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

  • 患病部位:全身,血液血管
  • 所属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 细分症状:病理性、非病理性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
  • 相关疾病:新生儿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急性低钠血症
  • 相关检查:抗利尿激素、水负荷ADH遏制试验、血清钠、血浆抗利尿激素
  • 相关药品:小儿腹泻散、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盐酸甲氯芬酯胶囊
  • 相关症状:利尿、腹泻、失水、细胞外液减少、脱水、四肢发冷、昏迷

1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此外,该激素还能增强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情况使机体失水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国内全科医学》 2013年 第27期

2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可能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的,血浆晶体渗透压是生理学和心血管医学名词,指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其次是是碳酸氢钠、葡萄糖、尿素、氨基酸等)形成的渗透压力。晶体物质比较容易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液与组织液之间r的渗透压力基本相等。

  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也可能由水肿性疾病引起的,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与肺,脾,肾,三焦各脏腑密切相关。依据症状表现不同分两类,常见于肾炎,肺心病,肝硬化,营养障碍以及内分泌失调等)

来源资料:《国内实用内科杂志》 2013年 第8期

3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临床诊断为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的鉴别诊断如下: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可明显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大量发汗。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情况使机体失水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肾对水的重吸收活动明显增强,导致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相反,大量饮清水后,尿液被稀释,尿量增加,从而使机体内多余的水排出体外。例如,正常人一次饮用100ml清水后,约过半小时,尿量就开始增加,到第一小时末,尿量可达最高值;随后尿量减少,2-3小时后尿量恢复到原来水平。如果饮用的是等渗盐水(0.9NaCI溶液),则排尿量不出现饮清水后那样的变化。这种大量饮用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它是临床上用来检测肾稀释能力的一种常用的试验。

  2、循环血量的改变,能反射性地影响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血量过多时,左心房被扩张,刺激了容量感受器,传入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遏制了下丘脑-垂体后叶系统释放抗利尿激素,从而引起利尿,由于排出了过剩的水分,正常血量因而得到恢复。血量减少时,发生相反的变化。动脉血压升高,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地遏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来源资料:《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 第4期

4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症状检查

  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病症通过尿液检查和血液检测:其中尿液检查主要查酸碱度,尿比重,尿胆原,隐血,白细胞,尿蛋白,尿糖,胆红素,酮体,尿红细胞,尿液颜色其中尿红细胞,隐血,白细胞意义较大。

  血液检测主要查血常规,血沉,血浆蛋白,血尿素氮,肌酐,体液免疫。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

  另外心电图,心功能测定,肾脏b超等实验室检查也有助于确诊该病。而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心电图是测量和诊断异常心脏节律的较好的方法,其是诊断心电传导组织受损时心脏的节律异常以及由于电解质平衡失调引起的心脏节律的改变。

来源资料:《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1年 第4期

5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治疗/预防

  治疗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患者,噻嗪类药物通常仍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尤其当费用和顺从性很重要时。它们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是有效的。在控制严重高血压中,当多种药物最大剂量未能满意控制时,仍需要利尿药。袢利尿剂对肾衰,充血性心衰及其他以水肿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也是有效的;患者适量控制自己的饮水量,保持健康合理的饮水习惯。

  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的预防措施如下:

  1、出现水肿疾病时,要限制水分和盐份的摄取;为了能排出身体多余的水份建议多吃有利尿作用的食物。情况严重,而无法痊愈时,必须接受医师的诊断,若要服用利尿的药,必须经过医生诊断,合理使用利尿药。

  2、老年人由于高龄,通常是坐多而活动少,小腿水肿多半是生理性,夜间休息后能好转,适当增加活动可能有益。

  3、适量饮水、控制自己的饮水量。

来源资料:《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998年 第5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症状描述
2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症状起因
3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症状诊断/鉴别
4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症状检查
5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