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滑脉

滑脉

  • 患病部位:头部、胸部、腹部、腹部、女性生殖,颅脑、食管、纵膈、脾、胃、子宫
  • 所属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消化内科、肝病科、心胸外科、胃肠外科、产科、中医妇产科、中医内科
  • 细分症状:数滑脉、细滑脉、弦滑脉
  • 相关疾病:女性妊娠、痰饮、食积、实热
  • 相关检查:血常规、尿常规、B超、尿GCG检查、生化检查
  • 相关药品:利胆片、复方黄连素片、石榴健胃散、大月晶丸、十六味杜鹃花丸
  • 相关症状:嗳气、恶心、舌苔厚腻、吞酸、纳差、呕吐、口舌生疮、尿急、尿频、尿血、小腹刺痛、烦渴多饮、尿赤

1滑脉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滑脉,脉象名。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指下有一种圆滑感。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又主妊娠,健康人亦可见。

  滑脉:脉象的一种。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的脉象。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因实邪壅盛于内,气实血涌,因此脉往来流利,应指滑利。若妇女无病而见滑脉,可判断妊娠与否。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滑脉

2滑脉症状起因

  滑脉主要是缘于血管弹性良好,血管内膜壁柔滑,血液黏滞度降低等。在病理情况下,滑脉可见于贫血、风湿病、急性感染发热后期、急慢性胃肠炎、肝硬化腹水(弦滑脉)等。

  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又主妊娠。妇女无病而见滑脉,可判断为妊娠(妊娠2~9月)。正常人脉滑而缓和(稍有滑象),是营卫调和、气血充盈的征象。就像有一排气泡,在患者血管中游过,依次经过你的无名指、中指和食指,速度较快,一个接着一个。简单点就是:一个小铁珠依次滚过你的手指的感觉。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滑脉

3滑脉症状诊断/鉴别

  临床常将滑脉与数脉进行对比,滑脉以脉形流利圆滑为特点,数脉以脉率为每分钟100次以上为特点。若脉率快时当先判定是数脉,如同时有明显滑象,则为滑数脉。动脉以脉来流利、频数、短而有力为特征,实际上即滑脉与数脉的复合脉。此外,滑脉与涩脉的脉形、脉势变化恰好相反,容易鉴别。

  应指滑利但无明显如珠走盘指感者,稍有滑象;应指流利圆滑,有如触滚珠指感者,滑象明显;如再在前者基础上,脉体出现显著振动感的,则滑象更为明显。滑脉无明显的脉位差异,浮、中、沉取均可呈现,但以浮取、中取时更多。滑脉与浮脉兼见主表证夹痰或表里俱热,与数脉相兼主痰热,与弦脉相兼主肝风夹痰(如高血压病、中风等)。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滑脉

4滑脉症状检查

  临床上,滑脉常同短、浮、沉、数等脉兼见。

  1. 【滑脉】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

  2.【短脉】脉波动的幅度短,不及本位,应指在关部较明显,而寸、尺 两头有不足之感。主气病。短而有力为气郁、气滞;短而无力为肺气虚, 中气不足。

  3.【浮脉】浮脉的部位表浅、浮在皮肤上,手指轻按即可摸到搏动,重按稍减,但不空泛无力。总之,浮脉是脉搏动的部位浅显,有的甚至看得到搏动,摸到浮脉表示病人有外感,其病轻浅,外邪刚进入人体,人体的正气尚强,与外邪相争斗,将脉气鼓动于外,所以脉象显浮而有力。

来源地址:http://search.39kf.com/s?d=0&q=

5滑脉治疗/预防

  治疗

  关于腕管综合征的治疗,目前仍处争论之中。主要争论在二方面:一是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选择;二是开放手术与内窥镜视下手术的适应证与并发症尚无统一的认识。

  可在腕管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通常可收到较好效果。但切忌不能将药物注入正中神经内,否则可能因类固醇结晶体积累而产生化学性炎症,反而加重症状。对腕管内腱鞘囊肿、病程长的慢性滑膜炎等可手术切除。如果腕管壁增厚、腕管狭窄可行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术。

  预防

  1.使用电脑时,电脑桌上键盘和鼠标的高度建议低于坐着时肘部的高度,这样有利于减少操作电脑时对手腕腱鞘等部位的损伤。鼠标的位置越高,对手腕的损伤越大;鼠标距身体远,对肩的损伤越大,因此,鼠标应该放在一个稍低的位置,这个位置相当于坐位时,上臂与地面垂直时肘部的高度。键盘的高度也应该和这个差不多很多,电脑桌都没有鼠标的专用位置,这样把鼠标放在桌面上长期使用,对人的损害不言而喻。

  2.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以此减轻对手腕的压力,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减少手腕受力。

  3.不要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用力适中为好。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腕管综合征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滑脉症状描述
2滑脉症状起因
3滑脉症状诊断/鉴别
4滑脉症状检查
5滑脉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