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频率异常表现为腹泻。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粪便的性状正常,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150~200g,含水分为60%~75%。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中国药店》 2014年 第22期
引起排便频率异常的机制十分复杂,排便频率异常有多种因素的参与。由于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所致的排便频率异常也称为运动功能异常性排便频率异常、功能性排便频率异常或称为蠕动功能亢进性排便频率异常。当胃肠道蠕动增快时,食糜及水分在胃肠道停留时间缩短,造成吸收不完全而引起排便频率异常;肠道炎症、感染性病变可刺激肠壁,使肠管蠕动增快而加重排便频率异常。某些患者在有焦虑、情绪紧张的同时伴有腹痛与排便频率异常,通常称为肠易激综合征,其排便频率异常的主要原因是肠功能紊乱或者是胃-结肠反射亢进。此外,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也可发生排便频率异常,其原因也与肠运动功能亢进有关;当肠蠕动过于缓慢,食糜在肠管内停留时间过长时,如引起细菌的过度繁殖也可导致排便频率异常。此外,普萘洛尔、莫沙必利等一些药物引起肠管蠕动增快时,也可导致排便频率异常。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7年 第2期
详细了解排便频率异常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对病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帮助,可初步估计引起排便频率异常的原因或推测病变的部位。腹痛部位或扪及包块的部位常提示是病变所在的部位,例如右下腹疼痛、压痛或可扪及包块时应考虑有肠结核、克罗恩病、阿米巴肉芽肿或右侧结肠癌的可能。临床上排便频率异常需要与以下疾病相做鉴别:
1、排便时间过长: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边上厕所边看书,一蹲就是半个小时。专家认为,这种习惯很不好。一般排便时间在5~10分钟是比较正常的,边上厕所边看书,排便时间过长,精力分散,容易引起肛肠疾病如痔疮、便秘等。排便时间过长,精力分散,容易引起肛肠疾病如痔疮、便秘等。
2、排便不尽感:不少人有过排便排不净的感觉,而且大便不成形,排便不畅快感觉不舒服。其实排便不尽感大多是由慢性肠炎引起的。慢性肠炎可由急性肠炎迁延或反复发作而来,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都可成为慢性肠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患。根据临床腹泻量、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水样便,伴有肠鸣,但无里急后重,营养障碍,结合有反复发作史或有慢性肠炎的病因存在,诊断一般不难。
来源资料:《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 第4期
多数急性或慢性排便频率异常患者只需根据病史、体征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粪便常规及培养等即可明确诊断。当一般常规检查后仍不能作出诊断时,应考虑作进一步检查,但由于可供检查的项目甚多,故必须结合每例患者排便频率异常的特点而作出选择。例如,当判断患者排便频率异常系小肠疾病所致的可能性大时,应选择对小肠疾病诊断有帮助的检查;如考虑排便频率异常是大肠疾病所致,则应选择对大肠疾病诊断有帮助的检查。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中华医学杂志》 2001年 第21期
排便频率异常发作时适当休息、禁食,给予补液。选用容易消化、含水分多、对胃肠道没有刺激性的食物。可试用易蒙停、复方苯乙哌啶。黄连素、地塞米松等其他药物治疗。病因未明疾病的试验治疗应用足量,且不与其他药物合用。患腹泻时,不可避免地存在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所以应选用容易消化、含水分多、对胃肠道没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应注意少吃多餐。油脂饮食不易消化,应限制食用。辛辣食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应尽量避免食用。在排便频率异常的预防方面,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2岁以内的婴幼儿要特别注意卫生条件,提倡母乳喂养、科学护理,做好奶瓶与餐具消毒。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看护人和小儿饭前便后要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3)保证饮用洁净水。
(4)不吃变质食物,生吃的瓜果要洗净。
(5)避免孩子间的接触传染等。
来源资料:《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年 第6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