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复视

复视

  • 患病部位:头部,眼
  • 所属科室:五官科、内科,眼科、神经内科
  • 细分症状:单眼复视、双眼复视
  • 相关疾病:斜视、糖尿病、枕叶癫痫、眼眶肿瘤、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
  • 相关检查:眼科检查、眼功能检查、眼球运动检查、眼底检查
  • 相关药品:玻璃酸钠滴眼液、消朦片、珍视明滴眼液、氯化钠滴眼液
  • 相关症状:视力障碍、偏头痛、步态不稳、眼眶疼痛、结膜充血、晶状体膨胀增大

1复视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复视分为单眼复视和双眼复视。当我们的眼睛看东西时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造成视物双影,这就是复视。专业的定义则为,在正常视网膜对应的前提下,一个物象落在分开过大的视网膜非对应点上,不能形成双眼单视,而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复视

2复视症状起因

  如单一目标用双眼注视看成两个分离的影像,遮盖一眼后即成单个影像者称为双眼复视。其发生多和眼肌麻痹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性疾病所致的双眼融合困难有关。如单一目标仅用一眼即看成两个影像者称单眼复视,其发生多和眼球本身病变或精神因素及中枢神经病变有关。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op3evrwtzieitexvuusproos_1.html

3复视症状诊断/鉴别

  复视的诊断依据:

  1.眼外观端好。

  2.自觉视一物为两物,物像一真一假、一实一虚,常以假为真,故常扑空。

  3.单眼为患者,常喜用手遮患眼,以消除症状。双眼为患者,多伴头痛、眩晕、恶心欲呕等症。


来源地址:http://www.med66.com/html/2008/12/liuyil385171419012180022380.html

4复视症状检查

  复视的复视像检查方法如下:

  方法:红绿玻璃试验。

  条件:半暗室,在墙面设计9个红色视标,每个视标间的距离50cm,被检者距视标1m,视线与中央视标平齐,一眼前置红玻璃片,另一眼前置绿玻璃片,保持头部不动。

  检查:检查者手持蜡烛或其他光源,分别依次在每个视标所在位置进行检查,并询问患者所见情况,加以记录。

  结果分析:1.复视像是水平、垂直还是旋转,交叉或同侧。2.复视分离最大距离方向。3.属于哪眼,周边物像恒属于麻痹眼。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6owss6epzpo6p63v3rixeaoa_1.html

5复视治疗/预防

  复视的中医验方:

  药方:山萸肉18,女贞子15,山药20,枸杞子18,首乌18,熟地15,党参18,石决明30,菊花20,丹参18,云苓18,川芎10。

  治法:滋养肝肾,平肝潜阳,活血化瘀。

  复视的预防措施:

  1、预防复视要从婴幼儿时期抓起,家长要注意仔细观察孩子的眼睛发育和变化。

  2、婴幼儿在发热、出疹、断奶时,家长应加强护理,并经常注意双眼的协调功能,观察眼位有无异常情况。

  3、要经常注意孩子的眼部卫生或用眼卫生情况。如灯光照明要适当,不能太强或太弱,印刷图片字迹要清晰,不要躺着看书,不可长时间看电视及打游戏机与电脑,不看三维图等。

来源地址:http://www.med66.com/html/2005/1/li60501218716115002588.html

6复视复视的治疗

  1.单眼复视要找出眼疾病因,治疗眼疾,如:配戴眼镜、白内障摘除手术。

  2.双眼复视则有四种治疗方法:

  3.配戴眼镜,对于小角度的眼位偏斜,可借助配戴眼镜来减轻症状。

  4.治疗肌无力症。

  5.脑神经或脑部病变,则药物治疗或施行外科手术,如脑瘤切除。

  6.眼肌手术-矫正斜视,或将外伤后被卡住的外肌眼矫治复位。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复视症状描述
2复视症状起因
3复视症状诊断/鉴别
4复视症状检查
5复视治疗/预防
6复视复视的治疗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