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风,包括手指蠕动,手足抽动,口角撮动,颈项强直及角弓反张等不自主动作,中医属“瘛瘲”,“痉症”,“惊厥”的范畴。抽风属于风动,风气通于肝,故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肝乃风木之脏,主升主泄,易受风之惹动,故抽风与肝的虚实最为相当。此外,抽风属不自主动作,心脑主神明,不自主动作多出自神明失守,故抽搐与心脑也甚为攸关。临床上脾虚风动,肾阴虚风动也不少见。总言之,实性抽搐与肝、心的关系较大,且多以风、火、痰、热为诱因;而虚性抽搐又多源于脾肾,与精血不足有关。
参考资料:《中医疾病预测》 > 篇七 急症先兆学 第八十四章 抽搐先兆
1、急惊风:急抽风的发生主要是外感风温时邪所致;暴受惊恐,乳食积滞也是发生本病的原因。
(1)外感风温时邪:小儿乃属纯阳之体,脏腑娇嫩,阴气未充,一旦受邪之后,极易化热,化火,热极生风,风火相煽,引动肝风,而出现四肢抽搐;壮热扰乱神明,则出现烦躁不安,神昏谵语;热邪灼津,煎液成痰,痰浊蒙蔽清窍,则出现昏迷、惊厥。
(2)暴受惊恐:小儿肝气未充,胆气最怯,骤闻异声或偶见异物,或不慎跌仆等而受惊恐,扰乱心神,以致神志不宁,精神失守,出现惊惕不安及短暂性的惊厥或抽风等症状。
(3)乳食积滞: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若乳食不节,或饱食过度,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乳食积滞郁结于胃肠,壅塞不消而化热,热极生风,导致肝风内动则可导致惊厥或抽风。
2、慢惊风:慢惊风的病因多由病后体虚,或吐泻迁延日久,或由急惊风久治不愈转变而成。吐泻日久损伤脾胃,胃不消谷,脾不散精,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以致津液亏损,肝血不足,筋失濡养,而出现肢体强直,拘挛抽搐等症状。
参考资料:百拇医药 http://www.100md.com/Html/Dir0/19/17/86.htm
根据惊风的症状来诊断:
1、高热惊风:急性热病,如流感、扁桃体炎等热度很高,或不明原因的高热,均可引起烦躁不安,口渴欲饮,眼红颊赤,神昏谵语,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舌质红绛、舌苔黄糙,脉数,指纹青紫。此乃高热内闭、扰乱神明,引动肝风。
2、暴受惊恐:惊慌恐惧不安,睡眠不宁,或迷睡不醒,醒时啼哭,手足抽搐,轻微发热或不发热,面色乍青乍赤,舌苔正常,脉较细数。
3、乳食积滞:呕吐,不思乳食,腹部饱满,腹痛,便秘,发热,目瞪视呆,昏迷惊厥,呼吸短促,舌苔黄腻,脉滑数。
4、慢惊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精神不振,形体消瘦,四肢抽搐无力,头目颤动,时作时止,目瞪视呆,或直视或斜视,口鼻气冷,或吐或泻,痰鸣,四肢不温,面色萎黄或光白,额上青筋暴露,脉弱,指纹色淡。
参考资料:百拇医药 http://www.100md.com/Html/Dir0/19/17/86.htm
检查
1.症状检查:突然发病,出现高热、神昏、惊厥、喉间痰鸣、两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可持续几秒至数分钟。严重者可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而危及生命。
2.病史检查:可有接触传染病人或饮食不洁的病史。
3.脑脊液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L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检查有异常改变,神经系统检查出现病理性反射。
4.血常规检查:细菌感染性疾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常增高。
5.大便常规:必要时可作大便常规及大便细菌培养、血培养、摄胸片、脑脊液等有关检查。
参考资料:中医世家 《中医儿科学》 > 第八章 心肝病证 第七节 惊风
抽风的治疗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治疗原则。痰盛者必须豁痰,惊盛者必须镇惊,风盛者必须熄风,然热盛者皆必先解热。由于痰有痰火和痰浊的区别,热有表里的不同;风有外风、内风的差异;惊证既可出现惊跳、嚎叫的实证,亦可出现恐惧、惊惕的虚证。因此,豁痰有芳香开窍,清火化痰,涤痰通腑的区分;清热有解肌透表,清气泄热,清营凉血的不同;治风有疏风、熄风的类别,镇惊有清心定惊,养心平惊的差异。
日常做好预防,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避免时邪感染。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及变质食物。按时预防接种,避免跌仆惊骇。有高热惊厥史患儿,在外感发热初起时,要及时降温,服用止痉药物。要注意,做好抽搐时,切勿用力强制,以免扭伤骨折。将患儿头部歪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将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体。保持安静,避免刺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参考资料:中医世家 《中医儿科学》 > 第八章 心肝病证 第七节 惊风
小儿第一次抽风,家长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冷静,抓紧时间采取措施,首先让孩子平卧在床上,防止摔伤,头向一侧歪,防止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发生窒息,头略向后仰,颈部略垫高,这样可以防止舌根后倒,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用纱布或布条缠裹勺柄或一双筷子垫在牙齿之间防止将舌咬伤。如牙关紧闭,不可用力去撬,防止损伤牙齿。还可用手掐人中及合谷穴,当然用针刺效果会更好。
抽风同时伴有高热者,应积极降温,如用酒精或白酒加一倍水稀释后,作酒精擦浴或头部放置冰袋,迅速降温后可使抽风停止。当然不管采取什么措施都是在家的权宜之计,最终还须急送医院。在送往医院路程中,应密切观察病儿,不可将病儿严密包裹在被子里,以至孩子发生窒息都未被发现。到医院后,由医生检查确定抽风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是根本办法。如缺钙应补钙,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另外口服、肌肉、静脉注射镇静止惊药是控制抽风再发作的有效措施,采取那种药物,用那种方法应由医生决定。
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儿童抽风,但总的可分为发热性和无热、低热性抽风两类。
引起发烧抽风的病常见的高热抽风、流行性脑膜炎、各种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乙型脑炎、其他病毒性脑膜炎、中毒性脑病、新生儿破伤风、脑脓肿等。
引起无热或低效性抽风的病有,颅内出血、脑发育不全或畸性、严重脑缺氧、婴儿手足搐溺症、低血糖、尿毒症、肝昏迷、婴儿痉挛、癫痛、脑肿瘤、高血压脑病、中毒等。
现实生活中,因为高烧引起的抽风最常见,因癫痛引起的也不少见。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