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惊厥

惊厥

  • 别名:抽筋、抽风、惊风、抽搐
  • 患病部位:全身,四肢、面部肌肉、眼部
  • 所属科室:内科、中医科,神经内科
  • 细分症状:热惊厥、无热惊厥
  • 相关疾病:血管性头痛、头外伤、脑膜炎、脑水肿、癫痫病
  • 相关检查:脑神经检查、血常规检查、神经性头晕检查、脑神经递质检查
  • 相关药品:安宫牛黄丸、羚羊角口服液、同仁牛黄清心丸、维生素D3
  • 相关症状:神志不清、皮肤黑斑、视网膜水肿、脑膜刺激征、发烧、头痛、恶心与呕吐

1惊厥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起病突然,常有寒战、四肢发冷及发紫,随后体温升高、面色潮红、眼结膜充血、呼吸加快、眼球及面部出现小抽动,继之两眼固定或向上斜视,面部、肢体或全身绷紧强直,或一阵一阵地痉挛性抽动,短暂屏气,面色转白或发青,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或昏迷。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惊厥

2惊厥症状起因

  产生惊厥常见的原因有:

  ①高热。约有2%~5%的3岁以下小儿在体温突然升高时发生惊厥,这种惊厥叫高热惊厥。此惊厥一般持续时间短,在一次发热病程中一般只抽搐一次,发作停止后神态很快恢复。3岁以后多数不再发生,但也有以后发展为癫痫的。

  ②脑本身病变。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出血、脑缺氧、脑水肿、脑肿瘤等病变。惊厥多为持续或反复发作。

  ③癫痫。没有明确原因而反复发生的惊厥,多发生于学龄儿童,有突然发作的特点,发作后多有昏睡;不发作时,意识可完全恢复,称为原发性癫痫,谷称“羊痫风”或“羊角风”。

  

  


来源资料:参考书籍:《百病自测》 儿科 小儿惊厥

3惊厥症状诊断/鉴别

  辨证分型

  一、急惊风

  1、外感惊风

  (1)感受风邪:突然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咽红,烦躁,神昏,惊厥,舌苔薄黄,脉浮数。

  (2)感受暑邪:壮热多汗,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昏迷,四肢抽掣,惊厥不已,苔黄腻,脉洪数。

  2、痰食惊风:先见纳呆、呕吐、腹痛、便秘、痰多等,继而发热神呆,迅即出现昏迷痉厥,喉间痰鸣,腹部胀满,呼吸气粗,苔黄厚而腻,脉弦滑。

  3、惊恐惊厥:面色时青时赤,频作惊惕,偶有发热,大便色青,脉多数乱。

  二、慢惊风

  1、土虚木亢:形神疲惫,面黄不饮,嗜睡露睛,粪稀青绿,时有腹鸣,四肢不温,足跗及面部轻度浮肿,神志不清,时或抽搐,舌淡苔白,脉沉弱。

  2、脾肾阳衰:面色白或灰滞,囟门低陷,精神极度萎顿,沉睡昏迷,口鼻气凉,额汗,抚之不温,四肢蹶冷,手足蠕蠕震颤,大便澄澈清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来源地址:http://www.zysj.com.cn/yianxinde/8/80585.html

4惊厥症状检查

  小儿惊厥的常见辅助检查

  1.血、尿、粪常规:周围血象中白细胞显著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高常提示细菌性感染;原始幼稚细胞增多,注意脑膜白血病的可能;疑为肠炎、菌痢时、送粪便镜检和培养(必要时冷生理盐水灌肠留取粪便标本);疑泌尿道疾病者,送尿检查和必要时送尿培养。

  2.血液生化检查:疑有低血糖、低钙血症、低镁血症或其它电解质紊乱时,需选作血糖、血钙、血镁、血钠、尿素氮及肌酐等测定。

  3.脑脊液检查:疑颅内感染者可作常规、生化,必要时作涂片染色和培养。

  4.心电图与脑电图检查:怀疑心源性惊厥者可选做心电图。疑有婴儿痉挛症及其它型癫痫或脑占位性病变可作脑电图,有助于诊断。

  

  

来源地址:http://www.med66.com/web/erkexue/ll1407234343.shtml

5惊厥治疗/预防

  一、急救措施

  1.一般处理

  ⑴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抽搐时,应平卧,头转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以防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一旦发生窒息,除清除分泌物或呕吐物外,要立即行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⑵防止意外损伤。为防止舌咬伤,可用纱布裹好的压舌板置上下磨牙间。若牙关紧闭,不要强行挠开。为防止掉床跌伤,需有人守护或加用护栏。

  ⑶防止缺氧性脑损伤。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可用如ATP、辅酶A等脑细胞营养药物,或可醒后喂予糖水,以防低血糖损伤脑细胞。

  二、预防复发

  凡遇到下列情况时,可考虑给予预防性抗惊厥药物:惊厥时间>30分钟;惊厥后1-2周脑电图异常;家族中有癫痫史的高热惊厥患儿;1年内高热惊厥>5次者。优选药物为苯巴比妥3~5mg/kg/日分二次口服,或全日量睡前一次口服,疗程为2年或最后1次惊厥后1年。

 


来源资料:《儿科学》 第九章 儿科常见急症 第二节 惊厥

6惊厥疾病诱因

  热性惊厥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其发生率很高,占儿童期惊厥原因的30%。是发生于颅外感染性疾病发热过程中的惊厥发作,具有以下特点:①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3岁,6个月以下、6岁以上极少发生。②惊厥常在体温升高时发作,体温多在39~40℃以上,体温越高抽搐的概率越高。③70%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其余发生在呼吸道感染和出疹性疾病中。④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识障碍,但惊厥止后,意识很快恢复;发作后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无异常发现。⑤预后多良好,少数可转变为癫痫。根据临床特点,分为单纯性与复杂性热性惊厥(附表)。后者存在较高的癫痫危险性,预后有显著差别。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由于小儿机体各部位的防御、免疫功能均较成人为弱, 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 病原体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系统, 从而引起中枢感染,是小儿时期特别是婴幼儿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特点为:① 惊厥发生前后, 除体温急骤升高外, 多伴有意识异常, 且常出现嗜睡、昏睡、烦躁、呕吐、谵妄、昏迷;②惊厥发作常反复多次,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③体检在早期惊厥未发生时或可正常, 但已出现惊厥者多可查出异常体征;④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异常。

  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各不相同, 其发病特点、发病季节及好发年龄亦有所不同。乙型脑炎:多在夏秋季, 以脑实质损害的表现为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在冬春季节,有集中发病及流行高峰, 但亦有散发病例。暴发型休克是其典型而严重的特征;其他化脑( 如肺炎球菌、金葡菌等所致):不分季节, 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以下小婴儿;真菌性脑膜炎:多见于免疫低下,长期应用抗生素,真菌直接、大量的接触史,常有自行缓解的过程, 病程长,较隐匿;结核性脑膜炎: 年幼者往往有粟粒性肺结核史及密切的结核接触史, 年长儿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变化较典型, 发病率较成人高8~10倍。

  中毒性脑病

  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在原发病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临床特点:①常见于严重细菌感染(肺炎、败血症、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伤寒、白喉、百日咳等);②除原发病外,常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表现;③惊厥发作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全身或局限性;④体格检查显示意识改变、前囟隆起、锥体束征和脑膜刺激征,甚至肢体瘫痪;⑤脑脊液检查压力稍高,有时蛋白稍增外,无其他异常;⑥原发疾病控制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减轻。轻者症状于24小时内消失,无后遗症;严重者抽搐频繁、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癫痫

  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大脑灰质神经元群反复超同步化放电所引起的发作性、突然性、短暂性脑功能紊乱,因此癫痫具有发作性、复发性和自然缓解的特点,患儿发作间期,可一切正常。它有多种发作类型,可表现为惊厥性发作和非发作性惊厥。继发性癫痫者可有脑损伤病史或复杂性热性惊厥史。脑电图检查有助于确诊癫痫的性质及分类。

  低钙血症

  常见于半岁以内的婴儿,患儿常有程度不等的活动期佝偻病表现。血清钙低于1.75mmol/L时可出现典型发作,主要为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抽搦。惊厥发作时间常较短暂,可短至数秒钟,少数有长达几分钟者,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精神萎靡而入睡,醒后活泼如常,无神经系统体征。发作频率可达一日数十次。一般不伴发热,发作轻时可清楚。心电图可见Q-T间期延长。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惊厥症状描述
2惊厥症状起因
3惊厥症状诊断/鉴别
4惊厥症状检查
5惊厥治疗/预防
6惊厥疾病诱因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