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感是指患者对他所处于的社会环境,他现在的生活、人和事物都提不其精神来,对任何事物都抱着一种灰心的心态,感觉自己很绝望,遇到事情无人能帮,生活像是在对他进行折磨。这是一种很严重的心理疾病,可导致患者一时想不通而自杀。本病的预防在于保持心情舒畅。 要避免过度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全身气血流通顺畅,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抑郁是一种情绪障碍,不少妇女在绝经前数年就已经出现轻微的情绪障碍。多半周期性地出现在月经来潮前数天,而在月经来潮后自然缓解,即“经前综合征”。这些患者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危险可能增加,另外,潮热和夜汗所导致的睡眠中断可明显影响次日的情绪,导致烦躁,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女性在绝经过渡期,面临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的巨大变化,生理上从育龄期向老年期过渡,卵巢功能由旺盛走向衰退,性激素逐渐缺乏,可能出现绝经症状以及骨质疏松,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心理上面临子女成家,家庭结构变化,或由于生育能力丧失、体形改变而失去自信;在工作岗位上,由于接近退休年龄,将由几十年来熟悉和繁忙的岗位回到赋闲的家庭生活,社会角色发生改变,若缺乏适应新情况、开拓新环境的勇气,可能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随着年龄增长。
来源资料:《重庆医学》 2014年 第5期
童年曾经受到过严重的挫折或者创伤导致事情给患者留下心理的阴影。大脑的一些病变。所处环境和周围的人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年龄因素(85%):
Avis(1994)对2565名45~55岁的妇女进行了5年的随访,发现围绝经期长于27周的妇女,患抑郁症的危险增加,Gartrell(2000)对253名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妇女进行了情绪与孕产次数,口服避孕药,月经状况之间关系的调查,发现40%的妇女在绝经时经历了抑郁,其中仅8%接受了抗抑郁治疗,而46%接受了HRT治疗,提示多数妇女把更年期的情绪问题归结为绝经所致,Borissova(1998)调查了322名绝经后妇女,并以295名非绝经的妇女作对照,结果提示绝经后妇女的抑郁和性生活障碍问题突出,20%抑郁,50%焦虑,13%自我评价非常低。
其他因素(15%):
症状与经济收入,婚姻是否稳定,是否绝经和是否采取HRT密切相关,Bosworth(1999)对581名45~54岁的妇女进行了调查,28.9%的妇女有抑郁症状,该症状与缺乏运动,收入低,服用口服避孕药,绝经症状(睡眠障碍,情绪波动,记忆力下降等)有关,与月经状况无关,Fry(1999)对29名绝经前行预防性卵巢切除的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提示与正常妇女相比,其躯体症状和情绪问题明显突出,对癌症的忧虑并未减少。
生物学原因:
已证实,抑郁症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变化基础,主要是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含量减少;同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轴内分泌调节功能的失调有关。
社会心理学假设:
临床研究证实不良生活事件,如离婚,丧偶,下岗,患病均可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病情加重并促进复发,长期的生活逆境,如慢性疾病,家庭不和,生活拮据,个性消极被动和缺乏社会支持也可诱发抑郁症。
来源资料:《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 第11期
出现绝望感的症状需要和下面的疾病相互鉴别。心理疾病初步与患者交流后感知患者的大脑功能状态,可初步发现患者的神智清晰,说话流利。对患者进行脑部CT扫描后没有发现任何异样。对患者进行心理的问卷测试后,综合分析发现患者的分值超过正常值,初步怀疑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大脑疾病初步与患者交流后不难发现患者言语不清,思绪混乱。对患者进行脑部CT扫描后发现异样,也许有肿瘤,也许是局部的一些细微病变。
抑郁症几乎整天心境抑郁,几乎天天如此;B.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或愉快感;C.精力减退,易疲劳。附加症状A.缺乏自信性或自尊;B.不合情理的自责;C.反复出现自杀或想死的念头;D.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E.精神运动性改变,激越或迟滞;F.睡眠障碍;G.食欲改变;H.性欲明显减退。
而且抑郁发作至少持续2周,不伴躁狂症状,并除外精神活性物质的诱因,抑郁症是一个连续谱,严重程度有所不同,轻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基本症状至少2条,附加症状至少3条;中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基本症状至少2条,附加症状至少4条;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基本症状3条均符合,附加症状5条甚至更多。
如果器质性因素导致了抑郁的发生,例如感染性疾病,使用药物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就不能诊断为抑郁症,因此,有抑郁发作的患者需作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器质性因素。
内源性抑郁症ICD-10将抑郁症伴有的躯体症状统称为“躯体综合征”,而DSM-Ⅳ将其定义为“内源性抑郁症”或“生物学性抑郁”等,其诊断标准是符合抑郁症的标准且有躯体症状,核心表现是明显的身体活动或慢或易激惹,持久地没有愉快感,他人很难使患者高兴起来。
来源资料:《学周刊:A》 2011年 第12期
通过与绝望感患者的交流,初步了解患者的心态。对患者进行一些问题的咨询和做一些心理测试,综合分析心理测试成绩得出结论。如有必要,可对患者进行大脑的CT扫描,以初步确定是心理因素还是生理因素。
神经系统检查是为了判断神经系统有无损害及损害的部位和程度,即解决病变的“定位”诊断。检查应按一定顺序,并注意和一般体检结合进行。通常先查颅神经,包括其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各个功能;然后依次查上肢和下肢的运动系统和反射,最后查感觉和植物神经系统。检查亦应根据病史和初步观察所见,有所侧重、尤其在危重伤病员的检查时,更为重要。此外,意识、失语、失用、失认等大脑皮层功能障碍,也属于神经系统检查的范畴。
视神经检查(optic nerve examination)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一般可先用手试法,分别检查两侧视野。嘱病人背光与医师对坐,相距约为60~100cm,各自用手遮住相对眼睛(病人遮左眼,医师遮右眼),对视片刻,保持眼球不动,医师用手指分别自上、下、左、右由周边向中央慢慢移动,注意手指位置应在检查者与病人之间,如医师视野正常,病人应与检查者同时看到手指,如病人视野变小或异常时应进一步作视野计检查。
来源资料:《鲁迅研究月刊》 1989年 第8期
绝望感患者遇到问题,烦恼多向周围的亲朋好友说说,不要总把事情憋在心里。多看书,好好陶冶自己的性情,懂得人的生命是可贵的,生活是美好的。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不稳定情绪的出现,不要让自己过度劳累,不要吸烟、喝酒,饮食也要有所节制。
老年人在心理卫生保健上,应重视以下几点:
防止老年期心因性疾病的发生:要改善退休老人的福利待遇,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协调其家庭生活,丰富文化生活内容,并减少精神紧张,对已发生心因性疾患者,应充分地重视环境调整与精神治疗。
防止老年性谵妄:在伴发躯体性疾病的同时,高龄患者易产生老年性谵妄,故应积极早期防止躯体疾病,注意患者对使用的任何药物的耐受情况,当解除了躯体疾患或营养,代谢失调之后,老年性谵妄是可望恢复常态的。
注意改善脑功能状态,防止一些缺血性脑疾患导致的精神异常,要防止脑动脉硬化的发展,加强脑血循环,必要时可以进行预防性治疗措施,如服用降血脂,减轻血管脆性,促进小动脉扩张的药物等。
开展老年心理卫生的宣传与咨询,普及医疗卫生常识,增强老年人的适应能力,以早期发现,及时诊治,减少老年人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
在女性中更年期的机体变化比较显著,女性在45~50岁时,卵巢停止排卵,月经停闭,性腺活动的衰退改变较为突出,随之产生的是整个内分泌系统以及相关的新陈代谢都发生了变化,自主神经也有着明显的失调,因此也影响大脑皮质的高级神经活动,处于更年期的妇女,常有体弱力衰,力不从心以及焦虑,不安感,再加上外貌的日趋衰老和自主神经功能的不稳定,不少人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更年期症状群,少数人,在某些精神创伤的促发下,发生了更年期忧郁状态或偏执状态,在青年时期患有情感性精神病者,处于更年期时也易发病,临床多以焦虑抑郁状态为主要病象,处于更年期阶段的女性,要加强体质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并要注意身心健康,注意防止精神创伤和躯体疾病,对已存在了更年期症状群者,要及时采用内分泌等治疗,对疑有情绪反常,疑虑多端者,应早期检查诊治。
肝郁脾虚多愁善感,悲观厌世,情绪不稳,唉声叹气,两胁胀满,腹胀腹泻,身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本证因情志不遂,肝郁抑脾所致,情志所伤,肝失条达,脾虚气结,思虑太过,情绪不稳,悲观厌世,唉声叹气;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故两胁胀痛,肝郁乘脾犯胃,则出现腹胀腹泻,身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均为肝郁脾虚之象。以多愁善虑廉见善太息,胸胁胀满,腹胀腹泻,身倦纳呆为辨证要点。
气滞血淤情绪抑郁,自杀企图,心情烦躁,思维联想缓慢,运动迟缓,面色晦暗,胁肋胀痛,妇女闭经。舌质紫暗或有淤点,苔白,脉沉弦。本证因气郁日久,血流不畅,痰血停积所致。以情绪抑郁,思维联想缓慢,面色晦暗,胁肋胀痛,舌质紫暗或有淤点为辨证要点。肝血淤滞,肝失条达,则情绪抑郁,时有自杀企图,心情烦躁,痰血停着,心神不宁,故思维联想及运动迟缓。肝郁气滞。则胁肋胀痛,妇女闭经。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淤点,脉沉弦,均为血淤之象。
心脾两虚失眠健忘、兴趣缺乏、心悸易惊,善悲易哭,倦怠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黄,少腹胀满、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辨证分析:本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致,心血亏虚,心神失养,神不守舍,故失眠健忘,兴趣缺乏,头昏易惊,善悲易哭。脾气虚则倦怠乏力,脾虚健运失职,则腹胀便溏。面色淡白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气血不足之象。以失眠健忘,兴趣缺乏,心悸怔忡,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来源资料:《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 第8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