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精神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

  • 患病部位:全身,心理
  • 所属科室:精神心理科,心理科
  • 细分症状:药物性精神依赖性、病理性精神依赖性
  • 相关疾病:精神病、慢性酒中毒、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意识模糊、抑郁症
  • 相关检查:颅脑超声检查、脑多普勒超声检查、辅助检查、常规检查
  • 相关药品:帕利哌酮缓释片、丁二酸洛沙平胶囊、奋乃静片、奥氮平
  • 相关症状:意识障碍、抑郁、行为及情绪异常、幻觉、抑郁、焦虑、酒悖

1精神依赖性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性,指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引起的一种心理依赖性。外来物质引入人体,引起特定的心理变化,使个体对它产生心理上的嗜好,非要经常应用不可,否则便无法解除心理上的渴望。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是指一组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两种病相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的精神障碍,常有反复发作。分裂性症状为妄想、幻觉和思维障碍等阳性精神病性症状,情感性症状为躁狂或抑郁。本病可有诱发应激因素,急性起病。

来源资料:《国内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0年 第3期

2精神依赖性症状起因

  精神上缺乏独立性,依附于父母、配偶、长辈或强者,难于作出决定和选择,需要别人示范、赞许和指导。如果失去依赖,便容易感到抑郁或焦虑。缺乏自尊和自信,倾向于过分重视别人的评价,有强烈的从众心理,甚至盲目模仿或容易接受暗示。

  病人对药物持久或周期的强烈渴求,渴望体验用药后精神上的特殊快感。这种愿望可压倒一切,为了得到药物有时会不择手段。所有成瘾药物都能引起精神依赖。精神依赖的产生与药物种类和机体条件有关,容易引起精神依赖的药物是吗啡类、巴比妥类、酒、苯丙胺、大麻等。机体条件,则包括遗传素质,以及环境对机体的影响等。一级亲属对照研究资料表明,本病在遗传学上是介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性精神病之间,而单相重症抑郁则无明显的遗传上的特异性。

来源资料:《国内药物依赖性通报》 1995年 第2期

3精神依赖性症状诊断/鉴别

  精神依赖性的鉴别诊断方法主观依赖主观依赖为自己的价值要依赖他人肯定,没有自信的表现就是意志较弱,心里需要依赖外界人与物来帮助来证实自己的价值。

  客观依赖,比如各种物质,包括食物、违禁物、金钱。主观和客观依赖也是同时存在,主观依赖的同时 客观上也依赖,客观依赖的同时主观上也有依赖。当主观上不在依赖时,客观依赖就不存在了。主观完全独立了,客观依赖就转变成一种支配。指情感上过分依赖他人,缺乏自主意识,无法自主下决定。也指在药物滥用后,精神上对药物的过分需求,用药后精神上有特殊快感。

  1.神经衰弱

  主要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鉴别,鉴别要点为单纯型病人无自知力,无治疗要求。

  2.强迫性神经症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强迫症状内容较荒谬离奇,多变,病人对强迫性体验的情感不鲜明,自知力不完整,求治不主动。

  3.躁狂症

  急起发病并表现为兴奋话多的精神分型症青春型应与躁狂症鉴别,前者多为不协调性言语运动性兴奋;后者为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

  4.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的紧张性木僵应与抑郁性木僵鉴别,前者接触困难,表情呆板,情感淡漠;后者是严重抑郁之情感活动。

  5.反应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应与反应性妄想状态相鉴别,后者有精神刺激因素,病人病情围绕起病的精神刺激,情感反应鲜明,愿谈创伤后之情感体验,令人同情。

  6.偏执性精神病

  本症偏执型病人的妄想内容可变化不定或往往是荒谬或离奇,可自相矛盾,即可不固定,也欠系统性,多伴有幻听,而偏执性精神病人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比较固定,很少伴有幻觉,如有短暂幻觉也与妄想联系较密切,在不涉及妄想情况下,不表现明显的精神异常。

  7.症状性精神病(指躯体,感染,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症状性精神病人常见意识障碍,症状有昼轻夜重的波动性,可有恐怖性的幻视,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8.脑器质性精神病

  脑器质性精神病具有智能障碍与相应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尤应警惕近年来较多见的散发性脑炎,主要表现为亚木僵状态,部分病人神经系统体征出现比精神症状晚,脑电图呈弥散性异常,仔细观察与分析,可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小便失禁等。

  9.人格障碍

  分裂型,分裂样,边缘型及偏执型人格障碍应与精神分裂症加以鉴别诊断,人格障碍一般没有精神症状,即使有一些也是短暂的,主要应从病人的人格发展过程去分析,且缺少病程性的临床过程,这对鉴别诊断是极为重要的。

来源资料:《国内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2年 第1期

4精神依赖性症状检查

  精神依赖性指情感上过分依赖他人,缺乏自主意识,无法自主下决定。也指在药物滥用后,精神上对药物的过分需求,用药后精神上有特殊快感。 B型超声颅脑检查法 主要用于2岁以内囟门未闭的小儿,通过囟门作为“声窗”进行扫查。 经颅彩色多普勒显象 经颞窗、枕窗、眶窗探查,可探及大脑动脉,根据颅内血管的流速、频宽、流向异常或音频异常等确定,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病因分类。

  通过脑多普勒超声对脑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经颅彩色多普勒显象,经颞窗、枕窗、眶窗探查,可探及大脑动脉,根据颅内血管的流速、频宽、流向异常或音频异常等确定,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病因分类。

  包括可靠的病史与精神检查,病人表现有特征性的思维和知觉障碍,情感不协调,平谈以及意志活动缺乏等症状。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包括社交,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意识清晰,智能完好,但自知力不全或丧失。病程有缓慢发展,迁延不愈的趋势,活动期精神病性症状持续不短于1个月,包括前驱期症状不短于3个月。无特殊阳性体征。

来源资料:《国内药理学通报》 1996年 第3期

5精神依赖性治疗/预防

  精神依赖性的预防方法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正当的兴趣爱好,不要过分沉迷于玩乐。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遏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精神依赖性的治疗原则,应同时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和抗躁狂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对于躁狂型患者可应用锂盐配合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氯氮平等药物治疗;对于抑郁型患者可应用阿米替林配合兼有抗抑郁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如舒必利、泰尔登等治疗,必要时可采用ECT治疗。

  抗抑郁药常用的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剂,如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单胺氧化酶遏制剂,如苯乙阱和可逆性单胺氧化酶A遏制剂马 氯贝胺;四环类抗抑郁剂如麦普替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遏制剂(SSRl)如氟西汀、帕罗西丁、舍曲林等;去甲肾上腺素一5-羟色胺再摄取遏制剂 (NSRl)如万拉法新、米氮平;其它抗抑郁药如阿莫西平(anloxapine)。上述抗抑郁剂的总体疗效大约为70%。

  三环类抗郁剂其抗抑郁作用与阻滞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的再摄取,使突触后膜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下降调节有关。并可部分拮抗5-羟色胺受体。对组胺受体,胆碱能受体也有拮抗作用。

  药物的选择丙咪嗪和阿米替林为两类三环抗抑郁剂的代表。丙咪嗪为亚胺二联芳衍生物,具肾上腺素能效应,有明显的抗抑郁和振奋激活作用,适用于有精 神运动性迟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而阿米替林为二苯并环庚二烯衍生物,具5-羟色胺能效应,除有明显抗抑郁作用外,尚有镇静作用,适用于有激越、焦虑症状和 睡眠障碍显著的病人。氯丙咪咳的抗抑郁作用不如丙咪嗪,但有明显控制强迫症状的作用。多虑平属二苯卓并衍生物,也有抗抑郁和镇静作用,适用于焦虑症状显著 的抑郁状态。但上述适应对象是相对的;当抑郁症使用某种三环类药物无效时,可换用另一种三环类药物。有癫痫、严重心血管病,急性青光眼、肠麻痹或尿潴留倾 向者不宜选用三环类药物剂量和用法:一般均从小剂量25mg/d开始,逐渐增加至每天50~300mg,分l~3次服。三环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大多在开始用 药后l~3周内出现。如使用最高剂量4~6周仍无明显效果,可换用另一类药物。如治疗有效,应继续使用原剂量16~20周,再酌情减到维持剂量用6~12 个月。以往发作频繁或症状缓解不全者,维持治疗宜更长些。

  四环类抗抑郁药麦普替林的治疗作用与三环类抗抑郁剂相似,但口干、眼花、便秘等抗胆碱能副反应较三环类轻,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小,三环类 治疗无效者或老年病人可选用。米安舍林是另一类型的四环类抗抑郁药,可阻滞肾上腺素α2受体,促进去印肾上腺素转换,并可遏制5-HT2功能,但无抗胆碱 能效应。其初始剂量为30mg/d,一般治疗剂量为60~120mg/d。可用于老年患者和睡眠障碍者。

  单胺氧化酶遏制剂主要是遏制单胺类中枢神经递质的降解,使突触后受体部位递质的含量升高而起抗抑郁的作用。由于这类药物的副反应较重,现已 很少使用。但对有些使用三环类抗抑郁剂无效的抑郁症病人可有明显效果,并对恐怖、强迫和焦虑症状也有效;故苯乙肼类药物仍有保留的必要。苯乙肼的常用剂量 为30~60mg/d,一般可用到90mg/d。其副反应有:头晕、失眠、口干、恶心、体位性低血压、阳痿和肝损害等。有肝、肾疾病的病人不宜使用此药。 用药期间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能与含儿茶酚胺类或释放儿茶酚眩的药物合用,也不能进食含大量酪胺的食物,以避免肾上腺素危象的发生。 近年来可逆性单胺氧化酶A遏制剂马氯贝胺克服了老一代非选择性、非可逆性单胺氧化酶遏制剂的上述副反应,增加了这类抗抑郁药的适用范围,适用于老年、儿童 及伴有心脏疾患的抑郁症病人。

来源资料:《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 第4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精神依赖性症状描述
2精神依赖性症状起因
3精神依赖性症状诊断/鉴别
4精神依赖性症状检查
5精神依赖性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