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咀嚼肌肥大

咀嚼肌肥大

  • 患病部位:头部,面部
  • 所属科室:中医科,中医理疗科
  • 细分症状:遗传性咀嚼肌肥大、非遗传性咀嚼肌肥大
  • 相关疾病:咬肌间隙感染、小儿面部偏侧肥大综合征、咬肌间隙蜂窝组织炎
  • 相关检查:颌面部检查、颌面五官CT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
  • 相关药品:注射用硫酸头孢匹罗、红霉素肠溶片、琥乙红霉素颗粒
  • 相关症状:颌突畸形、咀嚼肌痉挛、一侧颜面肥大、前额及颧骨突出

1咀嚼肌肥大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咀嚼肌肥大是下颌角肥大的一种,下颌角明显肥大,外翻,“国字脸”或“梯形脸”。下颌角突出,两侧不对称。面部上下宽度比例不协调,两下颌角间距过宽。咬肌肥大多伴有下颌角肥大、下颌角外翻等情况发生。而下颌角外翻则是下颌角宽大,面部看上去呈梯让形轮廓,缺乏柔和的感觉。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实用医学杂志》 2001年 第6期

2咀嚼肌肥大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人体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等,所以咀嚼肌肥大的发生一般又认为与人咀嚼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如饮食中经常吃硬的食物或有吃零食、吃口香糖习惯有关。咀嚼肌肥大与遗传因素有关,事实上从临床上看确有家族性咬肌肥大的现象;咬肌肥大的原因多伴有下颌角肥大、下颌角外翻等情况发生,所以临床上又将咬肌肥大称为下颌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 第2期

3咀嚼肌肥大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咀嚼肌肥大是东方人群中常见的颜面畸形。这类人群的面型常呈“风”字形、“用”字形。面下1/3明显宽大。重度者下颌角向后、向下突出,有的伴有面下1/3短小。患者咬合时可见或触及明显肥厚隆起的嚼肌条索。大多数为双侧发病,少数为单侧。双侧者亦常见左右不对称,而单侧者不对称则非常明显。

  咀嚼肌肥大的鉴别诊断如下:

  颌突畸形:双突颌畸形,又称为双颌前突,尖(鸟)嘴畸形表现为开唇露齿,无法自然闭嘴,上下前牙突出,可有骨性或非骨性前突,不管牙如何前突,颌关系往往尚良好。由于牙的前突,长期之后唇的功能减弱,无法关闭口腔,前突的牙外露,但唇红显得较厚并有外翻。

来源资料:《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2年 第5期

4咀嚼肌肥大症状检查

  咀嚼肌肥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少数患者咀嚼时局部疼痛或伴有不同程度开口受限。根据其外形可分为4种类型:1.咬牙时可见及可触及到肥大的咀嚼肌;2.静止位亦可见到肥大的咀嚼肌;3.咀嚼肌肥大,伴下颌角的外突;4.咀嚼肌肥大,下颌角外突拌有II类错颌畸形。

  咀嚼肌肥大的检查如下:

  1、颌面五官CT检查:颌面五官CT检查能及时、准确地对 骨折 部位、骨折类型及骨折移位程度做出诊断,对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扫描体位取仰卧位,扫描基线为下颌角,扫描范围从下颌角至眉弓。检查时听从技术人员的指导,保持体位不动,配合检查进行平静呼吸、屏气、不吞口水、不眨眼睛等。

  异常结果通过观察和记录颌面部诸骨骨折数量可对上颌骨骨折类型进行判定。

  2、颌面部检查:颌面部检查是通过对表情与意识神态,外形与色泽,面部器官的检查确定病变部位以及性质。检查腭裂患者的鼻音;舌根部肿块可有“含橄榄语音”。蔓状血管瘤局部可闻及明显的吹风样杂音;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则可在关节区进行听诊,根据关节弹响发生的时间和性质,可协助该病确诊和分型。

  依据面部表情,颌面部皮肤的色泽、质地和弹性变化,可了解病员的意识状态、体质和病情轻重。瞳孔的变化是颅脑损伤的一个重要体征。上颌窦癌病员早期症状之一可以是患侧鼻阻塞或鼻腔有血性分泌物。

来源资料:《国内美容医学》 2006年 第3期

5咀嚼肌肥大治疗/预防

  治疗咀嚼肌肥大,先用热毛巾熬在咀嚼肌的地方5分钟让肌肉放松,用食指和中指的关节部放在咀嚼肌的地方向前打圈按摩,脸会感觉酸酸,只要坚持就会有效果的,临床上常用注射肉毒素的方式来治疗肥大的咬肌,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神经营养作用使咬肌萎缩、变小,从而达到瘦脸目的,不过这种方法并不是长期性的。

  咀嚼肌肥大患者,在自然停止发展后,对受累部位可行面部矫形术;要针对病症治疗,维持患者正常机体功能及钙磷代谢,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预防咀嚼肌肥大的措施如下:

  1、普及相关医学教育知识,提高人们对先天性疾病的认识及预防。

  2、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如大剂量使用青霉素,防止伤口局部细菌的生长繁殖。

  3、宜吃含钙磷元素丰富的食物;宜吃消炎止痛的食物;宜吃富含高蛋白的食物。

  4、每天热敷咬肌。让肌肉放松。

来源资料:《国内临床康复》 2006年 第8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咀嚼肌肥大症状描述
2咀嚼肌肥大症状起因
3咀嚼肌肥大症状诊断/鉴别
4咀嚼肌肥大症状检查
5咀嚼肌肥大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