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痛就是发生在以上口腔器官的疼痛,是口腔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常是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口腔前壁为唇,经口裂通向外界;后经咽门与口咽部相延续;两侧为颊;上下二壁分别由腭和舌下区组成。口腔器官包括唇、颊、舌、腭、龈、口底等软组织和上、下颌骨、牙齿及颞下颌关节等硬组织。组织受到损坏或是其他刺激时,从而就形成了口腔痛。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 第10期
口腔痛是使机体组织损坏的刺激所引起。引起痛觉的刺激物称为致痛物质。致痛物质在组织损伤时释出,如乙酚胆碱、5一羟色胺、组胺。缓激肽及其同类的多肽类、钾离子、氢离子以及组织损伤时释放的酸性代谢产物等。当这些物质直接兴奋神经末梢的痛觉感受器,冲动沿三叉神经丘脑束,上行至脑桥水平与脊髓丘脑侧束汇合,进人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第一感觉区而引起痛觉。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决定于两种因素,一是患者的痛阈;二是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二者在每一患者都不相同。
口腔痛可分为原发性口腔疼痛和牵涉性口腔痛。原发性口腔疼痛是由直接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一个或多个位于口腔的痛觉感受器系统而引起口腔组织所感受的疼痛。继发性口腔痛是由于疼痛传导途径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而致口腔组织的疼痛。如颅内肿瘤压迫三叉神经传导的中枢部分而引起其周缘支分布区的疼痛。牵涉性口腔痛是疼痛发生部位与致痛部位远离的疼痛。如下牙病变引起的上牙疼痛。心脏病疼痛时可牵涉到左侧下颌部。牵涉痛发生机理可能是有病部位传导的冲动有“传导交叉”而引起中枢“误解”。
来源资料:《中国口腔医学信息》 2014年 第1期
口腔痛的相关诊断:1.对于口腔颌面部炎症患者,血象检查。尤其是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对诊断炎症有诊断价值。2.对于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口腔病变的患者进行血液学检查及一些特异性检查如血清华、康氏反应等检查有助于对血液病和梅毒等疾病的诊断。3.牙髓活力测验。根据对冷热温度的反应,以及刺激除去后疼痛持续的时间,可以帮助诊断和确定患牙。也可用电流强度测试来判断牙髓的活力和反应性。4.X线检查。借助X线片可帮助确定:①隐蔽部位的龋齿。②髓石。③牙折。④牙周病。⑤根炎周病。⑤埋伏牙。①颌骨骨折。③颌骨内或上颌窦内肿物。②颗颌关节疾病。通过以上检查方法可对口腔痛进行诊断。
口腔痛应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1.口腔幻触:在工业生产中,常会使用重金属、高分子化合物及有毒气体等,人体接触这些有毒物质后,毒物会通过胃肠道、呼吸道及皮肤、黏膜等途径进入人体,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使之功能发生紊乱而出现精神症状,其中口腔幻触是四乙基铅急性中毒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典型症状病人觉得“有一种又像头发又像稻草的东西从牙齿中间出来 ”,“口内仿佛有一块肉”,还有威胁性和命令性幻听也为其特征,严重病例可出现癫痫发作,昏迷。
2.口腔血泡: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血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口腔溃疡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在人群中患病率一般认为超过10%,可以发生于男女老幼,以中青年最多见。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伤,可自愈,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粘膜,发生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粘膜红而微肿,局部灼痛为主要特征。
3.口腔粘膜弥漫充血:一般口腔黏膜为淡红色,当口腔黏膜中出现充血现象,则颜色变深表现为口腔粘膜弥漫充血。
来源资料:《口腔正畸学》 2001年 第2期
口腔痛的症状检查:1.了解疼痛部位。如三叉神经痛相应分支支配区域疼痛。冠周炎多发生于下颌智齿区域。急性牙髓炎时,患者常不能自行定位。2.区别疼痛性质。尖锐自发痛最常见于急性牙髓炎、很尖周炎,也可见于急性牙周脓肿,冠周炎,三叉神经痛,急性上颌窦炎等。而自发钝痛则常见于慢性龈乳头炎等。激发痛多见于楔状缺损,牙本质过敏和110Ill0”龋齿等,仅在敏感处或病损处遇到物理、化学刺激时才发生疼痛,刺激除去后疼痛即消失。咬合痛常发生于牙外伤、急性根尖周炎、急性牙周脓肿等。3.了解疼痛的病程。三叉神经痛为一过性电击样痛,疼痛间歇期无任何不适。急性牙髓炎表现为自发痛、夜间痛、阵发性加剧的反射痛。慢性颌下腺炎及颌下腺导管结石的疼痛与进食有关。
另外一种是体格检查:1.局部检查:检查口腔颌面部有无与疼痛发生有关的病损,如牙齿组织缺损、溃疡、外伤、肿胀等。2.全身检查:特别是全身皮肤检查对糙皮性口炎,核黄素缺乏性口腔痛有意义。另外皮肤出血倾向对于血小板缺乏性紫癜、白血病等诊断有辅助价值。猩红热或麻疹等病例的皮疹更具有诊断意义。
来源资料:《中国妇幼保健》 2004年 第1期
口腔痛的相关治疗:局部可涂疱疹净抑制病毒,亦可喷撒西瓜霜,锡类散等。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5%金霉素鱼肝油。疼痛严重者可在餐前用2%利多卡因涂抹局部。食物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发热时可用退热剂,有继发感染时可用抗生素。应注意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修复创面,缓解疼痛。可先用0.9%NS或2%SB彻底清洁口腔;为缓解患者进食时疼痛,可于进食前10-15分钟用2%利多卡因涂口腔。另外也可在进食后30分钟用复方硼酸溶液、3%碳酸氢钠或3%双氧水含漱;患者应多饮水,进食温暖清淡流质,避免进食太热、酸性、辛辣刺激食物,同时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
口腔痛的相关预防:了解相关口腔卫生及护理的常识,每天观察患者口腔内感觉及味觉有无变化;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禁用刺激性药物。保持口腔卫生,用软牙刷刷牙,选用非刺激性洁牙剂;忌烟酒、避免食用过热、过凉、辛辣、粗糙的刺激性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尽量预防并发症。每天应认真刷牙,保持口腔清洁,用漱口药水漱口。
来源资料:《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 第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