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强制性哭笑

强制性哭笑

目录

1概述
2病因
3诊断
4鉴别
5预防
展开
收缩
  • 患病部位:暂无
  • 所属科室:暂无
  • 细分症状:暂无
  • 相关疾病:暂无
  • 相关检查:暂无
  • 相关药品:暂无
  • 相关症状:暂无

1强制性哭笑概述

概述

  强制性哭笑是指没有外界诱因而突然爆发的、不能自行控制或带有强制的哭笑,患者面部表情愚蠢、奇特、缺乏内心体验。

2强制性哭笑病因

  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3强制性哭笑诊断

  (一)脑功能硬化性精神障碍

  此类患者早期多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类神经衰弱的症状,同时伴有情绪不稳;随着疾病的发展,可有智能的受损,情感症状加重,出现强制性哭笑。本病症状具有波动性,躯体检查有脑动脉硬化征象,同时血胆固醇和血脂高于正常范围。

  (二)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疾病,起病年龄多在儿童或少年,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早期即有明显的要格和情感改变及维体外系运动障碍。表现震颤、肌张直、“面具脸”强制性哭笑。体格检查有色膜素坏、肝损害和血清铜氧化酶活性降低。

  (三)麻痹性痴呆 国内已极为少见

  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而引起的一类慢性脑膜脑炎,可出现神经系统、躯体和精神等方面的症状。在疾病的发展阶段情绪多不稳定,有的表现情感脆弱和强制性哭笑。血液及脑脊液检查是诊断和鉴别的重要依据,血液的康、瓦氏反应均为强阳性,一般阳性率90~95%,脑脊液压力正常,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10~50mm3,蛋白定性一般为阳性,胶金试验呈特殊的曲线。

4强制性哭笑鉴别

  临床常与强迫症鉴别。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强迫症状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尖锐冲突使病人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这些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他的意愿,遂极力抵抗和排斥但无法控制和摆脱。

5强制性哭笑预防

  (1)目前无法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但治疗能延缓病情进展,减轻或消除疾病症状和心理社会性不良后果,并减少伴发疾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

  (2)应加强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影响的了解和调整,识别疾病的促发或延续因素,提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3)根据病情调整综合性治疗护理,正确应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心理社会及康复干预等。制定全面的综合性治疗计划,并根据病情不断调整综合性的治疗护理,正确应用各种药物治疗,如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极化治疗,降压药物、益智药与脑代谢改善药等。目的是改善脑血流、预防脑梗塞、促进脑代谢、缓解症状、阻止病情恶化。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强制性哭笑概述
2强制性哭笑病因
3强制性哭笑诊断
4强制性哭笑鉴别
5强制性哭笑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