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有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它们分泌的液体和许多小黏液腺分泌的黏液在口腔里混合,形成唾液。唾液无色无味,一般正常人每天的分泌量约为2000~3000毫升,它有保持口腔湿润、帮助消化、协助吞咽、抗菌等多种功能。如果唾液变少,或发生病理变化,便会导致口干舌燥。
口干舌燥是各种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一种共同症状,可能是唾液腺功能缺陷,但也可能与其无关。过去认为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而引起唾液减少,现今已对这种观点产生质疑。其一是因为老年人长期服用某种药物而产生副作用,发生口干舌燥。其二是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精神疾病、头面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也可引起口干舌燥这一症状。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5/07/14/75/16/49.html
口干舌燥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与唾液有关。唾液的量取决于其产生和消耗之间的平衡,如果产生的量低于消耗的量,出现负平衡的结果即为口干舌燥。当然也有些患者唾液分泌基本正常但自觉口干舌燥。
1、疾病:涎腺疾病是造成口干舌燥最常见的原因,如腮腺炎、舍格伦综合征等。
2、药物:因阿托品、抗高压药及精神病治疗药物等,导致的药物性口干舌燥,停药后可见缓解。
3、疾病:营养(如核黄素缺乏)、霉菌感染、糖尿病、脱水、高热、肥胖、月经过少及复发性腮腺肿胀综合征患者可以引起口干舌燥。
4、用口呼吸严重:经常用口呼吸也常有口干舌燥现象。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6/06/12/24/10/34.html
口干舌燥的诊断:
可根据患者全身病史与用药史以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判断,并做唾液腺分泌功能检查,确定患者的唾液腺是否有器质性病变。
口干舌燥的鉴别诊断:
干燥综合征:如果出现口干舌燥的症状,还应注意近几年是否龋齿增多,是否伴有眼干及低热、乏力、关节痛等不适。如有以上症状,应该考虑是否患有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舌头与牙齿失去唾液的滋润,会造成整体口腔环境的改变;不仅舌面干燥无津,牙骨质也会损伤,整个口腔的牙齿几乎同时发病,并出现口臭。患者早期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经常感到嘴里特别干,晚上常常要起来喝水,吃饭也难以下咽。从3岁的小孩到老人,都可能会患上这种疾病,而45~55岁的女性更多见。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5/07/28/82/88/67.html
口干舌燥的检查:
唾液检查:唾液(saliva )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散在小唾液腺的分泌液。其分泌受神经反射的调节。唾液成分中水占99%以上,固体成分占约0.7%,其中有机物约占0.5%,无机物约占0.2% ,此外,还有少量白细胞、上皮细胞来自口腔粘膜和唾液腺、痕量作物以及口腔中的微生物。
影响唾液腺分泌的因素很多,诸如口腔内的理化刺激、机体对水的摄入量、情绪变化、环境因素、药物以及采集唾液的方法和时间等都全影响唾液的分泌速度和成分。因此唾液成分不够恒定。进行唾液分析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尤其是标本采集方法和时间,否则。实验结果无可比性。
标本采集:混合性唾液
混合性唾液较易采集,但不能肥映单个腺体的状况。混合唾液主要来自腮腺和凳下腺,适用于评价口腔内环境。采集时间最好限定于午后2-4小时,让受检者自行收集或由医务人员帮助采集。采集时先用清水漱口,静息5-10分钟,弃去最初分泌物的唾液,将继续分泌的唾洗衣机收集于洁净的小杯内。至少2毫升。若液量不足,可嘱其做口舌运动,促进分泌。也可于舌下放一小块洗净、灭菌、干燥的脱脂纱布以吸收呼唾液,10min后取出,挤出唾液备用。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2003/04/03/9207.html
治疗:出现口干舌燥的症状后,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积极治疗系统性疾病,调换或停用可致唾液分泌减少的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身治疗,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服用滋阴生津的方剂,含服维生素C或柠檬片人工刺激唾液生成。
预防:口干舌燥出现后,平时应注意生活调理。日常多饮水。饮水的方法宜采取多次饮用为佳,每次应须少量。同时每日常漱口数次,可选用中药麦冬30克,桔梗20克,甘草6克,开水浸泡后当茶饮或漱口。在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因为新鲜蔬菜及水果不仅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水分,还含有丰富的粗纤维,须经充分咀嚼方能下咽,而咀嚼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刺激唾液腺分泌。此外,可经常吃含酸味的水果,如山楂、苹果、杏、猕猴桃、草莓等。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4/08/23/24/60/67.html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