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毫无情感反应

毫无情感反应

  • 患病部位:全身,心理
  • 所属科室:精神心理科,精神科
  • 细分症状:晚期毫无情感反应、单纯型毫无情感反应
  • 相关疾病:反应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碍、情感性心境障碍
  • 相关检查:颅脑CT检查、颅脑MRI检查、脑电图检查、脑神经检查
  • 相关药品:舒筋通络颗粒、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癸氟奋乃静注射液
  • 相关症状:分裂型人格障碍、被害妄想、幻听、躁狂、思维缓慢、胸闷

1毫无情感反应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情感的种类包括低级情感和高级情感。毫无情感反应又叫做内指向性情感反应,高级情感反应又叫做外指向性情感反应。情感种类减少,甚至没有。对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患者来说,主要是人格、情感反应、意志、行为和社会功能的障碍。而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它的障碍比如缺乏情感、缺乏始动性、言语贫乏、兴趣缺乏、行为懒散、社交退缩等。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年 第3期

2毫无情感反应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毫无情感反应是精神分裂症晚期或单纯型的主要症状。而单纯型精神分裂症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社会性退缩等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二年,并逐渐趋向精神衰退。一般无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末完全阐明,目前可以确定的一些影响因素,对疾病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目前较公认的观点是,易感素质和外部不良因素通过内在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好发于青壮年,多发于16~40岁间,无器质性改变,为一种功能性精神病,本病患者一般无意识和智能方面的障碍,但发作时不仅影响本人的劳动能力,且对家庭和社会也有影响,应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世界临床药物》2004年 第4期

3毫无情感反应诊断详述

诊断详述

  毫无情感反应症状很多其他科疾病不同,由于单纯性精神分裂症目前病因未完全阐明,至今还没有确切的实验室检查或者化验结果支持临床进行诊断,作为诊断依据。

  毫无情感反应症状需要和下面的症状相互鉴别:

  1、情感淡漠:

  表现为情感活动的减退或丧失。患者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丧失情感反应。严重时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漠不关心,生活懒散,不打扮自己,甚至不理发、不洗脸。对饥饿和疼痛反应也不大。至于国家大事,令人兴奋的消息,家中的困难,家人的不幸遭遇等,对之也无动于衷。情感淡漠这个症状是精神分裂症晚期或单纯型的主要症状,和思维贫乏同时存在。

  2、情绪低落:

  也可以叫情绪抑郁,是负性情感活动的增强。悲伤、抑郁的情绪经常占优势。什么事情都不能令其高兴。较轻的情绪低落,仅表现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缺少兴趣,不愿和人来往,但外观上对人的态度变化还不明显。严重的情绪抑郁则表现苦闷、悲伤、面带愁容、行动减少。情绪抑郁见于抑郁性精神病或并发性抑郁。

  3、焦虑:

  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患者表现为紧张恐惧,顾虑重重。认为病情严重无法治疗,或认为问题复杂无法解决,以致搓手顿足,坐卧不安若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疑病观念。多见于焦虑性神经症及更年期精神障碍。 惊恐发作,为急性和严重的焦虑发作。发作时患者有濒死感、失控感和大祸临头感,伴有明显的循环、呼吸、泌尿和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一般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数分钟至十几分钟。

  4、情感脆弱:

  这是一种情感调节上的障碍。在外界轻微刺激下甚至无明显的外界因素影响下,情绪容易引起波动,感动的伤心流泪或兴奋激动。性格懦弱的正常人也可表现为轻度情感脆弱。但经常出现的情感脆弱表现则是病态的,这个症状多见于动脉硬化性脑病、外伤性精神障碍、神经衰弱等.

来源资料:《国内药学杂志》2005年 第3期

4毫无情感反应症状检查

  毫无情感反应有缺乏情感、缺乏始动性、言语贫乏、兴趣缺乏、行为懒散、社交退缩等。毫无情感反应目前尚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当出现合并症,如感染等,实验室检查显示并发症的阳性结果。

  所以,毫无情感反应检查如下:

  1、脑电图检查:脑电活动为大脑生理功能的基础。脑电图检查的应用范围已不在局限于神经系统疾病,而是已广泛用于各科危重患者的监测,麻醉监测以及心理、行为的研究。除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有脑电图长期监测,录像脑电图监测,睡眠监测及数字化计算机分析。

  2、颅脑MRI检查:颅脑MRI检查是对脑部进行MRI检查,用于观察脑部有无病变,能明确该患者是否由脑结构改变所致,颅内肿瘤常引起癫痫,MRI对脑内低度星形胶质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动静脉畸形和血肿等的诊断确认率极高。

来源资料:《国内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 第2期

5毫无情感反应治疗/预防

  毫无情感反应的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起着重要作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改善病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为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康复措施,亦十分重要。一般在急性阶段,以药物治疗为主。慢性阶段,心理社会康复措施对预防复发和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能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40多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精神症状的缓解率和精神病患者的出院率。有作者统计近100项(AF Lehman,1998)双盲对照,发现抗精神病药物能对50%~80%左右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明显疗效,而对照安慰剂仅5%~45%左右。

  预防毫无情感反应,精神卫生工作提出的“三级预防”的概念如下: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从病因发病机理方面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但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还没充分阐明,所以一级预防难以实施。

  二级预防:在精神分裂症的一级预防尚未能实施以前,预防的重点应放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复发上。因此要在社区建立精神病防治机构,在群众中普及精神病防治知识,消除对精神病人歧视、不正确的看法,使病人能及早发现和早期得到治疗。在返回社会后,要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为病人康复创造条件。在社区康复机构的指导和训练下,在家庭的支持下,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心理应激,坚持服药,避免复发,减轻残疾。国内外的经验均说明其重要性和可行性。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主要指康复,指利用尽可能取得的条件和时机采取综合的手段,使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精神分裂症病人复发率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让病人不复发或少复发,是重要的防治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出院前的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经住院治疗大部分精神症状消失后,自知力部分恢复,通过心理治疗,帮助病人认识自己的精神症状变化的情况,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教会病人一些防治疾病复发的方法。

  2、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得到医疗性监护的保证及心理上的支持。

  3、建立定期门诊随访制度,指导患者服用适量的维持治疗药物,通过药物治疗预防复发,研究表明,维持服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

  4、提高全社会的心理卫生知识水平,可以从社区开始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宣教工作,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日间工疗站,为精神分裂症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重返社会。

来源资料:《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年 第5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毫无情感反应症状描述
2毫无情感反应症状起因
3毫无情感反应诊断详述
4毫无情感反应症状检查
5毫无情感反应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