者,均可引起头额汗。

  半边身出汗:指半边身体多汗,而另半边身体无汗或出汗甚微。多因气血不足内阻经络所致,常见于青年人高血压脑病,中风,半身不遂,截瘫等患者。

  劳心汗:系指心窝部和两乳房中间部位多汗,而其他部位无汗或汗出甚微,多因忧、思、惊、恐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以致心不主血,脾不统血而胸汗涔涔。常见于劳心过度的知识分子。

  手足汗: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凡脾胃湿热内蒸不宣、血虚、阳亏、中阳不足,均可导致手足多汗。

  焦味汗:汗出津津,绵绵不断,散发出一股糊焦或燃煤味。重者焦味甚浓,可刺激周围人打喷嚏、流清涕。此症局限于青年人男性,系因手淫频繁,或经常梦遗滑精,又不注意清洗会阴部者。

  此外还有一种原因是患了多汗症,有全身性及限局性多汗两种。全身性多汗者皮肤表面常是湿润的,而且有阵发性的出汗。局部多汗常见于手掌、足跖、腋下、其次为鼻尖、前额、阴部等,多在青少年时发病,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如手足皮肤湿冷、青紫或苍白、易生冻疮等。足部多汗由于汗液蒸发不畅,致足底表皮浸渍发白,常伴足臭。腋窝部及阴部多汗时,由于该部皮肤薄嫩,经常潮湿摩擦,易发生擦烂红斑,伴发毛囊炎、疖等。

来源地址: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LengHan342217.htm

4冷汗症状检查

  汗液是由皮肤汗腺分泌的液体,是指由热所致汗液。汗液电介质冷汗检查,对诊断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重要临床意义。离子选择电极与参比电极连接起来,并置于待检标本中,测定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与待测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经与标准溶液电位差比较,自动显示其测定结果。

  冷汗的汗液电解质检查操作方法:

  不同型号的ISE操作方法有所不同,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1)开动仪器,清洗管道。

  (2)用高、低值标准液定标。

  (3)测定:直接法可直接吸入测定,间接法由仪器自动稀释后测定。

  (4)测定结果经仪器自动处理并打印数据。

  (5)清洗电极和管道后关机,也可不关机。

  汗液电解质检查冷汗的临床意义为诊断增高胰腺囊性纤维性变(胰腺囊性纤维化)、未治疗的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糖原贮积症、血管加压素抵阻性尿崩症。

来源资料:《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3年 第3期

5冷汗治疗/预防

  出冷汗治疗护理:小儿出汗多是常见现象,而生理性盗汗是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调节功能也欠完整,所以当孩子睡熟后有时出汗现象,但不伴有其它症状;孩子的精神、饮食、面色、大小便都正常,对此尚无需治疗,过段时间就会自愈。病理性盗汗,多见于结核病和佝偻病。如果病儿在出盗汗的同时还会伴有其它症状,如伴有低热、咳嗽时,可能是患了肺结核;伴有睡觉不踏实、烦躁易怒、腹胀、出汗有酸味、尿味刺鼻等,很有可能是佝偻病的早期。对此,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胸痛伴冷汗预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卫生宣传教育,使患者和家属对本病有所认识,了解各种防治措施的意义,使之减少对疾病的顾虑,在防治中能积极予以配合。安排合理膳食,以降低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体重超重者要限制总热量。经膳食调整3个月后,血脂水平仍明显异常者,可针对血脂异常特点,选用血脂调节剂。吸烟者应力劝戒除。吸烟不光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再梗死的危险因素。心肌梗死后恢复的患者,继续吸烟者再梗死发生率大约为不吸烟或吸烟已戒除者的2倍。挪威多中心研究,在心肌梗死后17个月中,戒烟者较继续吸烟者再梗塞减少45%,在3年后,戒烟者较吸烟者心脏原因死亡及再梗死明显降低。被动吸烟与吸烟者有相同危险,故应力劝患者的亲属戒烟,患者恢复工作后最好应在无烟环境中工作。吸烟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减低冠状动脉及侧支循环的储备能力。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者,吸烟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呈高度相关,吸烟可使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这些可能都地易诱发再梗死的原因。

  适当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可采取步行、体操、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方法以增强体质。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应予以适当的控制。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不公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而且在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或心肌微循环中聚集等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猝死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阿斯匹林是廉价易得的抗血小板制剂,副作用低,便于长期应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梗死后再梗死的发生率、猝死发一率、心脏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常用β受体阻滞剂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等。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门诊随访,观察病情,调整用药。如又再现心绞痛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防止再梗。

来源资料:《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 第6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冷汗症状描述
2冷汗症状起因
3冷汗症状诊断/鉴别
4冷汗症状检查
5冷汗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