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腮腺区肿大

腮腺区肿大

目录

1概述
2病因
3诊断
4鉴别
5预防
展开
收缩
  • 患病部位:暂无
  • 所属科室:暂无
  • 细分症状:暂无
  • 相关疾病:暂无
  • 相关检查:暂无
  • 相关药品:暂无
  • 相关症状:暂无

1腮腺区肿大概述

概述

  腮腺区前界为下颌支前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上部后突及外耳道,上界为颧弓下缘,下界平下颌角或低于下颌角 l-2 cm。引起腮腺区肿大的原因很多,可以是腮腺本身的疾病,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体征,还可以是非腮腺的组织如嚼肌的疾病。

2腮腺区肿大病因

  腮腺起源于靠近上、下颌突分叉的外胚层上皮,在相当于以后腮腺导管开口处的颊部,上皮向外生长,再转向背侧,到达下颌支和嚼肌的表面,再向内进人颌后窝。在发育过程中,腮腺和淋巴组织有密切关系。在腮腺发育的同时,颈部和腮腺中的淋巴结也发生。原始腮腺组织周围就有淋巴浸润。因此腮腺组织内可有淋巴结,亦可见腮腺组织伸入淋巴结内。同时,颈部淋巴结亦可包含有涎腺组织。故在腮腺内可见到淋巴组织病变,如腺淋巴瘤等。合格伦综合征时,颈部淋巴结也可肿大。

  腮腺通过腮腺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冠相对的颊激膜,与口腔相通。在高热、进食困难等致脱水可以导致唾液分泌减少,缺乏机械冲洗,抗菌能力降低,在患者全身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细菌经腮腺导管上行,可引起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年轻患者智齿萌出时,有导管口激膜咬伤,原痕愈合后,引起导管狭窄。年老患者由于不良义齿也可致导管口处颊猪膜损伤形成瘢痕而狭窄。另外,外伤、异物、结石及导管弥漫性炎症致涎液流出不畅,逆行性感染而导致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一)腮腺区肿瘤及瘤样病变

  1.良性肿瘤 包括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肌上皮瘤等。

  2.恶性肿瘤 原发性恶性肿瘤如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鳞状上皮癌、腺泡细胞癌及恶性多形性腺瘤,还有腮腺转移癌。

  3.瘤样病变 包括第一鳃裂囊肿,腮腺囊肿,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及腮腺血管瘤及血管畸形。

  (二)炎症性腮腺肿大

  1.急性炎症 如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腮腺区淋巴结炎等。

  2.慢性炎症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腮腺结核、腮腺区放线菌病等。

  (三)其他原因引起的腮腺肿大

  如腮腺良性肥大、药物反应性肿大,还有一些综合征的表现如舍格伦综合征、葡萄膜腮腺热等引起的腮腺肿大。

  (四)非腮腺疾病

  如嚼肌良性肿大、嚼肌下间隙感染等。

3腮腺区肿大诊断

  (一)病史

  腮腺区肿大的诊断应根据完整的病史与临床特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发病急缓 急性起病者多为流行性腮腺炎或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慢性腮腺肿大主要见于腮腺良性肿瘤或症状性腮腺肿大。

  2、伴随症状 腮腺肿大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者,主要见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和流行性腮腺炎。腮腺淋巴结炎、结核性腮腺炎及腮腺恶性肿瘤晚期也可有中度或低度发热。肿大伴疼痛见于化脓性腮腺炎及淋巴结炎。腮腺良恶性肿瘤、症状性腮腺肿大、舍格伦综合征等呈无痛性腮腺肿大。单侧腮腺区肿大多见于化脓性腮腺炎、肿瘤等。双侧肿大多见于流行性腮腺炎、症状性腮腺肿大和舍格林综合征等。舍格伦综合征除腮腺肿大、口干症状外,还伴有眼于及结缔组织病。腮腺恶性肿瘤还可伴购瘫。

  3、病程变化及治疗效果 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发病急、病程短,使用抗病毒、抗生素药物治疗有效。腮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呈无痛性缓慢长大,而恶性肿瘤生长较快,呈进行性长大。慢性腮腺炎有反复发作病史,用抗生素药物后症状改善。

  (二)体格检查

  1、局部检查 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局部有压痛,导管开口可红肿,但前者挤压腮腺流出澄清的液体,而后者则流出混浊的脓液。腮腺良恶性肿瘤,无压痛,导管开口无红肿。良性肿块有包膜、活动、中等硬。恶性肿瘤坚硬,不活动。

  2、全身检查 合格伦综合征还常伴有泪腺肥大及结缔组织病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腮腺急性化脓性炎症时,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数增高,流行性腮腺炎和舍格伦综合征时白细胞数偏低。嗜酸粒细胞增多者为过敏性腮腺炎。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阳性月球蛋白增高,血清lgG增高可见于舍格伦综合征。

  (四)腮腺造影

  腮腺造影检查对诊断腮腺炎症、良恶性肿瘤、合格伦综合征等有很高的价值。

  (五)活组织检查

  对疑为肿瘤的患者,术前针刺活检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对确诊及指导手术有重要意义。

4腮腺区肿大鉴别

  一、腮腺区肿瘤及瘤样病变

  1、腮腺良性肿瘤 以腮腺混合瘤最常见。呈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质中等硬、活动。造影表现为导管被推移位。腺淋巴瘤多数位于腮腺后下极。肿瘤表面区光滑、质地较软。99m锡核素显像表现为“热结节。

  2、腮腺恶性肿瘤 低度恶性肿瘤包括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及乳头状囊性癌,临床表现为肿瘤生长较快,肿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质地硬。高度恶性肿瘤多见腺癌,腺样囊性癌,低分化剽液表皮样癌,鳞状上皮癌。未分顺等,除了低度恶性肿瘤表现外,还伴有胀痛,触痛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面瘫,表面皮肤破溃,并可发生颈部淋巴结,甚至经血行全身远处转移。

  3、腮腺区瘤样病变 多见腮腺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毛细血管型血管瘤多见于婴儿,肿瘤边界清楚,韧性大,压缩性不明显。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年龄稍大儿童及成年人,肿瘤质地软,界限不清,可压缩,低头试验阳性。

  二、腮腺炎性肿大

  1、流行性腮腺炎 以5-15岁少年儿童为主,常流行于春季,多有接触史。腮腺肿大先从一侧开始,3-5d后另一侧随着肿大。腮腺呈弥散性肿大,有压痛。腮腺导管开口处稍有红肿,但挤压腮腺可见清亮分泌液。全身可出现发热、乏力及头痛等症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病程约7-10 d。愈后可获终身免疫。

  2、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多发生于长期禁食上床、体质衰弱的中老年患者。一般为单侧腮腺受累。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具有明显的红。肿、热、痛表现,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腮腺导管开口显著红肿,压迫腮腺有脓液流出。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

  3、慢性化脓性腮腺炎 根据临床特点不同分为二类。

  (1)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常见于儿童。成人也可见,但有自幼发病史。男性多于女性。腮腺有反复肿胀史,挤压腮腺可见导管口有脓性或胶冻样分泌。随年龄增加,发作次数和症状渐减轻。腮腺造影示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

  (2)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多发生于中年,单侧多见。肿胀多与进食有关,短时间达高峰,一般持续时间短约2d左右。挤压腮腺可见导管口流出混浊样就液。病史长者可在颊效膜下们及粗硬、条索状腮腺导管。腮腺造影示主导管及叶间导管部分扩张、部分狭窄、呈腊肠样改变。

  三、非炎性腮腺肿大

  1、腮腺良性肥大 多见于中老年,多为双侧肿大。腮腺逐渐肿大,可反复发作但无痛。腺体呈弥漫性肿大,柔软,无压痛,导管口无红肿,挤压腮腺有清亮液体流出。常有相伴的疾病如糖尿病、肝病、营养不良等及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史。腮腺造影显示外形正常,但体积增大。排空功能稍迟缓,超声示腺体弥漫性肿大,回声增强,但无局限性回声异常。

  2、舍格伦综合征 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发病缓慢。有口干、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及结缔组织病3种症状中的2种存在,即可诊断该病。腮腺肿大多为双侧,可反复发作。多呈弥漫性,无压痛,挤压腮腺导管口唾液无分泌或分泌很少。继发感染时,有压痛,可流出混浊的雪花样唾液。少数患者可触及结节状肿块,易误诊为肿瘤。口腔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干,不能进干食,口腔发我,味觉异常。唇舌薄膜发红,舌裂纹,舌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眼部症状为眼干、痒、疼痛及异物感。泪腺肿大可致睁眼困难,睑裂变小。结缔组织病多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还可发生全身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多发性肌炎和结节性动脉炎等。腮腺造影示末梢导管点球状扩张。也可表现为仅主导管及叶间导管显影,末梢腺体组织不显影,所谓向心性萎缩,此为晚期病变。排空功能明显迟缓。小涎腺活体组织学检查显示淋巴、浆细胞浸润,腺实质萎缩。实验室检查示血沉加快,免疫球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SS-A、SS-B等可能阳性。

  四、腮腺疾病

  1、嚼肌良检肥大 患者颜面不对称,无明显症状。一般有偏侧咀嚼史。检查见整个嚼肌己患者咬紧牙齿时,嚼肌明显可见。腮腺导于口正常,挤压腮腺有清亮液体流出。腮腺检查未见异常。

  2、嚼肌间隙感染 患者多有下颌智齿冠周炎或下颌磨牙感染疼痛病史。嚼肌区明显红肿热痛,压痛明显,伴有张口受限。穿刺可抽出脓性分泌物。腮腺导管开口未见异常。唾液分泌良好。

5腮腺区肿大预防

  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工作,让学生、家长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治知识。特别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开展工作。同时,作为基层网络的村级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高度警惕,提高相关传染病的诊断治疗技术,及时发现可疑疫情,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建立完善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力争将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有计划地安排腮腺炎疫苗或麻风腮疫苗的接种(包括成人),尤其对幼儿园新入园的儿童,以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腮腺区肿大概述
2腮腺区肿大病因
3腮腺区肿大诊断
4腮腺区肿大鉴别
5腮腺区肿大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