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发作性眩晕

发作性眩晕

  • 患病部位:头部,耳
  • 所属科室:内科、五官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
  • 细分症状:短暂性发作性眩晕、长期性发作性眩晕
  • 相关疾病:枕叶癫痫、痰浊眩晕、老年眩晕、梅尼埃病、起搏器综合征
  • 相关检查:心血管造影检查、脑电图检查、裸眼检查法、血常规检查
  • 相关药品:盐酸地芬尼多片、银杏叶片、脂康颗粒、参鹿补虚胶囊
  • 相关症状:恶心、厌食、疲乏、头晕、气短、心音异常

1发作性眩晕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发作性眩晕是一常见的内耳机械性疾患,占所有眩晕症的20%左右,也是约半数耳源性眩晕症的原因。此病虽然为耳科疾病,但常在神经科首诊,且多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性眩晕而延误了治疗。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4年 第5期

2发作性眩晕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发作性眩晕早期的研究认为是嵴帽沉石症或管沉石症。该学说推测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因感染、外伤或变性等原因而脱落,因解剖位置的缘故多沉积于水平半规管中。头位变化 (低头或抬头)使水平半规管处于水平位置,转头致使耳石碎片在管中受重力作用而移动。因其比内迷路淋巴比重大,产生“拔塞效应”,使壶腹嵴发生位移,刺激前庭神经,产生眩晕。

  该学说可以很好地解释各种临床特征:耳石碎片有惯性才出现潜伏期;头位变化停止后不久,耳石碎片也停止移动,眩晕呈短暂性;头位回复原来位置,耳石碎片再次反方向移动,产生又一次眩晕;多次运动后,“拔塞效应”减弱,出现疲劳现象。但大多数患者无明确病因,17%的患者起病前有头外伤史,15%有前庭神经元炎史(可在炎症后2周~8年内发生),少数可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史。目前仍认为管沉石症是主要的病因。

来源资料:《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年 第4期

3发作性眩晕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发作性眩晕虽然为耳科疾病,但常在神经科首诊,容易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性眩晕症状混淆。所以在诊断发作性眩晕时,应相鉴别诊断。颈性眩晕也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病因可能有颈椎退行性变、颈肌和颈部软组织病变、颈部肿瘤和颅底畸形等引起椎动脉受压而发生缺血导致眩晕;椎动脉本身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畸形等更易发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解剖学和病理学方面有3个重要特点:一是两侧椎动脉管径不等者在正常人占2/3,甚至单侧椎动脉细小或缺如;二是椎动脉穿行第6~1颈椎横突孔后经枕骨大孔入颅,亦即行走在一条活动度极大地骨性隧道中,50岁以后颈椎易发生退行性变和骨赘形成,如血压低更易促发供血不全;三是椎动脉极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随年龄增长,动脉管腔逐渐变窄,血流量渐减。主要临床表现是急起的眩晕,常为**症状;伴有恶心、呕吐、平衡障碍、站立不稳和双下肢无力。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0年 第11期

4发作性眩晕症状检查

  发作性眩晕患者坐于检查台上,在检查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一侧偏45度,PC-BPPV者,头转向患侧时经数秒潜伏期后出现短暂眩晕和垂直旋转性眼震,反复试验有疲劳性。此外还有仰卧侧头位试验,患者坐于检查台上,迅速取平卧位,随即头向一侧转90度,HC-BPPV者立刻出现剧烈旋转性眩晕和水平向性眼震。

  由于上述测试可诱发眩晕,患者会恐惧、喊叫或不配合,因此检查前应将目的交代清楚,取得配合,保证不闭眼。对有严重心脏病、颈椎病、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慎用或禁用。由于BPPV的预后良好,各种神经系统和耳科学检查正常,故对所有门诊眩晕患者均应行Dix-Hallpike测试,阳性者可即刻得到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无效的“对症处理”。

来源资料:《北京医学》 2002年 第1期 ​

5发作性眩晕治疗/预防

  发作性眩晕的治疗以管石复位治疗为主。该疗法的有效率为71%~92%。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证明管石复位治疗的有效率为89%。针对受累不同的半规管分为两种复位法。第一种Epley手法将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患侧扭转45°头逐渐转正,然后继续向健侧偏45°。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使其侧卧于治疗台上,头部偏离仰卧位达135°。坐起,头前倾20度。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第二种以Barbecue翻滚法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平卧,头向健侧扭转90°。身体向健侧翻转,使面部朝下。继续朝健侧方向翻转,使侧卧于患侧。坐起。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国内实用医刊》 2012年 第7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发作性眩晕症状描述
2发作性眩晕症状起因
3发作性眩晕症状诊断/鉴别
4发作性眩晕症状检查
5发作性眩晕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