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睡觉时流口水,正常人每天分泌唾液总量为1000~1500毫升,即使在没有食物刺激的情况下,每分钟能分泌0.5毫升唾液,因此在人们睡眠时仍有少量口水不停地分泌出来以滑润口腔黏膜以保护牙齿。
睡觉流口水,可能是由于你的神经调节障碍而引起的。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常说的 “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个例子。除此之外,口腔内的卫生没有打扫好,也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
来源资料:《伴你同行》2011年 第4期 50-51页
多种因素可造成睡觉时流口水症状,常见的有如下三种:
1.口腔炎症: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有利于口腔内细菌繁殖,不但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病,而且易引起口腔内炎症。这些不良刺激都会促进唾液分泌,造成睡觉时流口水。
2.前牙畸形:由于遗传因素或后天不良习惯,如啃指甲、吐舌、咬铅笔头等,造成前牙畸形。前牙向前凸出较明显,以致习惯于开唇露齿。睡觉时唇部很难完全覆盖前牙面,上下唇常自然分开,口水就会不自觉流出来。
3.神经调节障碍:一些神经官能症或其他可能引起植物神经紊乱的全身疾病患者,睡觉时也可能出现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情况,造成唾液分泌增多。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200806/0162/9848.htm
睡觉流口水一般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梦到美味食物,会刺激口水分泌,口水分泌量增多,便会导致流口水,睡姿不当有时也会引发流口水的现象。
有些人睡觉经常磨牙,刺激了大脑神经中枢,促使口水分泌,以至于流口水。
有些人爱食辛辣之物或嗜烟、酒,以至于夜间口干,口水分泌量增多;睡觉时张口呼吸容易使口腔干燥,从而促使口水分泌增多。
此外,某些疾病,如感染性口腔炎、牙痛,汞、碘化钾中毒等,也可以刺激口水分泌增多,引起睡觉流口水。
由口腔疾病引起的睡觉流口水,有咸味,枕巾呈淡黄色,很可能是由于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如果口腔内有溃疡,疼痛的刺激会促进唾液分泌,诱发流口水。这时,可用药促进溃疡愈合,流口水的情况会自动消失。
睡觉常流口水者,根据上述因素可先自行判断改正,或根据症状去医院进一步做相关检查诊断,找准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解除自身烦恼。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睡觉流口水
睡觉流口水,可能是睡觉姿势不当引起,如侧卧睡觉时枕头过高,对面部的压力加大,刺激唾液腺产生过多口水。还有可能是身体健康状况不良导致,需要引起注意。引起睡觉流口水的常用检查有:
口腔内窥镜
口腔内窥镜的出现,为口腔方面的检查和治疗带来了新的模式,当患者的病变景象展示在患者面前时,无需更多的描述或专业知识。患者也能理解治疗的迫切性。适用于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
血清唾液酸测定
血清唾液酸测定是对血清内的唾液酸进行测定含量,血清唾液酸是细胞膜糖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物体的许多生物学功能有关,且与细胞恶变、癌转移、浸润、失去接触性抑制、细胞粘附性降低以及肿瘤抗原性密切相关。测定血清唾液酸浓度,可作为癌肿诊断辅助性指标和疗效观察指标。
来源资料:《人生与伴侣:月末版》2011年 第3期 20-20页
睡觉流口水的治疗:
有人入睡后容易流口水,醒来舌头两边有齿痕,并出现饭后腹胀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脾虚的征兆,不及时调理易诱发多种疾病。
足内侧大趾根部稍微突起的骨头后面,有一个太白穴,点揉此处可刺激足太阴脾经,促进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从而消除睡觉流口水及其他脾虚症状。用右手的拇指顺时针按揉左脚大趾的太白穴,感觉微痛即可,每次按揉3分钟,然后换手按揉另一侧。
睡觉流口水的预防:
第一、不要有精神负担,先到正规医院去检查,针对流口水的原发疾病予以治疗,例如神经官能症、口腔炎症等。
第二、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后不要立即就寝,晚饭不要吃得过多或过多食用油腻、粘糯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第三、养成饭后漱口、睡前刷牙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口腔内炎症的发生。
第四、睡前也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或过度用脑。如果你经常睡眠流口水,最好多加注意身体,及时调补。
另外,平日可多服食健脾固肾的中药调补,如莲子、芡实和淮山,如无口干口苦,可加党参。脾虚一般不会单一出现,或夹寒,或兼热,或有气滞之象,所以一般没有固定的方剂。要调理好脾虚,你需要请中医为你辩证清楚后,用药才会见效,否则虽脾虚有所好转,而其它症状会随之而起,得不偿失。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2-8188/2011/19/51.htm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