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简介
传染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可迅速传播、流行。解放前,霍乱、鼠疫、天花等烈性传染病流行猖獗。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伤寒、痢疾、疟疾、血吸虫病等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传染病的防治,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得到了控制。尤其是《传染病防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使传染病的防治纳入法制轨道。传染病学是一门临床医学,它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原因、规律及其的诊断和防治措施,达到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的科学。它是内科学的一部分,与内科其他方面的疾病相比,又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它具有明确的病原,并有传染性、流行性和病后的免疫性。并与流行病学、神经病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和生物化学等临床和基础医学具有密切的联系。
传染科传播方式
(1)水与食物传播 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空气飞沫传播 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3)虫媒传播 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如蚊传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由于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故称生物传播。病原体通过蝇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如菌痢、伤寒等。
(4)接触传播 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如皮肤炭疽、狂犬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染,均为直接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谓之间接传播。
传染科释义
义项一:旧谓因病疫传播蔓延而致病。现代医学指病原体从有病的生物体侵入别的生物体。 参考词条:传染病。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不知此病(按指瘟疫)原郁热所致……使阳气发洩,自不传染。”
丁玲《一天》:“地基小,人太多,空气都坏了,这里常常可以散播出一些传染的病症。”
义项二:通过语言或行动引起他人相同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清·薛福成《庸盦文编·处置哥老会匪片》:“似暂宜停募楚勇,俾哥老会之渊源不至循环相嬗,亦可杜邻省各营传染之患。”
巴金《望着总理的遗像》:“他的态度恳切,话语明确,通过一个晚上的交谈,他把他那坚定的信心传染给我们了。”
义项三:人和高等动物会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当这些病原为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他们会克服集体的防御机能,破坏集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这个过程称为传染。
传染科呼吸道传染途径介绍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导师呼吸道侵入一些易感的人体并随呼吸道分泌物继续向外传播侵入另一易感机体的传染性疾病重点。引起呼吸道常见多次疾病和一些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科学的病原体有两大类:一是病毒如呼吸道合孢病毒副流感及流感病毒新型肠道病毒麻疹病毒等流感就医指南点击可查看二是病菌(细菌)主要主任有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乙型溶性链球菌、结核杆菌等这些病原微生物大多寄生在病人国际鼻咽部当副主任病人说话打喷嚏时它们就会随着唾沫星子跑到空气里健康人吸入了空气中的病菌病毒也可能得病。 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传染力强急性起病患者会出现发烧咽痛全身痛眼结膜充血(红眼)流涕干咳等症状且常并发肺炎。
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这种细菌存在于中国病人及虽未发但有细菌者的鼻咽部分泌物中借飞沫传染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脑膜炎双球菌进入人体后如人体抵抗力强细菌只在鼻咽形成带菌状态并不发生脑膜炎的症状如果人体抵抗力较差或细菌毒力过强则细菌可侵入血中产生寒战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约%的病人指导皮肤上出现瘀点(出血点)小时后细菌到达脑脊髓膜产生化脓性病变经验病人高热不退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昏迷谵妄检查时可发现著名病人疑难头颈发硬。 婴幼儿患流脑常不典型可表多次现为:拒食呕吐嗜睡惊厥及前囟隆起。
传染科传染性
是传染病与其他类别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病意味着病原体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传染给他人。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传染科消毒
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其目的:(1)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3)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免疫感染。
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达到控制传染之效。
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播的效果较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消毒较为困难,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虫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
传染科消毒种类
分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两种。疫源地消毒是指有传染源(病者或病原携带者)存在的地区,进行消毒,以免病原体外传。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现传染源情况下,对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进行消毒措施。如公共场所消毒,运输工具消毒,饮水及餐具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均属之。医院中手术室消毒,免疫受损严重的病人,如骨髓移植病人预防性隔离及消毒措施亦为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又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二种。随时消毒是指及时杀灭并消除由污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进行的随时的消毒工作。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住院隔离,痊愈或死亡后,对其原居地点进行的彻底消毒,以期将传染病所遗留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消灭。在医院中传染源停止隔离出院后,对物品及病房的消毒亦为终末消毒。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0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