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胆固醇水平高又称高胆固醇血症。是临床体检中常见的生化检测指标之一。血浆胆固醇存在于所有脂蛋白中,但约总量的60%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一般以成人空腹12~14小时胆固醇超过6.21mmol/L(240mg),儿童胆固醇超过.441mmol/L(160mg)为标准。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胆固醇广泛分布于鸡的各个组织中 ,由于自然生态、复杂的经济条件以及人们长期选择不同 ,胆固醇在组织中的含量差异较大。人的正常生理生化活动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 ,但如果摄入的胆固醇过多 ,往往会引起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肝胆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家禽产品十分丰富,家禽产品构成了人类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 ,而目前对于这些产品的胆固醇含量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血浆中胆固醇含量。胆固醇属类固醇族,是血液脂类成分之一。血浆总胆固醇的1/3以游离形式存在,2/3为与脂肪酸结合之胆固醇酯。人体胆固醇来自食物及体内合成两个途径。几乎所有组织都可合成胆固醇,但血浆胆固醇主要由肝脏及小肠合成。肝合成量又受食物中胆固醇含量的制约。胆固醇经胆汁排出。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正常值上限标准因地区、膳食、年龄、劳动状况、职业以及测试方法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以成人空腹12~14小时胆固醇超过6.21mmol/L(240mg),儿童胆固醇超过.441mmol/L(160mg)为标准。
年龄越大,数值越高,新生儿可低到650毫克/升。青壮年多在 1400~1600毫克/升,老年人不超过2000毫克/升,较欧美人为低。如超过2500毫克/升应进行治疗。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是胆汁酸和类固醇激素(包括性激素及肾上腺激素)的前体。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1、食用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2、经确诊为胆固醇过高的患者,应该由医生进行定期监护和治疗指导。
3、协助降低胆固醇时,服用维生素E时,不能服用抗凝血剂药物。 维生素E的日需求量是30IU(维生素的国际单位)。推荐量通常可达到每天至少 100IU。维生素E的使用剂量在600IU以内,属于安全无害范围。服用的具体数量、方法、时间和注意事项,须谨遵医嘱。
4、新研究显示,如果青年人胆固醇水平异常,他们在四十多岁后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提高,因此控制胆固醇水平宜趁早。
1、胆固醇以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若不能被完全消耗,则沉积于血管壁上与增生的纤维组织形成斑块。主动脉血管将产生粥样硬化(AS),表现在心脏则引起冠心病(CHD)。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
2、高密度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不但不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心脑血管病,而且能疏通血管,保护心脏,可从组织细胞膜上收集多余的胆固醇转运为胆酸排出体外(胆固醇逆向转运),这样遏制了细胞摄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也遏制了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从而降低了外周血中胆固醇浓度,防止胆固醇渗入动脉血管并可去掉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以它有“好胆固醇”之称。
心脑血管
高胆固醇血症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与冠心病、脑卒中、肾动脉硬化、周围血管硬化等疾病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人类健康十大危险因素中,胆固醇过高疾患位居第八位,据统计由于体内胆固醇过高导致440万人死亡,并可使18%的人群诱发心血管疾病。
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CHD)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成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首要因素。临床研究发现,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不仅影响着人们是否会患心血管疾病,而且还影响此类疾病的发展速度。
研究证明,当肝细胞内胆固醇长期过高时,可使肝脏对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调节功能下降,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升高且容易被氧化而进一步损伤血管壁,引起吞噬细胞积聚、变性,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特有的泡沫细胞。所以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认知功能
研究提示血管因素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性增加,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显示,胆固醇在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precursor protein,APP)代谢中起着一定作用。
临床观察证明,胆固醇过高不仅有损心脏和血管,而且也可导致认知障碍成为进行性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先兆。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和总胆固醇水平最高的妇女,在检测记忆、注意、语言、定向和视觉一空间技能的认知功能试验中的反应显著较差。反之,胆固醇水平低的妇女,其认知障碍较轻。
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De Craen也报道,在85岁或更年长的人群中,HDL胆固醇水平较低者出现认知损害及阿尔茨海默氏病的风险是高水平HDL胆固醇者的2.5倍。而排除心血管疾病或脑卒中疾病检查之后,该风险可增加到3.7倍。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