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晕也叫白内障,即晶状体混浊之称。眼内有一重要的器官叫做晶体,它在正常情况下是透明和富于弹性的。晶体就象照相机的镜头一样,通过它的聚光作用能使人看远,近东西都清楚。如晶体出现混浊,以至影响视力,即成为白内障。白内障的病因尚不清楚,大多数起因于年龄增长;少数原因是眼外伤或某种眼病之后以及某种毒物或放射线作用于眼的结果,也有先天生下来就患白内障的。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白内障
白晕在临床上称为白内障,就目前了解,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营养素代谢:通过动物观察,发现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与白内障形成有关,如钙,磷,维生素E、A、B2等。
2.阳光与紫外线:多年来,人们已经注意到阳光参与了人类白内障的形成。在紫外线影响下,磷离子可能与衰老的晶状体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可溶解的磷酸钙,从而导致晶体的硬化与钙化。同时紫外线还影响晶状体的氧化还原过程,促使晶状体蛋白变性,引起白内障。
3.外界的温度:国外学者普查在高温下工作的60岁以上的工人白内障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4.缺氧:在缺氧的情况下,可使晶体内钠、钙增加,钾、维生素C相应减少,而乳酸增多,促使白内障的形成。
5.内分泌:内分泌紊乱可以促使白内障的产生,从糖尿病病人发生白内障较一般人高,就足以说明。
6.硬化脱水:人体在发生脱水的情况下,体内液体代谢紊乱,就会产生一些异常物质,损害晶体。动物实验证明,给予高渗脱水后,晶体出现空。
目前,中医认为本病由年老体衰,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外伤、暴力等原因引起,其病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虚:包括肝肾阴虚和脾胃气虚。
(1)肝肾阴虚:肝开窍于目,目得肝血而能视,瞳神为水轮属肾,肾精充足则精采光明。若因年老体衰,精气不充,或因劳心过多,阴血专耗散,或先天禀赋不足,则可导致肝血不足、肝阴亏损及肾精不足,且肝肾同源,精血互生,故肝肾阴虚常同时存在。精血不足,肝肾两虚,则晶珠失养而成内障。
(2)脾胃气虚:年老体弱,脾胃气虚,运化失司,气血生化匮乏,目失濡养,则导致本病的发生,且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亦可导致本病。
2.瘀:年老之人皆少动多静之体,血运因之而迟滞缓慢,久而形成瘀血。又因外伤、暴力,晶珠惊震,气滞血瘀,侵扰神水而逐渐混浊变白。另外,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不充盈,也可使晶珠失荣,以致内障渐生。
来源资料:《中华眼科杂志》 1993年 第1期
白晕的诊断依据:
白内障(白晕)呈双侧性,但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有时在光亮的背景下可以看到固定的黑点。由于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变化,可有多视,单眼复视,近视度增加。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三种类型。
1.皮质性白内障
以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为主要特征,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2.核性白内障
晶体混浊多从胚胎核开始,逐渐扩展至成人核,早期呈黄色,随着混浊加重,色泽渐加深如深黄色,深棕黄色。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数增加,病人常诉说老视减轻或近视增加。早期周边部皮质仍为透明,因此,在黑暗处瞳孔散大视力增进,而在强光下瞳孔缩小视力反而减退。故一般不等待皮质完全混浊即行手术。
3.后囊下白内障
因混浊位于视轴区,早期即影响视力。
白晕需要与下列症状进行鉴别:
1.晶状体蛋白逸出
晶状体蛋白逸出是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的前期症状。
2.晶状体移位
在正常情况下晶状体(lens)由晶状体悬韧带悬挂于睫状体上,其中心与视轴几乎一致。由于先天性、外伤或病变等原因使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或全部缺损或离断,引起对晶状体的悬挂力不平衡或丧失可导致晶状体离开正常的生理位置称为晶状体异位(ectopia lentis)根据悬韧带缺损或离断的程度(部分或完全)晶状体异位分为不全脱位(subluxation)和全脱位(luxation/dislocation);根据病因晶状体异位分为先天性、自发性和外伤性。
3.晶状体青光眼斑
晶状体青光眼斑是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之一。
来源资料:《中华眼科杂志》 2002年 第5期
白晕的常见检查方法:
1.眼压检查
排除高眼压引起的视功能损害。
2.房角检查
应用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进行房角的检查,以了解虹膜角膜角的宽窄和开放程度,主要是在伴有青光眼史的患者中,为手术方式的制定提供依据。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是目前了解眼前段组织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够检查虹膜、房角、晶状体及其悬韧带情况,特别是在眼前段屈光间质混浊或小瞳孔时,是白内障手术前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3.B超检查
对于白内障患者是一种常规检查方法,可排除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和眼内肿瘤等疾患。在晶状体明显混浊,眼底镜检查不能辨明眼底情况时尤为重要。
4.眼部特殊检查
对手术效果存在疑虑或有特殊要求,怀疑合并其他眼病的患者,要进行相关的检查。
(1)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2)视网膜视力检查。
(3)视野检查。
(4)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
(5)视觉诱发电位检查(VEP)。
(6)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
(7)眼底检查及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来源资料:《中华眼科杂志》 1993年 第1期
白晕的治疗方法:
1.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其含义是指在同轴光照明下的显微手术。基本的手术方式是刺破并撕去前囊中央部分,将晶体核娩出,用白内障同步注吸针头吸净周边囊袋内的皮质,保留完整的晶体后囊和周边的前囊。
白内障外摘除术的主要优点是保留了晶体后囊,便于植入和固定人工晶体,适合于成年人核性白内障。目前在发达地区,囊外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缺点是部分病人在术后1~5年内因后囊混浊影响视力,需再行后囊切开术。
2.白内障囊内摘除术
是指离断晶体悬韧带之后将晶体完整摘除的手术。适应于老年性白内障有晶体硬核或晶体脱位者。术中可用特殊的囊镊夹住晶体前囊或经冷冻头与晶体冻结粘连在晶体前囊将晶体摘除切口外。
由于术后失去了晶体的支撑作用,玻璃体动度增大,手术后的并发症较多,不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目前已较少做这种手术。但在不发达地区,多数医院尚不具备显微手术条件,囊内手术仍是主要的白内障术式。对条件较好的囊内摘除术后无晶体眼,可行透巩膜的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3.白内障吸出术
是指将晶体前囊刺破后抽吸出混浊的核和皮质的一种囊外术式。主要用于硬核的先天性白内障和软性白内障。近年这一手术已演化为晶体切除术。
白晕的预防措施:
1.避免过于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研究表明,眼睛每天多照射1小时太阳,一年中患白内障的危险增加10%,户外工作者患白内障的危险是一般人的3倍。在阳光照射强烈时,出门最好配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
2.多喝水少食盐:人体在脱水状态下,体液的正常代谢发生紊乱,会产生异常的化学物质,损害晶状体,导致白内障。
3.限制热量摄入:过度肥胖者白内障发生率比体重正常者高出30%左右。因为过胖者会产生过量的C-反应蛋白,这种心脏危险因子也可增加白内障发病率。
4.补充维生素:人眼里的维生素C的含量比血液中约高出30倍。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内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久而久之引起晶状体变性,导致白内障发生。预防白内障可每天服用100~200毫克的维生素C,也可适当补充谷胱甘肽、维生素B1、B2、E和微量元素硒等。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白内障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