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脚尖步行困难是眼球运动障碍的症状之一,两眼向上及向下凝视麻痹。一般先从两眼意志追随性下视麻痹开始,主诉看不到脚尖步行困难,或看不到桌上食品取食困难,渐损及上视功能成为完全性垂直性注视麻痹,眼球固定于正中位。晚期2/3以上的患者可有双眼侧视麻痹,1/3的患者有核间性眼肌麻痹,部分病人出现两眼会聚不能,瞳孔缩小,光反射及辐辏反射存在。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94年 第1期
看不到脚尖步行困难病因不明,尽管有极少的家族性线索,但缺乏遗传学证据。本病在脑干有类似嗜睡性脑炎样神经元纤维缠结,有人怀疑与慢病毒感染有关,但目前在中毒、脑炎、种族及地理因素方面均无病因线索。
肉眼可见广泛脑萎缩,包括苍白球、黑质等,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大。镜下可见黑质、苍白球-纹状体通路、四叠体上丘、导水管周围白质明显的病理改变,致密的NFT呈特征性分布,神经纤维网丝形成。后者是镶嵌在神经纤维网上丝状结构,不依赖NFT单独出现,提示PSP是起源于细胞骨架的弥漫性疾病。此外,在基底核及脑干还发现Tau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其他非特异性病理改变包括神经元丧失及胶质细胞增生,大脑及小脑皮质可不受累。
来源资料:《实用眼科杂志》 1994年 第1期
看不到脚尖步行困难临床诊断,脑脊液检查可发现约1/3的患者CSF蛋白含量增高;约1/2的患者脑电图出现非特异性弥漫性异常
临床上,看不到脚尖步行困难应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帕金森病(简称PD)又叫震颤麻痹,典型症状是静止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临床上按不同病因分为原发性、动脉硬化性、老年性、脑炎后遗症,以及化学药物中毒等几类,它们的主要症状基本相同,总称为帕金森综合征。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生成减少。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00/10万,随年龄增高,男性稍多于女性。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及减少、肌张力增高、姿势不稳等。
来源资料:《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 第32期
看不到脚尖步行困难临床检查表现为头颅CT检查可见大脑萎缩,MRI检查可显示中脑萎缩,伴第三脑室后部扩大,颞叶前部萎缩;T2WI上部分患者可显示壳核低信号。
看不到脚尖步行困难相关检查如下:
1.血常规,血电解质
血液检验就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这三个系统与血浆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体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血液中的任何有形成分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
2.血糖
免疫项目,脑脊液检查,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3.CT,MRI
五官MRI检查是对面部五官进行MRI检查,用于诊断面部是否存在有病变。MRI的扫描技术是各受检部位进行MRI检查时需要常规进行的MRI检查技术,包括成像序列、参数及扫描方位等。
4.脑电图
脑电活动为大脑生理功能的基础。脑电图检查的应用范围已不在局限于神经系统疾病,而是已广泛用于各科危重患者的监测,麻醉监测以及心理、行为的研究。除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有脑电图长期监测,录像脑电图监测,睡眠监测及数字化计算机分析。
5.颅底摄片,鼻旁窦摄片
颅底片是对头颅底部进行拍片,用来观察颅底中颅窝的情况。X射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放射室门上的警告指示灯会亮,此时候诊者,一律在防护门外等候,不要在检查室内等候拍片。患者没有特别需要陪护的情况下,家属不要进入检查室内陪同,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来源资料:《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4年 第1期
临床上,主要是针对看不到脚尖步行困难病因进行治疗。对于感染的患者,如面部感染、扁桃体周围脓肿、乳突炎等,给予足量的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引流。鼻腔、口腔等部位感染,应手术或进行抗生素治疗。
对于骨膜炎导致的眶上裂综合征或眶尖综合征,以及病毒引起的神经炎可合并应用抗生素、激素、B族维生素治疗。引起颞骨岩尖综合征的中耳炎、乳突炎等必须作耳鼻喉科处理。
糖尿病眼肌麻痹必须积极控制血糖治疗。因维生素Bl缺乏导致的脑干脑神经病变可应用大量维生素B1治疗,症状可迅速消失。
预防看不到脚尖步行困难,平时注意生活习惯,饮食上也需要一定的营养。糖尿病眼肌麻痹必须积极控制血糖治疗。因维生素Bl缺乏导致的脑干脑神经病变可应用大量维生素B1治疗,症状可迅速消失。注意平常可以多吃动物肝脏。适当补充钙鱼肝油可以起预防作用。注意积极体检提前预防。
来源资料:《国内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5年 第7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