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指病人的言语和动作增多与思维和情感活动一致,并与环境保持协调。这种活动增多是有目的的和可以理解的。非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病人的动作和言语增加与思维和情感不一致,病人的动作和言语单调杂乱,缺乏目的和意义,令人难以理解,因此的整个精神活动显得不协调。
酒精是一种亲神经性物质,一次相对大量饮酒即可导致精神异常,如果长期饮用可以引起各种精神障碍,包括依赖,戒断综合征以及精神病性症状。除精神障碍之外,常出现躯体损害的症状和体征。人格不健全者更容易患精神障碍。而且某些人格障碍与特定的精神障碍有密切联系。 对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尤其是慢性酒精中毒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性疗法,其基本步骤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均较接近。戒洒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一般应让戒酒者在住院条件下接受治疗,以断绝酒的来源。临床上应根据病人酒依赖和中毒的严重程度灵活掌握戒酒的进度,轻者可尝试一次性戒断,而对酒依赖严重的病人应采用递减法逐渐戒酒,避免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以致危及生命。
来源资料:《上海精神医学》 1995年 第1期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多见于躁狂症。分裂症的紧张型和青春型,及谵妄状态均可出现非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但谵妄状态病人的意识障碍明显。在我国,慢性酒中毒高发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其特有的饮酒文化与习俗,据调查,长期生活于寒冷和潮湿地区的人群以及从事重体力劳动者中慢性酒中毒的患病率也较高,另外,酒产量剧增以及相应的酒宣传亦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因素。
精神因素(40%):
对酒精中毒先证者的研究发现,其他精神障碍常与酒精中毒共存,一些调查显示,近80%的酒中毒患者至少同时合并一种其他精神障碍,以抑郁,焦虑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最为常见,酒中毒病人常有情绪低落和焦虑,或出现反社会性行为,相反,有抑郁焦虑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也常常大量饮酒,上述结果提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关系难以确定,可能互为因果。
遗传因素(20%):
调查资料证实,酒中毒的家族聚集性非常明显,嗜酒者子女患酒中毒的风险率为正常对照组子女的3~4倍,双亲酒精中毒越严重,其子女患同病的风险性也越大,北欧国家双生子研究表明,单卵双生子慢性酒中毒的同病率为58%,而双卵双生子仅为28%左右,寄养子调查发现,酒中毒病人之子长大后患有同病者占22%~28%,是同为寄养他处的非酒中毒子女的3~4倍,此外,神经心理学家研究结果提示,嗜酒者的儿子多具有特征性的神经心理缺陷,如冲动性,过于自信,活动过多以及对伤害的回避能力差等,这些特点受到遗传影响,使得嗜酒者的儿子易发展为酒中毒。
社会因素(10%):
既往研究提示社会,家庭以及经济方面的种种问题与酒精引起的精神障碍关系密切,不少患者病前都曾企图通过饮酒来缓解应激造成的紧张和焦虑,从而促进饮酒行为不断强化。社会文化因素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北美和大部分欧洲国家慢性酒中毒的患病率远高于中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国家。
来源资料:《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 第4期
精神运动性兴奋的鉴别诊断:反应性兴奋。常见于急性应激障碍,在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下,急性发生狂呼乱喊或运动性不安表现,持续时间一般在几小时以内。
躁狂性兴奋。躁狂发作的临床相。患者的言语和动作明显增多,其思维、情感活动和言语行为一般存在内在联系,与周围环境也有一定联系,其增多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指向,在相当程度上能够被周围人理解,因此属于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特别严重的躁狂性兴奋状态可以达到与环境不协调的程度,有时容易与其他类型的兴奋混淆,需要详细地了解病史,进行全面细致的精神检查、躯体和实验室检查。
青春性兴奋。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的临床相,属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患者的言语动作既无动机也无目的,与自身思维、情感活动不协调,即丧失内在联系。动作杂乱无章,常有作态、古怪离奇的行为。行为与外界环境也不协调,具有精神活动全面“瓦解”的性质。
紧张性兴奋。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特点是突然出现极度行为紊乱并常伴有严重的冲动破坏伤人行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常与严重的木僵交替出现,二者的转换也十分突然。紧张性兴奋目前已经比较少见。
器质性兴奋。见于急性脑病综合征或其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精神障碍,多伴有意识障碍。临床表现的变异程度较大。
来源资料:《齐鲁医学杂志》 2007年 第3期
常见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精神障碍分裂症,如紧张型或青春型分裂症病人可以发生精神运动性兴奋,而偏执型病人在幻觉、妄想影响下,可发生情绪激动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心境障碍躁狂发作一般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①情感高涨;②联想加速;③动作很多;
癔症性情感爆发是在精神刺激后发病,表现夸张表演的姿态诉说他们的委屈和愤怒,带有发泄的特征。一般持续1―2个小时。由于癔症样发作可见于多种疾病,故需要仔细予以排除;
严重应激障碍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刺激下突然起病,表现为情绪兴奋,躁动不安。病人的言语内容易理解,多与精神因素或本人经历有关,持续时间不长。
来源资料:《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 第13期
精神运动性兴奋安全和生活护理提供安静的环境,引导病人注意安全,并阻止他人围观和挑逗。严重兴奋的时应住单间隔离,确保安全;对病人态度良好,稳定病人情绪,保证休息。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减少外界刺激,鼓励参加个人喜欢并可以自控的活动;引导鼓励病人按时料理个人卫生,对病人异常的打扮和修饰给予婉转的指正,教会更好的体现个人修养和身份;让病人单独进食,减少周围事物的干扰,加强监护,防其暴饮暴食。
按时督促和协助病人进食足够的食物和水分,如果病人处于极度兴奋激越状态,可在数人协助或保护下耐心喂饭。选择适当的时机给病人讲解其饮食无节的原因和危害,引导病人自行控制过度活动,能自行正常进食饮水;引导病人参与他喜爱的活动,如简单的小手工操作等,并配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既增强病人的自尊,又使病人过盛的精力得以自然疏泄.
不采取强制性言语和措施,对其过激言行不辩论,但不轻易迁就,应因势利导,鼓励病人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达与宣泄激动和愤怒,对其打抱不平行为必须婉言谢绝。在日常沟通、治疗护理,需要与病人发生躯体接触时应谨慎,必要时应有他人陪同;在急性期应查阅病人书信,目的在于防止病人在自控能力下降期间,造成权益损失,甚至法律纠纷。分析病人的合理与不合理要求,适当满足合理要求。注意对病人的品德和安全教育。选择适当时机让病人认识自己的情感失控是病态,从主观上能够主动调整情感和行为。
来源资料:《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 第23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