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热一般是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反复交替出现。间歇热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寒战,腰痛,肾区叩痛,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为膀胱同时有炎症的表现)。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第15期
引起间歇热的原因有很多种。按照发病的种类,可以分为普通感冒、扁桃体炎;也可以分为肺炎、肠炎、麻疹和脑膜炎等多种严重疾病。但间歇热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疟疾是由雌按蚊叮咬人体,将其体内寄生的疟原虫传入人体而引起的。是以周期性冷热发作为最主要特征。急性肾盂肾炎是指肾盂粘膜及肾实质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寒战,腰痛,肾区叩痛,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为膀胱同时有炎症的表现)。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药物生物技术》1998年第3期
间歇热常与稽留热、弛张热及不规则热的症状相混淆,所以要注意鉴别诊断。稽留热多为高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温度变动范围在1℃以内,可持续数日或数周,见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弛张热多为高热,体温高低不等,发热时可达39℃以上,昼夜变动范围大于1℃,有时体温可降至38℃以下,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常见于化脓性疾病、败血症、严重肺结核、川畸病、晚期肿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而不规则热患者发热时体温波动的范围极不规则,持续时间也不一定,体温曲线毫无规律。体温常在38℃左右或波动于37~40℃之间。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肺结核、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白血病等,亦可见于药物或物理降温之干扰。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年第7期
间歇热主要表现为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反复交替出现。另外还要根据患者病史制定相应的检查方案,从而进行归纳和分析,提出诊断,然后及时进行胸片、血常规、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来证实诊断。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年第10期
引起间歇热的原因有很多种。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于疟疾引起的间歇热,要给予物理降温,保证液体入量,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防止血管内红细胞凝集,有利于DIC的治疗与预防。重症患者可适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急性肾盂肾炎引起的间歇热,应选用在尿液及血液中均有较高浓度的抗菌药物。对于轻、中度患者可通过口服给药。对发热超过38.5℃、肋脊角压痛、血白细胞升高等或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疑有菌血症者,首先应予以胃肠外给药(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在退热72小时后,再改用口服抗菌药物完成2周疗程。
间歇热常反复高热,持续多日,机体消耗很大,应及时予以药物降温。降温处理多半是临时性的,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做全面的身体检查,对症下药,积极治疗,同时要注意多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从根本上彻底消除发热源。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来源资料:《东方药膳》2010年第4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