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

目录

1概述
2表现
3原因
4利弊
5建议
展开
收缩
  • 患病部位:暂无
  • 所属科室:暂无
  • 细分症状:暂无
  • 相关疾病:暂无
  • 相关检查:暂无
  • 相关药品:暂无
  • 相关症状:暂无

1选择性缄默症概述

概述

  选择性缄默[1]是指对朋友不回短信电话,不回邮件微博,是一种淡漠拒绝沟通的行为,这是无法承担压力的信号。长期不积极,淡漠,不加调适,就可能产生抑郁倾向。

2选择性缄默症表现

  习惯了面带微笑、态度谦虚地为顾客解疑答惑,却从不评论朋友在网上分享的日志。

  习惯了客户的夺命连环呼,却不愿主动与朋友联系。

  习惯了公式化的敲一封文档回复客户,却对节假日朋友的问候邮件置之不理。

  以往爱热闹、喜欢事事掺和的习惯也改变了,面对朋友在各种联络工具上的问候、关心,很多时候单独的感觉竟然是无言以对。

  都市生活通讯发达,但部分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内向,主动发送祝福短信、礼貌性回复问候的人越来越少,用他们的话讲,不是不愿意回复,只是“懒得回”。不兴奋、被动、冷淡,对外界关心缺少反应。对短信、电话、邮件、微博等不愿意回复,都是“选择性缄默”的表现。

3选择性缄默症原因

  专家认为,跟现代社会职场高压力导致的“选择性缄默”分不开。

  专家分析,不愿意回复,是一种“选择性缄默”的表现,这种淡漠拒绝沟通的行为,很多时候是因为外界压力过大,所产生的一种应急反应,并且往往与工作产生倦怠,缺乏新鲜感有很大关系。

  客服人员是每天与大量人群打交道的一线岗位,此类人在生活中的“选择性缄默”十分常见,如酒店前台等岗位。久而久之上网只潜水,对万事不回复,逐渐变成一种习惯。

4选择性缄默症利弊

  好处

  适当的“选择性缄默”,对适应强压力反而有一定好处。与此类不知拒绝,往往身心俱疲的压力人群相比,适当的“选择性缄默”反而是一种自我保护。

  弊端

  长期不积极,淡漠,不加调适,就可能产生抑郁倾向。

5选择性缄默症建议

  如果发现自己无法摆脱这种状态,可以考虑咨询心理咨询师。如果不爱搭理人,不回复连续几个月,并且自己明显注意到自己的行为过于疏离人群,不妨让自己多参加聚会或主动与友人联系,如通过自己的调整无法达到好的改变建议求助于心理医生进行专业指导。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选择性缄默症概述
2选择性缄默症表现
3选择性缄默症原因
4选择性缄默症利弊
5选择性缄默症建议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