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产后便血

产后便血

  • 患病部位:臀部,肛门
  • 所属科室:外科、妇产科、内科,肛肠科、产科、消化内科
  • 细分症状:内痔产后便血、肛裂产后便血
  • 相关疾病:血厥、脏毒便血、肛裂、晚期产后出血、内痔、产后三急
  • 相关检查:直肠镜检查、血常规检查、肛门指检检查、体格检查
  • 相关药品:产妇安颗粒、立芷雪、益母草软胶囊、安宫止血颗粒
  • 相关症状:疲劳、肛门瘙痒、便鲜红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大便溏泄

1产后便血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很多的女性有产后便血的现象,一般是肛裂或是内痔。这是因为产后腹肌大多松驰,盆腔压力较低,肠蠕动减慢,大便贮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而干燥,排便时就很困难,容易造成肛裂。另外,妊娠也可引起肛门周围静脉回流受阻,发生内痔而产生出血症状。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中华内科杂志》 2001年 第1期

2产后便血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产后大便干结又有鲜红的血滴出来,一般说来是肛裂的可能性最大,这是因为产后腹肌大多松驰,盆腔压力较低,肠蠕动减慢,大便贮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而干燥,排便时就很困难,容易造成肛裂。另外,妊娠也可引起肛门周围静脉回流受阻,发生内痔而产生出血症状。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家庭药师》 2014年 第11期

3产后便血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产后便血的鉴别诊断:

  1、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3、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来源资料:《实用医学杂志》 2011年 第6期

4产后便血症状检查

  1、产后便血的体格检查

  采取病史给了我们初步印象和启示,同时也指导我们对疾病的性质有一个概念。

  2、产后便血的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必须以病史及体格检查所了解到的客观材料为依据进行归纳和分析,从中提出几种诊断之可能,然后进一步考虑做那些实检室检查来证实诊断,如肛门指检、肛肠镜检查。

来源资料:《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年 第21期

5产后便血治疗/预防

  一、产后便血治疗

  1、多食用含丰富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水果、蔬菜,防治便秘。

  2、饮食要多样化,杂食五谷粗粮。

  3、宜食易于消化而质地较软的食物。

  4、宜食用偏凉性的食物。

  二、产后便血预防

  无论是肛裂还是痔疮 ,预防是关键。多进食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全谷食物及糙米、蔬菜及水果。纤维性食物能令加强肠道活动,令粪便变软,不会积存压住静脉血管。须注意的是,壮阳火的水果(例如芒果、榴莲、荔枝、龙眼)不宜多吃减吃煎炸辣味、味浓及香料多的食物:容易令肠道不适,同时令肝脏充血、下腹腔压力无端加大,可令痔患恶化。每天坚持做适量运动: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若长期痔疮出血,可能引致铁质不足而贫血,须加以适当补充,例如进食豆类、坚果、水果和深绿色蔬菜,增加铁的吸收。

来源资料:《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 第1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产后便血症状描述
2产后便血症状起因
3产后便血症状诊断/鉴别
4产后便血症状检查
5产后便血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