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闷有时候也是中耳炎症状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是比较调皮的,有时候会在洗澡或者游泳不注意的话导致水流进耳朵,又没有及时的对耳朵进行清除,很容易引起中耳炎疾病,只是有些中耳炎的症状表现不是很明显,只是出现一些耳闷的症状,这时候往往会被忽略掉。
症状表现在:
1.耳内有异物堵闷感。
2.听力减退:听力减退伴自听增强。
3.耳鸣:程度、性质不一、以低单调耳鸣为主。
4.鼓膜内陷、活动度受限。
5.中耳腔积液、可见鼓膜色淡黄、有液平面或水泡、随头位而变动。
㈠没有耳痛、耳道溢脓也是中耳炎 中耳炎按照发病的程度往往会被分为好几种类型,有些患者表现的症状不是典型的一些 耳痛、耳流脓,只是出现一些耳闷的状况。但分泌性中耳炎则无耳道流脓症状,也较少出现 耳痛,可仅有耳闷、听力下降症状,主要是由咽鼓管阻塞中耳鼓室出现负压造成渗出而引起 的 ,由于渗出 液是 非细菌 性的 一般不 出现耳 痛和 化脓 ,所以 本病易 被漏 诊、 误诊。
㈡耳道“出水”流脓不一定是中耳炎 外耳道有流脓的情况并不一定是中耳炎疾病,这是因为外耳道炎疾病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耳道流脓的病症,这和中耳炎疾病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外耳道炎原因很多,如反复挖耳、 糖尿病真菌感染、耳道狭窄进水等,尤以挖耳比较多见。外耳道毛囊炎形成疖肿破溃也可引 起耳道流脓,耳道检查及追问既往病史多能鉴别。
上述主要对中耳炎症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当患者出现耳闷的症状时应该引起警惕, 有时候就是中耳炎的表现形式。在进行中耳炎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要随便服用一些抗生素,这 样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往往不是很大的。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s3scieprs6rx6ocrcvetxpcc_1.html
耳闷的原因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外耳疾病: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听神经瘤,都能引起耳闷。
出现耳闷的症状起因:正常人的中耳、眼部与呼吸道是相通的。连接中耳与呼吸道的是咽鼓管;连接眼部与呼吸道的是鼻泪管。咽鼓管开口在咽部,当打哈欠或吞咽时,咽鼓管开放,有少量气体进入中耳,维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鼻泪管开口在鼻部,正常情况下泪腺分泌的泪液通过鼻泪管流入鼻腔。小儿感冒时,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致咽鼓管及鼻泪管开口阻塞。咽鼓管阻塞后气体不能进入中耳,而中耳的气体又不断被粘膜吸收,使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出现耳闷,甚者可出现中耳炎。鼻泪管阻塞导致泪液不能流入鼻腔则会出现流泪。
在感冒期间,一定要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一旦发现耳朵疼痛、有阻塞感、闷胀感,出 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2003/03/16/M211017/7279.htm
耳闷有时候也是中耳炎症状,中耳炎是由各种因素引起咽鼓管管腔急性阻塞致中耳,中耳粘膜充血、水肿积液。临床表现主要为耳闷、耳鸣、耳聋、鼓膜内陷。
[诊断依据]
1.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气压伤、中耳病毒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引起多见于儿童。
2.主要症状为耳闷、阻塞感、自声增强、听力减退和耳鸣。
3.早期鼓膜内陷、失去光泽,鼓室积液时鼓膜呈淡黄色、有液平面或水泡。
4.听力检查一般为传导性聋、有时为混合性聋。
5.声阻抗检查:声顺偏低,曲线为低峰负压B型。
6.鼓膜穿刺可抽出积液。
本病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增殖体肥大、鼻窦炎、鼻息肉、鼻咽部肿物等病因所引起。因此对有耳聋、耳鸣,尤其单侧者应尽早找专科医生看病,检查鼻咽部,以排除鼻咽癌。 本病一般预后较好,常用于药后1周内炎症消退、听力恢复。但如不治疗或处理不当,或中耳积液粘稠不易排除,可转慢性,甚至形成粘连性中耳炎、遗留难以恢复的耳聋。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WestMed/Disease/D/0317.htm
产生耳闷胀感的病变部位包括外、中、内耳和面神经的病变,其中以分泌性中耳炎、各种原因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聋和“咽鼓管狭窄症”为多。
建议较好是去耳鼻咽喉科做常规检查、听力学检查、耳部测试。
(1)鼓膜:松驰部或全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 捶骨短突明显外突,前后皱襞夹角变小,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单黄,橙红油亮 或琥珀色,光锥变形或移位,慢性者可呈灰兰或乳白色,鼓膜紧张部有扩张的微血管,短突 显比垩色,捶骨柄呈浮雕状,若液体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此 液面状如弧形发丝,称为发状线,凹面向上,头位变动时,其与地面平行的关系不变,透过 鼓膜有时尚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可增多,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受限。
(2)拔瓶塞声:分别紧压耳屏后速放,双耳分别试验,患者自觉患耳有类似拔瓶塞时的 声响。
(3)听力检查:音叉试验及纯音乐听阀测试结果显示传导性聋,听力损失政府不一,重 者可达40dB HL 左右,因积液量常有变化,故听阈可有一定波动,听力损失一般以低频为主, 但由于中耳船生结构及两春的阻抗变化, 高频气导及骨导听力亦能客观下降, 积液排出后听 力即改善,声导肯图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平坦型(B 型)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高负力 型(C3型)示鼓咽管功能不良,部分有鼓室积液,听力障碍显著者,应行听性脑干反应和耳声 发射检查,以确定是否对内耳产生影响。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2003/03/16/M211017/7279.htm
引起耳闷感的最主要的内耳病变是梅尼埃病,患者有耳闷胀、耳鸣,并伴有发作性眩晕及波动性听力下降是其主要特征。
1、药物治疗:轻度的耳闷一般是服用抗惊厥药和镇静药,但是这只是缓解症状的一个办法,如果出现睡眠不好或者免疫力下降的情况,耳闷就反复发生。
2、手术治疗:耳闷严重的患者有的需要手术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一般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手术,因为这种疗法患者所承受的痛苦相对较大。
3、心理治疗,如生物反馈疗法:是利用不同的生物反馈信号训练患者进入松弛状态,恢复体内相对平衡,以达到治疗耳闷的目的。
耳闷的预防办法:
一、劳逸结合:注意调整作业节奏,不要过度疲惫,特别是作业压力大的人,更要学会自我调理,恰当放松。
二、确保睡觉:尽量不要熬夜,每天睡觉前,可用热水泡脚,以舒缓心情,推进睡觉。失眠者能够服用一些安神的中药,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冷静安眠药。
三、调理心情:遇事要懂得控制心情,尽量少发脾气,不要多虑、多疑。
四、调理内分泌:更年期妇女若呈现固执耳闷,应去医院就诊,查看内分泌目标。
五、削减噪声影响:不要长时刻戴耳机听音乐,尽量削减在声响喧闹的娱乐场所内逗留的时刻。
六、多吃含铁丰厚的食物:缺铁易使红细胞变硬,运输氧的才能降低,耳部营养供应缺乏,可使听觉细胞功用受损,致使听力降低。
饮食方面应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饮食,如瘦肉、鲜鱼、活禽等炖汤喝。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耳闷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