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痛,是指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镇痛药物,睡眠严重受到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或被动体位。世界卫生组织(WT0)将疼痛程度划分为:O度:不痛。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II度:中度痛,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III度:重度痛,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重度痛与严重痛常见于癌症疼痛。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重度痛
重度痛是疼痛等级中的三级疼痛,中医认为疼痛的发生主要为邪毒内蓄,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西医认为引起疼痛的原因为,外界刺激,引起疼痛感受器的神经传导,痛觉中枢疼痛的中枢传导则可以引起痛觉,根据外界的刺激大小以及个人体质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重度痛常指由癌症引起的疼痛,系指肿瘤压迫、侵犯有关组织神经所产生的疼痛,为癌症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癌症早期,由于瘤体尚小,一般无转移,因而癌症疼痛的发生率较低。晚期,病灶较大,不断向附近的组织器官进行浸润性生长,且往往有骨髓等远道转移。因此,癌症疼痛的发生率大大提高。癌症性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并随之病灶增大而不断加剧。疼痛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局部性,可定位。另一种则为弥漫型,疼痛部位不清。
癌症引起重度痛的原因:
1.躯体原因
A.癌症直接引起:癌症转移到骨骼、其他脏器、淋巴结、神经,约占87%。
B.与癌症相关但不是癌症直接引起:副癌综合症、便秘、肌肉痉挛、褥疮。
C.与治疗有关:手术引起的疼痛,化疗放疗引起的脉管炎、神经炎。
D.与癌症无关:患者原来就存在的疾病,风湿、类风湿、痛风、骨关节病。
2.心理因素:恐惧、焦虑、抑郁、愤怒、孤独。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重度痛
重度痛为多种恶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诊断疼痛时医生要根据体格检查和各种检查来分析确定患者的疼痛级别。50%的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70%的晚期患者存在疼痛症状。每天全世界有500多万,国内有100多万的遭受疼痛的折磨。在临床上常常将疼痛的程度分为0-10级(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0为无痛,10级为最痛。
疼痛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局部性,可定位。另一种则为弥漫型,疼痛部位不清。疼痛是由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令人不快的感觉。不快的感觉当然是患者自己的感觉,别人不能代替。医生诊断疼痛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主诉,患者说痛就是痛,说有多痛就有多痛。医生再根据查体化验检查进行综合评估。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重度痛
重度痛的检查要根据患者的原发病而选择不同的检查项目,由肿瘤引起的重度痛可做相关的病理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检查方法包括有创检查及无创检查。
有创检查是指在肿瘤检查诊断过程中直接对人体正常组织有一定创伤的检查手段,主要是为获取肿瘤细胞或肿瘤组织、转移淋巴结而进行的针吸细胞学检查、切除活检、切取活检、钳取活检、腹腔镜等。取到的细胞及组织经细胞涂片、冰冻切片、石蜡切片得到最终诊断。部分涂片、切片还可经免疫组化染色、特殊染色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甚至将取到的组织细胞进行电子显微镜检查。
(1)常用的有创检查方法
①细胞学检查
临床细胞学检查是根据脱落细胞的形态改变诊断肿瘤的一种方法。细胞学诊断具有简便、安全、准确、迅速和经济等特点。
细胞学检查细胞标本的采集方法有:刮、擦、刷和印压取细胞法,主要用于皮肤、呼吸道、消化道上下端、泌尿和生殖道的肿瘤。冲洗液取细胞法,主要是从分泌物或渗出液中采集细胞,如痰液、尿液、乳头液和某些破溃的肿瘤组织。此外,还有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在于准确性高而迅速。一般认为细胞学的诊断价值有时相当于外科标本活检诊断。细胞学诊断可在1~2小时内得到结果,尤其当标本太小、冰冻切片困难时,更宜作细胞学诊断。在普查当中细胞学检查可以筛选出无症状的早期肿瘤患者,尤其是在高危人群中,细胞学的筛选工作更为重要。对于不能取活体组织检查的病例,如血友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糖尿病和某些儿童以及不愿做活检的病人,细胞学诊断就成为主要手段。
近些年来,细胞学检查有新的发展,如利用免疫组化技术了解恶性肿瘤细胞的组织发生或分化,在鉴别低分化肿瘤类型和确定是否是转移性肿瘤极为重要。检测细胞的性激素受体。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查癌细胞染色倍数。
②活组织检查
肿瘤病人为明确诊断,进行病理分期及确定治疗方案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组织学诊断。病理组织学诊断需有一定的肿瘤组织标本,这种通过穿刺、手术方式获取病人组织标本的方法叫活组织检查。
活组织检查的方式有:针吸活组织检查,一般在局部麻醉下操作,将针头(特制)刺入可疑肿快内然后吸得组织送病理检查。切除活检,是指切除整个肿瘤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切除的肿决边界必须有一些正常的组织,此法适用于较小的肿瘤。切取活检,是指肿瘤较大时不能做全部切除,可以采用切取活检。可用于浅表肿瘤,亦可用于深部肿瘤。
在活组织检查前必须选择合适的方式,以达到诊断的要求。那么,活组织检查会不会引起扩散?严格地选择适应证,正确地选择活组织检查方式,合理的操作不会引起癌扩散,关于乳腺活组织病理检查的安全性,国内外学者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观察,得出基本一致的结论,认为针吸或切除对预后及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2)无创检查方法
无创检查是指检查过程中无直接创伤的检查手段,包括:普通X光片、X线造影、超声波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及显像检查、胃镜、肠镜、鼻咽镜、宫腔镜等。
有创检查及无创检查对肿瘤的诊断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具体某一病人需要什么检查方法要根据病情来决定。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泪囊肿瘤#.E6.B3.AA.E5.9B.8A.E8.82.BF.E7.98.A4.E7.9A.84.E8.A5.BF.E5.8C.BB.E6.B2.BB.E7.96.97
重度痛的治疗优选对因、对症治疗。现代医学治疗重度痛的方法有局部治疗、镇痛药及阻断疼痛的传导途径等。局部症状可将局部肿块予以放疗、化疗或用手术来控制局部肿瘤,解除对局部压迫引起的疼痛。半身放疗对全身广泛骨转移引起疼痛疗效较好。切断颈髓前外侧束方法,可阻断神经传导,也能取得止痛效果。目前止痛药有阿斯匹林、强痛定、安乃近、消炎痛等,但对癌症疼痛的疗效欠佳,且常因消化道反应及骨髓遏制等毒副反应而不能长期应用。麻醉止痛剂有可待因、杜冷丁,虽能暂时缓解癌性疼痛,但易引起成瘾性,且需求量愈来愈大,间隔时间愈来愈短。
重度痛的治疗细节:
疼痛的治疗目前是根据国际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阶梯治疗原则来进行,每个国家也参考该指导原则制定了相关的规定或疼痛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三阶梯治疗原则包括五个方面:1.按阶梯给药。2.口服或无创给药。3.按时给药。4.给药个体化。5.注意具体细节。
1、按阶梯给药:按疼痛程度的分级应用不同的止痛药物,治疗轻度疼痛的代表药物是非甾体类,如消炎痛、阿斯匹林、扑热息痛、布落芬。治疗中度疼痛疼痛的代表药物可待因。治疗重度疼痛的代表药物吗啡制剂。
2、口服或无创给药:口是人类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的最原始、最基本途径,所以口服给药非常方便。无创给药如舌下含服、直肠内用药、透皮给药。癌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抵抗能力弱,有创给药(如: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椎管内给药)除了不方便之外,还容易引起感染等并发症。WHO和欧洲姑息治疗学会都强烈的推荐口服或无创给药。
3、按时给药:这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假如:某个止痛药物能使患者保持6小时零15分钟无疼痛,那么患者每6小时应用1次药物,就可以保证患者不会出现疼痛。一些医生常常是患者疼痛时用药,不疼痛时不用,这是非常错误的,无痛是患者的权利,另外,现在的科技水平完全能够做到使患者无痛,为什么还要让患者遭受疼痛的折磨!
4、个体化给药:简单的说,人的高矮胖瘦各不相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样疼痛程度的患者应用的止痛药物可能不同,应用同样一种药物的剂量可能不同,最终结果是使患者无痛。究竟怎样个体化给药,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完成。
5、注意具体细节:非常重要,要求医生在给患者应用止痛药开始就要教会患者或家属学习如何应用止痛药物。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防治措施。经常的调整药物剂量,是患者达到止痛的目的。
重度痛的预防:
重度痛的预防要从病源做起,首先预防肿瘤疾病的发生。我们目前所面临的肿瘤防治工作重点应首先关注和改善那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例如戒烟、合理饮食、有规律锻炼和减少体重。任何人只要遵守这些简单、合理的生活方式常识就能减少患癌的机会。
1、绝不吸烟,烟焦油中含有苯丙芘,多环芳香烃、酚类、亚硝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减少辐射刺激、注意装修污染等等。
2、科学膳食结构可预防肿瘤,人吃五谷杂粮,内含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五大类,此外还有纤维素。日常生活里,碳水化合物主要从粮食来,从豆类、蛋类、瘦肉、禽类、鱼类、奶类获取蛋白质,从动物油和植物油,干果获取脂肪。从粗粮、蔬菜和水果中获取纤维素。而不同的维生素与矿物质来自五花八门的食物。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重度痛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