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控制能力丧失

控制能力丧失

  • 患病部位:全身,心理
  • 所属科室:精神心理科,心理科
  • 细分症状:先天性控制能力丧失、非先天性控制能力丧失
  • 相关疾病:精神分裂症、老年大便失禁、焦虑症、抑郁症、妄想症
  • 相关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脑神经检查、颅脑CT检查、颅脑超声检查
  • 相关药品:丁二酸洛沙平胶囊、奋乃静片、利培酮片、盐酸氯丙嗪片
  • 相关症状:意识障碍、抑郁、行为及情绪异常、幻觉、精神依赖性

1控制能力丧失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控制能力丧失是由于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病。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精神病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工作治疗,娱乐治疗,心理治疗及各方面疏导,以消除或减轻病者的种种障碍。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5年 第3期

2控制能力丧失症状起因

  控制能力丧失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缺乏自知力,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像遗传因素在分裂症发病中有一定作用。对分裂症的遗传研究主要有:①家系调查发现亲属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约高10倍,与病人的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②双生子研究报告发现单卵双生比双卵双生同病率约高4-6倍。③寄养子调查也提示明显的遗传倾向。④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至今缺乏一致性结果。分裂症的遗传方式目前尚不肯定,有人认为分裂症属多基因遗传。即分裂症的遗传是多基因的积累作用所致,具有一个遗传阈值,超过这一阈值就显现疾病。也有人认为分裂症家族像糖尿病家族一样,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裂症的遗传性是否显现,需由环境因素对病人的影响决定。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中华医学杂志》 1998年 第3期

3控制能力丧失症状诊断/鉴别

  对于控制能力丧失病症,各国的标准不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的分类逐渐系统化,目前我国对精神疾病的习惯分为十四种: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害而造成的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因素所致。

  2、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影响了大脑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或代谢产物堆积,或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继发脑功能紊乱。  3、酒依赖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由于长期饮酒形成依赖(成瘾)后逐渐出现精神障碍,或在突然停饮后急剧发作。

  4、鸦片类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

  5、中毒性精神障碍:某些非依赖物质(如苯中毒、铅中毒、一氧化碳、食物中毒、医学药物中毒)短期大量或长期少量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碍。

  6、精神分裂症:为较常见的重型精神病之一,多起病于青壮年主要可分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等,常见症状有:精神恍惚、狂躁不安、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打人毁物、抑郁多疑等,病程迁延不愈,病人及家属痛苦万分。

  7、偏执型精神病: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症状。

  9、情感障碍:为较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改变为基本临床表现。

  10、心因性精神障碍:由严重精神打击或强烈的精神刺激所致。

  11、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常见症状有:恐缩症即害怕,身体某一部分缩进身体而死亡;由气功走火入魔,所致精神障碍:由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

  12、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本人精神上感到很痛苦。通常始于童年,并持续终生,主要有偏执型,反社会型、冲动型、表演型,依赖型、自恋型。

  13、性心理障碍:指两性行为在心理上偏离正常而导致活动行为上的异常,常见症有:窥阴症、露阴症、恋物症、恋童症、着装异性症。

  14、精神发育迟滞:童年起即表现为全面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来源资料:《国内心理卫生杂志》 2001年 第2期

4控制能力丧失症状检查

  针对控制能力丧失病症的检查诊断工作,专家提出了RDC诊断标准:活动期至少具有下列两项者,可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具备一项者,作为疑似病例处理。

  1、思维被广播,思维被插入,思维被夺。

  2、被支配(或被影响)妄想,其他怪异的妄想,或多个妄想。

  3、躯体妄想、夸大妄想、虚无妄想或其他妄想,但不伴被害或嫉妒内容,且持续一周以上。

  4、任何类型的妄想,伴任何形式的幻觉,且持续一周以上,这也是精神病的检查诊断标准。

  5、持续评述患者行为或思想的幻听,或两人以上的会话性幻听。

  6、与患者的情绪不协调的言语性幻听。

  7、任何形式的幻觉,终日存在且持续数日,或断续出现持续一月以上。

  8、显著的思维形式障碍,伴钝化或不适切的表情,或伴任何类型的妄想或幻觉,或伴显著的行为紊乱。

  判断一个人的精神活动是否正常,需要做几方面的比较,现在与过去比,本人与他人比,是否符合当时当地的习俗和规范;是否符合客观现实,是否有不可理喻的行为表现;整个精神活动是否协调统一。如果存在很大的不同,就要考虑精神活动是否存在异常。 

来源资料:《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 第1期

5控制能力丧失治疗/预防

  控制能力丧失的治疗,首先需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透过给予病人支持来改变某些行为。此外,病人要避免过度的压力,在压力情境下常会影响妄想强度,针对个案情形教导适当的适应技巧,或者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减少个案对压力的不当反应。如果病人同意,应鼓励其家人一同参与治疗计划,对治疗进度有帮助。

  可适用抗精神病药物,分为西药和中药两种,一般来说,要想使妄想症完全康复需要中药和西药配合使用才可以,而且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的配合。中药代表为:银杏叶提取物;西药代表有利培酮、舒必利等。西药的长处在于能够快速见效,而中药的长处在于能够修复受损脑神经使患者从根上痊愈。

  预防控制能力丧失措施如下:

  1、从儿童时期就进行培养教育,使孩子养成性格开朗,乐观向上、忠诚老实、讲文明、懂礼貌、通情达理的气质。不要过于溺爱,要孩子不断克服胆小任性,自私、好胜的不良个性,以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2、在社会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学习、工作、恋爱、婚姻、家庭及邻居关系,碰到问题正确对待,冷静的处理,不感情用事,遇到难解决或想不通的矛盾,可找领导、好友或亲属帮助,争取矛盾妥善的解决,及时的缓解苦闷,尽快消除烦恼,不要遇事苦思冥想、不要整日忧愁丛生。要不悔恨,不嫉妒、想的高、看的远、以免精神遭受创伤。

  3、工作劳动之余,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加强政治时事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适当参加文体活动,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不赌博、不听黄色歌曲,不看黄色小说,遵纪守法、争取成为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这样才能心情舒适、胸怀宽广,增强躯体和精神的免疫力。

来源资料:《国内行为医学科学》 2006年 第8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控制能力丧失症状描述
2控制能力丧失症状起因
3控制能力丧失症状诊断/鉴别
4控制能力丧失症状检查
5控制能力丧失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