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与疼痛异型性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但并非是遗传的。它是指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单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而得名。
良性肿瘤瘤细胞的异型性小,一般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相似。恶性肿瘤瘤细胞常具有高度的异型性,表现为以下特点:
(1)肿瘤细胞的多形性
即肿瘤细胞形态和大小不一致。恶性肿瘤细胞一般比正常细胞较大,有时可见瘤巨细胞。但少数分化很差的肿瘤其肿瘤细胞较小,圆形,大小也比较一致。
(2)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瘤细胞核比正常细胞核增大,核大小、形状和染色不一。并可出现双核、巨核、多核、奇异核、核着色深(由于核内DNA增多)。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匀,常堆积
肿瘤杂志于核膜下,使核膜显得肥厚。核分裂像增多,特别是出现不对称性、多极性及顿挫性等病理性核分裂时,对恶性肿瘤具有诊断意义。恶性肿瘤细胞的核异常改变多与染色体呈多倍体或非整数倍体有关。
(3)瘤细胞胞浆的改变
由于胞浆内核蛋白体增多而多呈嗜碱性。瘤细胞产生异常分泌物或代谢产物(如激素、粘液、 蛋白、色素等),因此具有不同特点。
(4)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一般来说,良性肿瘤的超微结构与其起源的组织基本相似。恶性肿瘤细胞根据其分化的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异型性。总的来说,恶性肿瘤细胞通常绝对或相对明显增大,核膜可有内陷或外凸,使核形不规则甚至形成奇异型核。胞浆内的细胞器常有数目减少、发育不良或形态异常。细胞连接常有减少,有利于肿瘤浸润生长。
肿瘤与疼痛扩散
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具有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不仅可以在原发部位生长、蔓延(直接蔓延),而且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转移)。
(1)直接蔓延:瘤细胞沿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浸润,破坏临近正常组织、器官,并继续生长,称为直接蔓延。例如晚期子宫颈癌可蔓延至直肠和膀胱,晚期乳腺癌可以穿过胸肌和胸腔甚至达肺。
(2)转移: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体腔,迁移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只有恶性肿瘤才转移,常见的转移途径有以下几种:
1)淋巴道转移: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多经淋巴道转移;
2)血道转移:各种恶性肿瘤均可发生,尤多见于肉癌、肾癌、肝癌、甲状腺滤泡性癌及绒毛膜癌;
3)种植性转移:常见于腹腔器官的癌瘤。
肿瘤与疼痛患者心理
1、诊断前阶段
患者对真实症状感到害怕和恐惧,对身体变化过于警觉。
2、诊断阶段
患者否认癌症的诊断,回避谈论自己的病情,此时的心理表现为焦虑、悲伤、郁闷和受伤害感。
3、治疗阶段
此时患者接受手术或化疗等治疗,可能出现回避、术后反应性抑郁,化疗引起期待焦虑、恶心甚至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4、复发阶段
此阶段患者的心理反应类似诊断前阶段,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而寻找非医学的治疗方法。
5、终极阶段
此时患者的反应为恐惧、绝望和屈服。
肿瘤与疼痛饮食原则
饮食营养是维持生命,保持健康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饮食对机体的机能和状态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认为75%~90%的肿瘤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因环境可影响食物和营养素的质与量,并进而可引起或抑制癌症的发生。在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时,常先有核酸代谢的异常,即遗传物质发生突变,而在此之前常涉及到合成代谢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于受到精确调节的代谢作用,与被分化的机能有关,为正常细胞所特有的代谢作用,变为必须包括不断地合成核酸、酶、蛋白质,及合成更专一地参与细胞生长与分裂的其他各种物质,无论是酶,还是蛋白质,或是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都有营养素的参与。因此这种代谢作用与饮食营养有密切关系,均已被动物实验、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女性癌症死亡率的50%以上,男性癌症死亡率的30%以上可能与营养素有关。美国妇女癌症60%及男性癌症40%;其病因均与食物有关。在我国与饮食直接有关的肿瘤有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乳腺癌,以上各种癌症患者死亡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45%。我国北京、天津和上海3地的食物脂肪量均已超过总热能30%以上,与此有关的癌症,如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均显著增高,已经引起有关方面注意。
1.首先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癌症的坚强信心。
2.适当的运动可使气血流畅,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受风寒,"百病从寒起",身体受风寒剌激时,抵抗力下降,易诱发疾病。据可续研究最新发现,运动对于危害生命的大敌——癌症,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当然,这里说的运动是负离子运动,即通过身体的活动,增加氧气的吸入,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美国的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吸氧量增多,呼吸频率加快,可以更多的吸入负氧离子,人体得到负氧离子后,由于负氧离子带负电荷,有多余的电子,可提供细胞缺失的电子,消除自由基,从而阻断恶性循环,癌细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另外,通过气体交换,可将一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3.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如卷心菜和菜花等)及萝卜、酸梅、黄豆、蘑菇、芦笋、薏苡仁等、食物中含有抗癌物质,水果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
4.肿瘤病人热能消耗大,因此饮食要比正常人多增加20%的蛋白质。
5.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烟酒等刺激物。
肿瘤与疼痛外因
外界致癌因素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刺激因素,大约80%~90%的癌症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已知致癌因素有化学、物理、生物、营养等几种,较重要的有以下几项:
① 吸烟与被动吸烟。肺癌病人中吸烟者是不吸烟者的10倍;吸烟者肺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口咽癌的发病率也比不吸烟者高。吸烟量与癌症发病关系尚不明确,即使接触烟草的烟雾量不大也会发生癌症。近年来还发现,经常生活在嗜烟者烟雾环境中的不吸烟者,发生癌症的机会也多。
② 职业因素。因长期接触煤焦油、芳香胺或偶氮染料、亚硝胺类化合物等而致的职业性癌,可占全部癌症的2%~8%。职业性癌一般有相当长的潜伏期,发生在皮肤、泌尿道、呼吸道等部位的职业性癌较常见。
③ 放射线及紫外线。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所诱发的癌症约占全部癌症的3%,紫外线照射可诱发皮肤癌或恶性黑色素瘤。
④ 膳食。人类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与消化道癌关系密切。膳食中脂肪过多易诱发乳癌、大肠癌;水果和蔬菜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有些食品添加剂具有致癌作用;腌、熏食品和一些蔬菜、肉类、火腿、啤酒中可能含有致癌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品与肝癌发病可能有关。
⑤ 药物。治疗癌症的各种抗肿瘤药特别是烷化剂,本身也具有致癌作用;此外,某些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抗组胺药、激素类等与癌症的病因有关。
⑥
寄生虫与病毒。血吸虫病可引起膀胱癌;中华分枝睾吸虫可引起胆管癌。迁延性乙型肝炎所致的肝硬变患者容易发生肝癌;单纯疱疹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许多病毒可以诱发动物肿瘤,但在人类尚缺乏直接证据。
肿瘤与疼痛预防
①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针对人群对致癌因子的暴露,在癌症的易感阶段所进行的工作。主要任务是消除或减少致癌因子的暴露,防止恶性肿瘤的发生,降低人群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② 第二级预防。指在癌前病变阶段进行及时治疗,以预防癌症的发生。并通过有效的人群筛检手段,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预防,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③ 第三阶段。指临床诊断后的治疗、康复阶段。推行合理的治疗方案,开展及时的康复治疗和指导,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并预防疾病对未来的影响。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
预防肿瘤的措施包括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护及改善环境、消除或避免致病因素。具体措施如戒烟、做好食品的防霉去毒、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或少吃酸菜、咸鱼干、烤肉、烟熏食品等,多吃新鲜食品)。合理调配饮食(适量多吃富含维生素A、C、E及β-胡萝卜素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也要注意微量元素锌和硒的摄取),避免或减少接触职业致癌因素、消除环境污染及治疗癌前病变等。
肿瘤与疼痛护理
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了,而且这也是最折磨患者的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肿瘤疼痛如何护理,拿疼痛没有任何办法,消除疼痛的最直接的一个办法就是服用止痛药,可是这些止痛药是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那么肿瘤疼痛如何护理呢,这里我们就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肿瘤疼痛如何护理呢,专家指出肿瘤专科护士在保证疼痛治疗顺利进行以及缓解由疼痛带来的痛苦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肿瘤科护士,应熟练掌握癌症疼痛的护理知识,以保证患者得到更加专业有效的护理,促进癌症疼痛得到最大程度缓解,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外对于患者来说肿瘤疼痛如何护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来护理自己的疾病,同时可以通过服用一些止痛药来消除疼痛,另外专家提醒患者能够通过一些气功或是体育锻炼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疼痛所带来的痛苦。
肿瘤与疼痛肿瘤临床表现
一般把肿瘤的症状分为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两部分。
局部症状
因为肿瘤在原发病灶处的生长导致该部位解剖结构和组织形态发生变化,由此而引起相应的功能改变。肿瘤在所占据的组织中形成肿块,其大小、外形、界限、硬度、表面情况、与邻近组织关系等可作为检查与诊断肿瘤的依据。肿块可引起继发症状,如疼痛、压迫、溃疡、出血、感染、梗阻或功能障碍等,使病人感到不适与痛苦,特别是肿瘤压迫与侵犯神经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根据肿瘤生长部位不同,还会有许多特殊症状,如胰头癌、胆管癌可引起黄疸;脑室、脑膜肿瘤可引起颅压升高等。
全身症状
肿瘤早期出现的全身症状一般比较轻微、局限;若能在出现早期症状时引起注意,即可早期发现肿瘤,及时进行治疗。早期症状成为恶性肿瘤的“报警信号”;在临床上尤为重视恶性肿瘤出现的第一个惹人注意的早期症状,称之为“首发症状”。不同的肿瘤“报警信号”与“首发症状”不同。
肿瘤的全身症状与病期及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早期肿瘤常无全身症状,或仅有轻微乏力不适、食欲不振;中、晚期肿瘤,由于肿瘤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并产生许多毒素,病人陆续出现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虚弱、发热、贫血、水肿、腹水、皮肤及关节疾患、广泛脏器转移所致的症状等。
肿瘤与疼痛肿瘤诊断
恶性肿瘤是占位性病变,确诊肿瘤特别是非血液系统的实体瘤要判定肿瘤的部位(定位)病理组织学类型(定性)以及生长播散状况(定期)。恶性肿瘤可分为早、中和晚期,诊断肿瘤早期至为重要,早期癌包括原位癌,直径小于0.5厘米的初期癌(微小癌)及未浸及区域淋巴结及邻近器官的局限表浅癌。进展期癌出现直接浸润扩散及经淋巴道或血行转移,产生相应的症征,诊断较为容易。
询问患者病史 应仔细、准确及客观。一般包括现病史的主要症状、发展经过和诊治情况。既往病史应了解与现症有关的疾病,这些可能与现患肿瘤相关的癌前疾病为诊断提供线索。此外还要询问个人生活习惯、家族成员患癌史。妇女的月经、生产及哺乳情况也应了解。肿瘤患者早期的常见症状有:身体任何部位发现不消退肿块,疼痛,持续发热,病理性分泌物,经久性消化不良,吞咽障碍,咳嗽,大便习惯改变,久治不愈的溃疡,原因不明的消瘦,不规则阴道出血等。有的早期肿瘤患者无明显症状。体检要注意全身状况、浅表淋巴结,做详细全身检查,如发现肿块应注意部位、大小、形状、边界、表面、硬度、活动、压痛等。
影像学方法肿瘤增大到一定体积即可利用影像学方法发现。由于设备与技术进步,可测出1厘米或更小的肿瘤,还包括X射线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电子计算机X射线体层摄影(CT)检查及核磁共振技术等。这些方法可确定原发部位癌灶,还可发现有无转移,由于不是创伤性检查,易为患者接受。应视病灶情况与条件,选一两种或多种检查技术做出综合诊断;为了做出最后定性诊断,还应争取做病理活组织诊断。
活组织检查 按照肿瘤的部位与大小,决定活检方法,消化道、呼吸系、泌尿道、妇科等部位的肿瘤可经内腔镜直视下钳取活组织送检。内脏实体肿瘤如肝、肺、胰腺以及后腹膜恶性肿瘤需用特制穿刺针在超声波或CT引导下吸取活检。如有体腔积液或分泌物还可留取做肿瘤细胞学检查。非实体造血系统肿瘤可留取血液、骨髓做检查确诊。在以上方法得不到病理诊断时,有时需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获得活检结果。浅表肿块较易切检,内脏肿瘤则需行探查术,目的是明确诊断,若可能时同时彻底摘出或姑息切除肿瘤。
肿瘤与疼痛抗肿瘤药
① 烷化剂类。药物的结构中均含有化学性质活泼的基因,对于癌细胞中的核酸、蛋白质或酶起烷化作用,致使癌细胞死亡。常用的药物有氮芥、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消瘤芥、环己亚硝脲、噻替派、白消安、顺氯氨铂等。
② 抗代谢药类。抗代谢药的化学结构和细胞中的某些代谢物(如叶酸、嘌呤、嘧啶)相似,因而能干扰癌细胞的代谢过程,特别对核酸(DNA和RNA)的代谢影响较大,使癌细胞的分裂增殖受阻而死亡。常用的药物有5-氟尿嘧啶、喃氟啶、优氟啶,氨甲蝶呤、6-巯嘌呤、阿糖胞苷等。
③ 抗癌抗生素类。从某些微生物发酵液中提取的具抗癌作用的抗生素。这类药物多能抑制癌细胞中核酸或蛋白质的合成,呈现杀伤癌细胞作用。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柔红霉素、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平阳霉素等。
④ 抗癌植物药类。这类药物均来源于植物,有些来源于中草药。有些抗癌植物药能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细胞停滞在M期 ;有些也通过抑制核酸或蛋白质合成起作用。常用的药物有长春碱、长春新碱、鬼臼乙叉甙、羟基喜树碱、三尖杉酯碱、靛玉红等。
⑤ 激素类。激素类并不直接杀伤癌细胞,而是通过激素对机体功能的调节作用,改变肿瘤的生长条件,有助于癌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的生长。常用的药物有雌激素、雄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⑥ 杂类。凡不能归入上述几类的抗肿瘤药则列入杂类。如甲基苄肼、羟基脲、抗癌锑、门冬酰胺酶、丙亚胺等。
抗肿瘤药还可根据细胞动力学进行分类。正在分裂增殖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为增殖细胞群;处于相对静止的细胞为静止细胞群(Go期细胞);濒临死亡的细胞为无增殖力细胞群,癌细胞的增殖周期分为 G1、S、G2和 M4期。根据抗肿瘤药对各类癌细胞敏感性不同分为两类,一类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这类药物对增殖细胞群和Go期都有杀伤作用,对于不同周期的癌细胞也都有效,如烷化剂、某些抗癌抗生素和激素等;一类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这类药物只对增殖细胞群的癌细胞有作用,对处于细胞周期S期或M期的细胞特别敏感,如抗代谢药多作用于S期,抗癌植物药多作用于M期。
肿瘤与疼痛肿瘤预防
①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针对人群对致癌因子的暴露,在癌症的易感阶段所进行的工作。主要任务是消除或减少致癌因子的暴露,防止恶性肿瘤的发生,降低人群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② 第二级预防。指在癌前病变阶段进行及时治疗,以预防癌症的发生。并通过有效的人群筛检手段,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预防,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③ 第三阶段。指临床诊断后的治疗、康复阶段。推行合理的治疗方案,开展及时的康复治疗和指导,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并预防疾病对未来的影响。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
预防肿瘤的措施包括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护及改善环境、消除或避免致病因素。具体措施如戒烟、做好食品的防霉去毒、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或少吃酸菜、咸鱼干、烤肉、烟熏食品等,多吃新鲜食品)。合理调配饮食(适量多吃富含维生素A、C、E及β-胡萝卜素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也要注意微量元素锌和硒的摄取),避免或减少接触职业致癌因素、消除环境污染及治疗癌前病变等。
肿瘤与疼痛疗效评价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肿瘤治疗模式有西医和中医两种,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色的肿瘤治疗模式,长期的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是现阶段治疗大多数肿瘤的较好方案。因此,科学、公正地评价中西医两种肿瘤治疗模式的优缺点及正确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对于肿瘤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1)手术治疗
理论依据:肿瘤是一类以"局部肿块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因此,从理论上讲,手术切除局部肿块可以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也应作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这两点:对于大多数肿瘤来说,手术常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确能治愈部分病例。
适应证:早期、中期和局限性肿瘤的根治性治疗,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
优缺点:手术是一种机械手段,局部病变治疗彻底,不存在化疗耐药、放射抗拒等问题。缺点是创伤性较大,有些部位手术难度大,对于亚临床转移灶无效。
失败原因:局部扩散;潜在转移;绝大多数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局部治疗手段有其局限性。
综合评价:手术治疗肿瘤的疗效较为确切,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如果无手术禁忌症,应首先选取用手术,然后再辅以其它治疗。
(2)化学治疗
理论依据:肿瘤是一类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的疾病,化疗药有“ 细胞毒”和促进分化等作用,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等,从而可以治疗或治愈肿瘤。
适应证:中、晚期肿瘤,转移性肿瘤,亚临床转移灶。
优缺点: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对原发灶、转移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缺点是化疗药物的选择性差,在取得治疗效果的同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化疗是否抑制病人的免疫功能,需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用药的种类、时间等不同,不能一概认为化疗能抑制免疫功能,对于许多肿瘤,有效的化疗通过杀死肿瘤细胞,还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
失败原因:肿瘤细胞耐药(原发性和/或继发性耐药);一级动力学杀伤,不能杀死所有的肿瘤细胞,残存肿瘤细胞常常会复发、转移;药物不能进入肿瘤组织内;肿瘤生长比例低,G0期细胞多。
综合评价: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和化疗的不断进展,许多肿瘤的化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有些肿瘤如淋巴瘤、睾丸肿瘤等化疗可以治愈,因此化疗作为一种全峰性治疗手段,在癌症的综合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3)放射治疗
理论依据:肿瘤细胞对于放射线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放疗作为治疗癌症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许多癌症可以产生较好效果。
适应证:区域敏感性肿瘤。
优缺点:对于有些肿瘤疗效较为确实,毒性相对较小。缺点是远期毒性反应;剂量限制性毒性;
失败原因:放射抗拒(原发或继发);扩散和转移;亚临床转移灶。
综合评价:放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主要用于癌症局部肿块的控制,对于许多肿瘤具有一定效果,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4)生物学治疗
理论依据:机体内既存在着基因突变、发生肿瘤的可能性,同时又存在着消除基因突变、肿瘤发生的机制和免疫能力,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播散是由于肿瘤与机体防御之间的动态平衡破坏的结果,生物学治疗就是着眼于提高肿瘤病人的抗肿瘤免疫能力,起到治疗、控制肿瘤的效果和目的。
适应证:某些与免疫功能相关的肿瘤,如毛细胞性白血病;肿瘤残存,少于106-107个细胞;局限性肿瘤。
优缺点:全身性治疗手段。缺点是目前使用的BRMs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毒副反应。
失败原因:肿瘤的免疫原性太低或丧失;肿瘤病人免疫功能降低的原因和分子机理不清楚,临床试用的治疗大多数是属于盲目性治疗。
综合评价:除少数肿瘤外,疗效尚不确切,基本上处于试验治疗阶段。
(5)基因治疗
理论依据:肿瘤是一类“多基因病”,基本的发病学机理是由于基因表达调控异常、生长因子分泌功能失常、信号传导异常、使细胞发生恶性增殖而发生的。因此,从理论上分析,从基因水平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是治疗肿瘤较为理想的手段和途径,基因治疗已经开始用于肿瘤的治疗。
适应证:试用于某些肿瘤的实验治疗,如恶性黑色素瘤,肺癌等。
优缺点:还有待今后的观察才能总结。
综合评价: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疗效尚不确切。
(6)介入治疗
近年来,肿瘤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之一,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为了减少肿瘤的发病率,肿瘤介入治疗显得非常必要,肿瘤介入治疗的优点大致有以下几点:
1、疗效确切,治疗成功者可见到AFP迅速下降,肿块缩小,疼痛减轻等;
2、机理科学:介入治疗局部药物浓度较全身化疗高达数十倍,而且阻断肿瘤血供,因此双管齐下疗效好,毒性较全身化疗小;
3、肿瘤介入治疗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4、年老体弱及有某些疾病者也可进行,不须全麻,保持清醒;
5、诊断造影清晰,可以重复进行,便于多次对比;
6、对部分肿瘤可缩小体积后作二步切除。
7、可作为综合治疗晚期肿瘤重要手段之一。
8、肿瘤介入治疗费用相对比较低。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0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