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鼻腔干燥及结痂

鼻腔干燥及结痂

  • 患病部位:头部,鼻
  • 所属科室:五官科,耳鼻喉科
  • 细分症状:生理性鼻腔干燥及结痂、病理性鼻腔干燥及结痂
  • 相关疾病:慢性干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咽炎
  • 相关检查:鼻炎检查、鼻腔镜检查、鼻内窥镜检查、过敏性鼻炎检查
  • 相关药品:蛇胆川贝枇杷膏、甘利欣、复方双花糖浆、玄麦甘桔颗粒
  • 相关症状:结膜异物、口干、两眼干涩、味觉减退

1鼻腔干燥及结痂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鼻腔如果长期感觉干燥并出现加痂现象,这证明你鼻腔内的生理环境已经发生改变,鼻腔自我保护系统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了,如果没引起足够重视,可能会引发鼻炎。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4年 第2期

2鼻腔干燥及结痂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一但长期感到鼻腔干燥,这证明你的鼻粘膜出了问题,不能正常分泌鼻粘液及调节湿度,没有合适的湿润环境,鼻纤毛的摆动也会受到影响,时间一长,进入鼻腔的细菌、病毒长期堆积就会形成结痂,而这些细菌及病毒最喜欢这样的环境,就会随时攻击你脆弱的鼻腔引发炎症。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6年 第4期

3鼻腔干燥及结痂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鼻腔自我保护系统主要是这样工作的:从鼻孔吸入的空气,首先碰到的是鼻前庭中的鼻毛,这些鼻毛就像一排排防护林,将空气中较大的灰尘微粒或微生物阻挡在鼻前庭处。空气再往里走,就会遇到不停向鼻后腔方向摆动的鼻纤毛,同时鼻粘膜会分泌粘液将空气尘埃微粒或病原微生物粘住,并被鼻纤毛送到鼻腔,在喉咙处形成痰被咳出或咽入胃中由胃酸把细菌消灭。而且鼻粘液中还含有一种溶菌酶能遏制或杀死部分病毒及细菌。

  另外,鼻粘膜除了不断地分泌粘液外还蒸发大量的水分到空气中,这样就能一直保持着鼻腔的湿润,同时也保证了吸入鼻腔的空气相对潮湿。

来源资料:《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年 第11期

4鼻腔干燥及结痂症状检查

  前鼻镜检查是经鼻前孔观察鼻腔的方法,借额镜反射的光线,窥视鼻腔各壁粘膜的色泽,中、下鼻甲的大小,鼻中隔的形态,鼻腔内分泌物及有无肿物或异物,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正常鼻粘膜为淡红色,表面光滑湿润而有光泽。急性炎症时粘膜呈鲜红色,有粘性分泌物。慢性炎症时粘膜呈暗红色,下鼻甲前端有时呈桑椹状,分泌物为粘脓性,变应性鼻炎的粘膜苍白水肿或呈淡紫色,分泌物水样清稀。萎缩性鼻炎粘膜萎缩、干燥,失去正常光泽,被覆脓痂,下鼻甲缩小,中鼻甲偶见肥厚或息肉样变。医生往往要求做前鼻镜检查。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0年 第1期

5鼻腔干燥及结痂治疗/预防

  在出现鼻腔干燥及结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及时补充水分,以保证身体正常的生理需求,为鼻腔自我保护系统恢复正常打好基础。其次不要用手指去挖鼻孔及结痂,手上细菌很多,同时强行挖出加痂不但不能清洁鼻腔,而且还会撕伤、划伤鼻粘膜,从而更快的引发鼻炎。如果有条件建议进行一下盐水洗鼻治疗(参考国内鼻炎绿色治疗网),这种方法能有效的解决鼻腔干燥并能将已干涸的结痂软化、稀释并冲洗下来而不伤害鼻腔。水雾本身可以马上缓解干燥状态,使用一段时间后恢复了鼻纤毛正常摆动和闭黏液正常分泌后干燥症状也就没有了,对鼻腔干燥及结痂效果很好。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 第1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鼻腔干燥及结痂症状描述
2鼻腔干燥及结痂症状起因
3鼻腔干燥及结痂症状诊断/鉴别
4鼻腔干燥及结痂症状检查
5鼻腔干燥及结痂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