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恐怖是疾病恐怖的一种临床诊断。麻风恐怖是以对麻风疾病怀有强烈恐惧为特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有些患者具胆怯、害羞、依赖、内向等性格。部分患者有受不适当卫生宣教或精神创伤作为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一般认为本病为自身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在疾病知识缺乏,不适当宣传,自身行为记忆,以及精神刺激,创伤所致的心理行为不正常,以疾病恐惧为内容的神经精神症状。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中国临床康复》 2002年 第17期
麻风恐怖的症状起因为:首先和患者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关系。有些患者具胆怯、害羞、依赖、内向等性格。另外一个因素是部分患者有受不适当卫生宣教或精神创伤作为诱因。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一般认为本病为自身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在疾病知识缺乏,不适当宣传,自身行为记忆,以及精神刺激,创伤所致的心理行为不正常,以疾病恐惧为内容的神经精神症状。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医学与社会》 2001年 第5期
麻风恐怖可通过以下几种相关的试验检查进行诊断:如麻风病的间接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LA-ABS试验) 、麻风病的皮内试验、二硝基氯苯试验、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等来进行详细的检查。其次根据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疾病就可诊断。
麻风恐怖的相关鉴别:与皮肤有关的疾病恐怖称为皮肤病恐怖(dermatophobia)。常见的有麻风恐怖(leprophobia)、梅毒恐怖(syhilophobia)、疥疮恐怖(scabiophobia)、臭汗症恐怖(bromidroziphobia)等。患者因怕罹患此种疾病常反复考虑得了这种疾病如何得了,会有很大痛苦等,终日情绪焦虑。思想包袱沉重,常反复要求医师作不必要的检查或给予预防性治疗措施,不达目的。纠缠不休。
来源资料:《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 第4期
麻风恐怖的相关症状检查:麻风恐怖患者因怕罹患此种疾病常反复考虑得了这种疾病如何得了,会有很大痛苦等,终日情绪焦虑。思想包袱沉重,常反复要求医师作不必要的检查或给予预防性治疗措施,不达目的。纠缠不休。另外可通过以下几种相关的试验检查:如麻风病的间接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LA-ABS试验)
、麻风病的皮内试验、二硝基氯苯试验、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等来进行详细的检查。其次根据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疾病就可确定。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年 第6期
麻风恐怖的相关治疗:麻风特别严重的可以致残,但是现在可以治,也不难治。治疗方法和抗结核类似,利福平是很好的药物,氨苯砜等也可以使用。关键是,如果已经致残,即使杀死麻风杆菌,致残的肢体也不能恢复了。所以对于麻风恐怖的病人必要时到正规医院的心理科进行心理疏导,在有经验经治医师的亲自诊断下确定具体的治疗措施。
麻风恐怖的相关预防:与其相关的就是防治社交恐怖症,战胜心理上的障碍。让性格变得开朗些。要从心理上去掉在社交中的自卑感。若带着消极的心理,常常会使自己不愿多说话、不愿多活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社交上不如别人,并不是什么都不如别人,要多想一想自己的长处。不习惯社交的人,尤其要去掉自卑感,树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自我精神,只有这样,在心理上才能战胜消极,在待人接物中,变得主动、显得落落大方。
防治社交恐怖症,还要在心理上去掉“怕”字,正常的社交活动,并不带有什么神秘的色彩,只不过是社会间人与人的交往与应酬。因此过分注意自己社交中的言谈举止是多余的,随和、大方、自然、平时怎么说、怎么做,社交中也如此,时间长了,社交就习惯了。
防治社交恐怖症还要注意社交的形式,如社交前可带着明确的社交内容参加社交。心理上有了具体社交内容,就可以把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事物上,不致于过分紧张。初次社交可以在社交活动比较老练的人陪伴下,由陪伴者唱“主角”,自己唱“配角”,这样既可以学到别人的社交方式,又可以借以训练自己的社交能力,防止社交中出现尴尬局面。
来源资料:《东南国防医药》 2006年 第3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