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依赖症

依赖症

  • 患病部位:全身,心理
  • 所属科室:精神心理科,精神科、心理科
  • 细分症状:物质型依赖症、心理型依赖症
  • 相关疾病:手机依赖症、酒精依赖症、依赖性人格障碍、药物依赖症
  • 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精神心理检查、尿常规检查
  • 相关药品:醒脑安神胶囊、宁心安神胶囊、槟榔十三味丸、氟哌啶醇片
  • 相关症状:烦躁不安、失眠、心境高涨、情绪低落、食欲低下、乏力

1依赖症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依赖症可以分为物质性依赖和精神性依赖,物质性依赖又称成瘾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委员会对药物成瘾的定义是:药物依赖性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种强迫性连续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为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现在成瘾的内涵已经涵盖了物质(药物)成瘾和行为成瘾。

  精神性依赖又称依赖型人格,是异常人格的一种类型,又称"被动依赖人格"。它是在某些不健全的先天素质特点的基础上,在后天的不良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的人格发展上的病态或人格结构破坏,而出现的人格结构的内在不协调,或者说是对正常人格的偏离,是一种原发性的人格障碍。

来源地址:http://www.wiki8.com/yilaixingrenge_117595/

2依赖症症状起因

  依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心理依赖、生理依赖和耐受性。心理依赖又称精神依赖,指致依赖物质给个体带来的某种特殊的心理体验,通常是一种心理上的快感,依赖者对此发生了嗜好,要靠经常应用该物质来不断保持这种心理体验,否则会觉得若有所失、焦躁不安、激动易怒,但不会像生理依赖时那样出现真正的躯体反应。生理依赖又称躯体依赖,指反复应用某种物质后神经系统发生了某种生理生化变化,体内如果没有一定分量的这种物质存在,便会出现一系列躯体反应,称为戒断症状。为了避免痛苦的戒断症状,依赖者不得不经常应用这种物质,严重者可达到不择手段、不顾一切的地步。反复应用某种物质之后,其效力渐减,要逐渐加大剂量才能取得与前此类似的效应,这称为对该物质的耐受性。耐受性分为低谢耐受性与细胞耐受性两种,前者指反复应用某种物质之后,机体对该物质的吸收、代谢或排出加快,使该物质在组织内的浓度降低,作用减弱,有效时间缩短,因此需要加大剂量;后者指的是因中枢神经细胞适应性改变所造成的耐受性增加。

  所有的致依赖物质都是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引起情绪和行为改变的物质,故称为精神活性物质。典型情况下,心理依赖、生理依赖和耐受性是相伴发生的,但也不尽然,例如可卡因、大麻、致幻药主要引起心理依赖,一般情况下不引起生理依赖。有的医用药物在部分病人身上可以引起耐受性,但并不引起药物依赖,治疗精神疾病用的酚噻嗪类药和三环抗抑郁药便是这方面的例子。依据心理依赖、生理依赖和耐受性的有无及程度,可将致依赖物质分成不同的类型。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依赖症 ​

3依赖症症状诊断/鉴别

   依赖症成瘾行为分为物质成瘾和精神行为成瘾,主要包括处方药滥用(如止咳药水、曲马多、复方甘草片、复方地芬诺酯)、阿片类药物成瘾(如吗啡、杜冷丁、美沙酮、丁丙诺菲等)、新型违禁物成瘾(如K粉、摇头丸、冰毒、麻古、五仔等)、传统违禁物成瘾(如海洛因、黄皮、大麻)、安眠药成瘾(如安定、舒乐安定、三唑仑、阿普唑仑等)、酒瘾、烟瘾、性爱成瘾、电子游戏成瘾、网络成瘾等行为。成瘾的核心特征是患者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但却无法自控。

  依赖型人格的特点表现为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这种人遇事总想依赖他人,不敢独立负责,显得过分顺从。他们童年时过分依赖父母,婚后往往听从配偶的支配。若所依赖的人不在身边,他们就容易发生焦虑与抑郁。

  个性特征

  1、这是一种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患者缺乏独立性,经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害怕被人遗弃,将自己的需求依附于他人,过分顺从他人的意志,要求和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

  2、当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终结时有被毁灭的体验,有一种将责任推给他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患者对亲近和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情感无关。

  3、他们会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兴趣,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4、由于处处委曲求全,他们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从而使他渐渐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爱好。


来源地址:http://www.wiki8.com/yilaixingrenge_117595/

4依赖症症状检查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人格障碍。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依赖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总是感觉“我真可怜”。当需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

  2、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不能对日常事务做出决策。

  3、让他人为自己做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4、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5、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6、缺乏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

  7、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8、害怕被他人忽视,明知他人的错误也随声附和。

  9、很容易因为没有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10、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11、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12、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如果日常行为中有符合上述状态中的七项,那么就很可能患有依赖型人格障碍。

来源地址:http://www.wiki8.com/yilaixingrenge_117595/

5依赖症治疗/预防

  成瘾性疾病的治疗目前在国内外都是一个难题。以前的治疗往往局限于药物治疗,多年的实践证明单纯的药物治疗复发率很高。因此,现在倾向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及家庭治疗相结合进行综合性治疗。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但应持积态度进行矫治。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药物治疗

  尽管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作为改善某些症状的对症治疗并非无益。焦虑表现明显者可选用苯二氮类抗焦虑药,伴有脑电图改变的暴发型人格障碍可予抗癫痫药,碳酸锂对有冲动或攻击行为者有效。

  习惯纠正法

  依赖型人格的依赖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治疗首先必须破除这种不良习惯。清查一下自己行为按自主意识强、中等、较差分为三等。对自主意识强的事件,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应坚持自己做。对自主意识中等的事件,你应提出改进的方法,并在以后的行动中逐步实施。对自主意识较差的事件,你可以采取诡控制技术逐步强化、提高自主意识。依赖行为并不是轻易可以消除的建议是找自己最依赖的人监督。

  重建自信法

  如果只简单地破除了依赖的习惯,而不从根本上找原因,那么依赖行为也可能复发。重建自信法便是从根本上加以矫正。如消除童年不良印迹、选做一些略带冒险性的事。

  预防复发

  对合并精神障碍的**者,相应的治疗手段应跟上。特别是先患有精神障碍的**者,应系统、长期治疗。对精神障碍,特别是抑郁症和人格障碍,积极主动的治疗,可改善病情并减少病人**的可能性。另外,对不良性格特征者应加强心理治疗。社会、家庭和心理工作者应共同努力,相互协作,帮助病人纠正不良性格,指导病人逐步适应社会、家庭和工作。

  复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病理过程,又有其自身特异性的作用机制,复吸的易感性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对**者出院后短期重新**相当多的状况,长期的康复治疗和善后照顾对防止复吸、消除心理依赖很有必要。加强康复机构的建设是当务之急。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依赖型人格障碍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依赖症症状描述
2依赖症症状起因
3依赖症症状诊断/鉴别
4依赖症症状检查
5依赖症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