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鼻端肥大

鼻端肥大

  • 别名:大鼻子病
  • 患病部位:头部,鼻
  • 所属科室:皮肤性病科,皮肤科
  • 细分症状:病理性鼻端肥大、药理性鼻端肥大
  • 相关疾病:酒渣鼻、习惯性便秘、肝炎、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眼睑炎
  • 相关检查:鼻外观检查、蠕形螨检查、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
  • 相关药品:康瑞宝、美德喜、海普林、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甲硝唑凝胶
  • 相关症状:鼻头肥大、发红、密布黑头、丘疹、脓疱、毛孔粗大、红斑

1鼻端肥大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鼻端肥大是酒渣鼻的症状之一,好发于颜面中部、鼻尖和鼻翼部还可延及两颊额部和额部。鼻端肥大属于鼻赘期,病期长久者由于患部皮脂腺和结缔组织增生肥厚、血管扩张,致使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称为鼻赘。其表面凹凸不平皮脂腺口明显扩大,挤压时有白色粘稠的皮脂分泌物溢出,毛细血管显着扩张。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年 第1期

2鼻端肥大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鼻端肥大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有毛囊虫感染与内外多重因素导致两种观点。可能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由于体内外各种有害因子的作用,使患部血管舒缩神经功能失调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所致。嗜酒、吸烟刺激性饮食、消化道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尤其绝经期)精神因素、病灶感染、心血管疾患肠寄生虫、长期作用于皮肤的冷热因素如高温工作、日晒寒冷、风吹等均可诱发和加重本病。

  此外,毛囊虫常存在于面部扩大的毛囊内数条毛囊虫可以聚集在一起,尤其红斑丘疹性或脓疱丘疹性损害内容易找到毛囊虫。

来源资料:《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1年 第3期

3鼻端肥大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鼻端肥大是酒渣鼻的鼻赘期表现特征,正常面诊即可判断本症,除此之外还可通过蠕形螨检查进行诊断。同时需要与其他两个时期的酒渣鼻相鉴别诊断。本症由于病期长久,患者的皮脂腺和结缔组织增生肥厚、血管扩张,致使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称为鼻赘。其表面凹凸不平皮脂腺口明显扩大,挤压时有白色粘稠的皮脂分泌物溢出,毛细血管显著扩张。

  鼻端肥大的鉴别诊断:

  1.红斑期:局部皮肤弥漫性潮红或散布的红斑开始为暂时性,时现时退,以后屡次发生而长期存在终于长期不退,局部皮肤油腻,此时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扩大尤以鼻尖及鼻翼的浅血管往往很明显,呈树枝状。有时毛细血管扩张较潮红为明显有时则潮红较毛细血管扩张明显。

  2.丘疹脓疱期:病情继续发展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成批的毛囊性痤疮样丘疹、脓疱,但无粉刺形成尤以鼻尖为重,此时毛细血管扩张更为明显,纵横交错呈蛛网状有少数病例可并发结膜炎、睑缘炎。

来源资料:《国内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6年 第3期

4鼻端肥大症状检查

  鼻端肥大的检查有鼻部外观检查、蠕形螨检查、胃镜检查等。因本症多见于螨虫感染,因而首先要做蠕形螨检查。该检查是确认皮肤上是否有引起蠕形螨皮肤病的蠕形螨的一种检查方法,不仅能为明确诊断疾病提供依据,同时也能指导临床治疗。人体蠕形螨常见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种,主要寄生在毛囊及皮脂腺内。当酒渣鼻久治不愈或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考虑到HP感染的可能,经过胃镜检查、胃黏膜活检、血清HP相关抗体检查等确诊有HP感染后,以便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鼻端肥大的蠕形螨检查:

  常用的蠕形螨检查方法有3种:挤刮涂片法、透明胶带法和挤粘结合法,如蠕形螨检查结果处于正常值,多提示皮肤处于健康状态,如表现为异常结果,多提示疾病的存在。皮损类似脂溢性皮炎,色素沉着,主观微痒。酒渣鼻、痤疮、睑缘炎、外耳道瘙痒、乳头炎、外阴瘙痒等症状患者都需要进行该检查。由蠕形螨感染诱发的酒渣鼻皮损表现主要以鼻为主,引起鼻尖、鼻翼玫瑰色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明显,严重时,由于组织增生,鼻部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晚期鼻部可肥厚畸形,形成鼻赘,伴发鼻黏膜干燥、呼吸不畅等症状。

  蠕形螨检查时应注意以下3个事项:

  ①有皮肤划痕症、皮肤状况正常的人不宜做该检查。

  ②检查前要保持皮肤良好的卫生状况,不要吃对皮肤刺激性大的食物。

  ③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的检查。

来源资料:《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年 第1期

5鼻端肥大治疗/预防

  鼻端肥大的治疗主要是对因治疗,找到本症的病原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鼻赘期,可用含有肝素钠成分的药物,商品名康瑞宝,肤原,美德喜,海普林,贝复曼霜等外用。可用高频电作破坏治疗,也可冷冻,激光治疗,但要注意破坏应表浅,以免遗留瘢痕。也可手术划割治疗,术后用浅层X线照射,也可90锶β射线敷贴治疗。

  中医药方用凉血四物汤加夏枯草,连翘,鬼箭羽;如风盛者服用防风通圣丸,血淤明显可用大黄蟅虫丸,小活络丹等,外用红香膏,黑色拔毒膏等贴敷。

  鼻端肥大的预防要忌食辛辣酒类等辛热刺激物。保持大便通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大便不通,肺火更旺。不宜在夏季高温、湿热的环境中长期生活或工作。平时经常用温水肥皂洗涤。禁止在鼻子病变区抓搔、剥及挤压。还可用食盐洗鼻的方法预防。

来源资料:《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1年 第3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鼻端肥大症状描述
2鼻端肥大症状起因
3鼻端肥大症状诊断/鉴别
4鼻端肥大症状检查
5鼻端肥大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