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

  • 患病部位:全身,周围神经系统
  • 所属科室:内科、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 细分症状:病理性感觉障碍、心理性感觉障碍
  • 相关疾病:脊髓损伤、急性脑内血肿、脊柱脊髓伤、桡神经麻痹
  • 相关检查:体格检查、深感觉检查、浅感觉检查、超声检查
  • 相关药品:美多芭、脑苷、伸筋丹胶囊、根痛平
  • 相关症状:头痛、疲劳、身痛、无力

1感觉障碍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感觉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感觉障碍是指在反映刺激物个别属性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和异常的变态心理现象。而感觉是各个感受器对机体内各种刺激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觉障碍有两大症状包括刺激性症状和遏制性症状。刺激性症状常有局部疼痛、放射痛及扩散性疼痛。遏制性症状是指感觉径路破坏性病变导致感觉减退或消失。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现代康复》2000年第4期

2感觉障碍症状起因

  感觉障碍的发生与末梢型感觉障碍、后根型感觉障碍、脊髓型感觉障碍、脑干型感觉障碍、丘脑型感觉障碍、内囊型感觉障碍、皮质型感觉障碍及腺病型感觉障碍有关。

  1、末梢型感觉障碍:常见于尺神经、正中神经、挠神经损害时,末梢神经炎、中毒性神经炎、代谢性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等。

  2、后根型感觉障碍:常见于椎间盘脱出、脊髓外肿瘤、脊髓空洞症、外伤等。

  3、脊髓型感觉障碍:常见于横贯性脊髓炎、脊髓肿瘤、髓外肿瘤、外伤、脊髓血管病、脊髓压迫症。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空洞症、视神经脊髓炎等。

  4、脑干型感觉障碍:常见于脑干血管病、脑干肿瘤、脑干炎症产伤、先天性畸形、桥脑小脑角病变、脑干空洞症等。

  5、丘脑型感觉障碍:常见于脑血管病变、肿瘤、癫痫等。

  6、内囊型感觉障碍:常见于脑血管病变、肿瘤等。

  7、皮质型感觉障碍:常见于脑血管病变、肿瘤、感觉型癫病发作、炎症、外伤等。

  8、腺病型感觉障碍:常见于精神创伤、精神刺激的过度敏感的人。

来源资料:《国内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2期

3感觉障碍症状诊断/鉴别

  感觉障碍的诊断鉴别:

  1、肩臂外侧的感觉障碍和功能受限:四边孔综合征(quadrilateralspacesyndrome)即旋肱后动脉和腋神经在四边孔处受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其主要表现是腋神经支配的肩臂外侧的感觉障碍和三角肌功能受限。由于当肩关节外展外旋时,组成四边孔的肌肉均受牵拉,从三个方向对四边产生挤压而致本症发生。

  2、手套或短袜子式浅、深感觉障碍:是癌性神经肌病的症状之一。四肢远端开始的不同程度的麻木、疼痛或异样感觉。逐渐进行,并向近端发展。

  3、深感觉障碍:“深感觉”是指肌肉及关节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如果传导深感觉的神经纤维或大脑感觉中枢病损,出现肌肉及关节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障碍,则为深感觉障碍。检查时请患者闭目,检查者摸其某一手指或某一脚趾,请他回答所摸的是哪一个。回答正确,则说明位置觉正常。回答不正确则为位置觉障碍。或轻微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活动患者的指(趾),请其回答活动方向,回答正确说明运动觉正常。回答不正确则为运动觉障碍。震动觉的检查,是把震动的音叉,置于骨突出部位,请患者回答有无震动感觉,有震动感者说明震动觉正常,无震动感觉者则属震动觉障碍。

来源资料:《国内医药导报》2012年第25期

4感觉障碍症状检查

  感觉障碍的检查:

  一、浅感觉检查

  1、触觉:用棉絮在皮肤上轻轻擦过,在有毛发覆盖的区域可轻触其毛发。

  2、浅痛觉:可用普通的针灸针或叩诊锤柄端小针轻刺皮肤,嘱患者在感到微痛时作声,井确定患者感到的是痛感而不是尖物的触觉,必要时用针的尖钝两端交替刺激以核实。如发现有浅感觉异常的区域,需行多方向检查核实范围。

  3、温度觉:用装有冷水(5~10℃)及热水(40~50℃)的试管,交替接触皮肤,嘱患者报出冷或热。

  二、深感觉检查

  1、关节位置觉:检查者被动活动患者的关节,询问患者其肢体所处的位置。检查者也可将患者肢体摆成一种姿势并保持,并嘱对侧肢体模仿。

  2、运动觉:检查者轻轻移动患者的手指和足趾,请患者说出移动的方向,移动幅度约50上下,发现障碍时再行加大。注意检查者的手指要放在移动方向的两侧,动作要缓慢,否则患者可能以压觉间接判断指趾移动的方向,造成运动觉无障碍的假象。

  3、振动觉:用振动着的音叉柄,通常为128Hz,置于患者的骨突起处,询问有无振动感觉,注意感受的时限,两侧对比。也可交替使用振动和不振动的音叉,检查其辩别能力。

  4、压觉:用钝物交替轻触和下压患者皮肤,嘱患者鉴别。

  5、深痛觉:挤压肌肉或肌腱,也可压迫各主要神经干,询问有无痛感、观察有无痛苦表情。

来源资料:《国内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6期

5感觉障碍治疗/预防

  感觉障碍的治疗:

  1、针灸疗法:

  主穴:上肢取肩髑、曲池、合谷、阳溪,下肢取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配穴:肺热者加尺泽、肺俞,湿热者加阳陵泉、脾俞,肝肾阴亏者加肝俞、肾俞、悬钟、阳陵泉。肺热或湿热明显者,单针不灸,用泻法,肝肾阴亏、气血不足者,针灸同施,用补法。

  2、推拿疗法:

  上肢:拿肩井筋,揉捏臂、手三里、合谷部肌筋,点肩?、曲池等穴,搓揉臂肌来回数遍。

  下肢:拿阴廉、承山、昆仑筋,揉捏伏兔、承扶、股门部肌筋,点腰阳关、环跳、足三里、委中、犊鼻、解溪、内庭等穴,搓揉股肌来回数遍。

  感觉障碍的预防:

  1、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过于紧张,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2、根据不同的原发病,采取不同的措施预防治疗,比如营养神经的药物、穴位注射疗法、康复锻炼等。

来源资料:《上海针灸杂志》2010年第2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感觉障碍症状描述
2感觉障碍症状起因
3感觉障碍症状诊断/鉴别
4感觉障碍症状检查
5感觉障碍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