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无尿

无尿

  • 患病部位:腰部,肾
  • 所属科室:内科、外科,肾内科、泌尿外科
  • 细分症状:肾前性无尿、肾性无尿、肾后性无尿
  • 相关疾病:尿毒症、尿道结石、尿潴留、肾小球肾炎、肾积水、肾血管性高血压
  • 相关检查:肾病检查、肾炎检查、尿液检查、尿道检查、尿道炎检查
  • 相关药品:尿毒灵软膏、尿毒灵灌肠液、复方α-酮酸片、吗替麦考酚酯胶囊
  • 相关症状:少尿、水肿、血压高、低热、便血、腹痛

1无尿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24小时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如24小时尿量少于50毫升或100毫升,或者12小时全无尿,则称为无尿,或者闭尿。随着患者少尿或无尿时间的持续延长,体内将出现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升高、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等表现,称之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或肾功能不全。

  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肾前性为休克、心衰、脱水及其他引起有效血容量减少病症可导致肾小球滤过不足而出现无尿。肾性为各种肾脏实质性改变而导致的。肾后性为因结石、尿路狭窄、肿瘤压迫引起尿路梗阻或排尿功能障碍所致。尽管肾功能衰竭时,无尿也较少见,因为双肾每日至少产生75ml尿量。因尿量较易测量,故无尿较易被发现,但是若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发展为尿毒症、尿潴留及其他并发症。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无尿

2无尿症状起因

  哪些疾病会引发无尿:

  成人每日正常尿量约为1500毫升,正常人每天都需要排尿,但是尿量的多少主要还是取决于机体的进水量和由其他途径排出的水量。无尿常是一些严重疾病的信号,出现无尿症状的疾病有三类。

  1.肾脏本身的疾病。如急性肾炎、肾肿瘤、严重肾结核、肾功能衰竭等。由于肾脏功能受损,使尿量减少,当这类疾病引起无尿时,病情往往已较严重;

  2.损伤失血等。当病人在外伤失血过多、休克、必力衰竭、严重脱水等情况下,进入肾脏的血流量明显减少,从而使肾脏产生功能性衰竭,出现无尿;

  3.尿路梗阻。输尿管及肾盂结石、血块、脓栓的阻塞,会使生成的尿液不能进入膀胱,久而久之会使肾脏发生肾盂积水而影响肾功能。

  无尿的原因:

  1.肾前性:休克、低血压、心功能不全、脱水与电解质紊乱、重症肝病、重症低蛋白血症等疾患引起肾血流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减少,以致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2.肾性:见于急性肾小球疾患、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血管性疾病、双侧肾皮质坏死、慢性肾脏病的急剧恶化;

  3.肾后性:膀胱颈部的梗阻引起少尿或者无尿。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200809/0548/6331.htm

3无尿症状诊断/鉴别

  少尿与无尿的诊断鉴别

  1.少尿、无尿可根据尿量作出诊断前应排除急性(膀胱)尿潴留。

  2.肾前性、肾性与肾后性少尿无尿的鉴别。

  (1)肾后性:都系泌尿科疾病。通过病史、体检、泌尿科及影像学检查可作出诊断,并明确是膀胱尿潴留抑或双侧输尿管梗阻导致双侧肾盂积水。其临床特点有:

  ①突然起病,可以完全无尿,也有呈少尿与无尿交替出现。

  ②多伴有肾绞痛或腹部剧烈疼痛,还常伴血尿甚至肉眼血尿(常有血凝块)。

  ③有导致上述情况的病因存在。

  ④通过叩诊或B超证实双侧肾盂积水或膀胱潴留。

  (2)肾前性与肾性少尿、无尿的鉴别:这两类疾病一般虽病因明确不难鉴别,但由肾前性发展为肾小管坏死,由功能损害发展为器质性损害有时较难,可通过实验室检查作出鉴别诊断,必要时还需通过肾活组织检查来诊断。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vpiuwaivatvvcvopiav3iaai_3.html

4无尿症状检查

  症状检查:

  1.种种原因引起的脱水如严重腹泻、呕吐、大面积烧伤引起的血液浓缩。

  2.大失血、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导致的血压下降、肾血流量减少或肾血管栓塞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肾缺血。

  3.重症肝病、低蛋白血症引起的全身水肿、有效血容量减低。

  4.当严重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时,可因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协 加,使肾小管再吸收增强而引起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毫升叫做无尿或者闭尿,见于严重心,肾疾病和休克病人。

  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尿比重、尿细胞学检蠢对肾前性与肾性少尿或无尿有鉴别诊断意义。 一般情况下,肾前性少尿或无尿比重增高,急性肾小管坏死尿比重一般低于1.014。

  2.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氰和肌酐升高。血尿素氮/血肌酐≤10是重要诊断指标。

  3.影像学检查:选择尿路X线(如腹部平片)、超声、CT及膀胱镜等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

  4.其他检查:中心静脉压测定、纯水清除率测定、肾图等。

来源资料:《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5年 第11期

5无尿治疗/预防

  点按穴位治疗无尿:

  腹部穴位治疗依次顺序:水分、建里、气海、天枢、摩全腹。点按水分、建里时,应配合患者的腹式呼吸,依其腹部起伏而进行,当患者吸气腹部隆起时,拇指指腹用力顶按并停留,待患者呼气腹部下陷时,顺势下潜并揉动之。施法之力以患者耐受限为准,此二穴每穴用3至4分钟。点按气海时,用力宜轻快。

  背部点按: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膀胱俞;

  腹部点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足底按摩部位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

  依上述穴位于患者治疗后,患者于当日夜间起来解尿。次日白天,二便正常,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无尿的预防方法:

  1、冬天注意保暖:调查发现,在冬天不论是肾功能恶化或是洗肾的新病人,都远超过其它季节,主因低温下血管收缩,血压窜升。小便量减少,血液凝结力变强,容易使肾脏出问题;

  2、不乱吃药:许多市售的止痛药、感冒药和中草药都有肾脏毒性,不要不经医师处方乱吃。对医师处方的抗生素、止痛药也应该知道其副作用;

  3、不暴饮暴食:吃太多蛋白质和盐分,会加重肾脏负担。此外,运动饮料含有额外的电解质与盐分,有肾病的人需小心这类饮料;

  4、治疗感冒:若感冒去了又来,或是感冒后。有高血压、水肿、解小便有泡泡建议找肾脏科医生做筛检;

  5、适量饮水不憋尿:尿液潴留在膀胱,就如同下水道阻塞后容易繁殖细菌一样,细菌会经由输尿管感染肾脏;

  6、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血压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都会造成血管硬化。而肾脏就是由数百万个微血管球组成,血糖血压控制不好,肾脏坏得快;

  7、定期检查:较好每半年做一次尿液和血液肌酸酐和尿素氮检查。女性怀孕时肾脏负担会加重,应该监测肾功能,以免因妊娠毒血症而变成尿毒症。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8-1879/2001/01/36.htm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无尿症状描述
2无尿症状起因
3无尿症状诊断/鉴别
4无尿症状检查
5无尿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