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须,俗称胡子,泛指生长於男性上唇、下巴、面颊、两腮或脖子的毛发。青春期后的男性一般都会长胡子。胡子比头发长得快,这是雄性激素作用的结果。生殖机能越旺盛、胡须生长就越快。成年男子胡须的多少因人而异。胡子稀疏,要联系整个身体发育情况来判断是不是专门调节控制性激素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有了问题。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自我保健》 2014年 第1期
身体健康的男子,体内雄激素水平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每个男子胡须多少却相差很大。有的人胡须浓密,有的人稀疏,这些都是正常状态下的差异。胡须的多少和形状同民族有关,与家族遗传也有关,这是正常的,完全不要对此有什么顾虑。此外出油过旺、压力过大也可造成男性胡须稀疏。油脂分泌过多,脏东西残留堵塞毛囊,将毛孔越撑越大,毛发在里面渐渐松动,就很容易脱落稀疏了。精神状态不好,造成血液循环不畅,毛孔萎缩,胡须开始一块块局部死亡,造成男性胡须稀疏。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国内健康月刊》 2009年 第10期
胡子稀疏要联系整个身体发育情况来鉴别是属于正常情况还是内分泌出了问题。如果男子虽无胡须,但生殖器官和上面讲到的第二性征都发育正常,那就不属于病态。如果睾丸等外生殖器发育正常,就完全不必着急。但如果既没有长出胡须,第二性征也不明显,这就应该视为异常,需要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
此外胡子稀疏还需要与无胡须症状进行鉴别。无胡须腋毛和阴毛见于Klinefelter综合征。又称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或者克氏综合症。典型的核型是47,XXY.表型特征有睾丸发育不全。身材修长,乃足跟至趾骨间的距离增长所致。男子乳腺发育、阴毛呈女性型分布,阴茎及睾丸均小。严重者伴有智力迟钝、隐睾及尿道下裂等。
来源资料:《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8年 第3期
胡子稀疏,要联系整个身体发育情况来判断是不是专门调节控制性激素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有了问题。临床上需要进行性激素结合蛋白、内分泌方面的检查辅助确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又称睾酮-雌二醇结合球蛋白,SHBG是一运输性激素的载体,它在性激素人作用过程中以及在各种生理病理情况下都有变化和意义。在结合型睾酮中,44%-60%与SHBG结合;雌激素在血循环中约95%与特异的SHBG相结合。内分泌六项检查实际上就是看这些激素(包括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催乳素、黄体脂酮素和雌激素睾酮)水平分泌是否正常。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国内美容医学》 2013年 第1期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方法,多刮胡须,胡须是越刮越多的。其实这样的方法没有科学依据,刮胡须本身并不能改变胡须生长速度,但是有时候刮胡须对胡须部位的毛囊起到了一定的按摩和刺激作用,再加上心理作用,因此细微的效果还是有的。第二个方法是用生姜擦胡须,其实也是一种刺激的方法,对于有些人有用,但是如果有些人是天生毛囊缺乏,那么无论如何去刺激都是无效的,而且刺激过度还容易伤害毛囊,起到反作用。
胡子稀疏较好的方法就是胡须移植。胡须移植是一项常规的毛发移植手术,主要的原理就是通过精密的器械从人体后枕部位提取出健康的毛囊,然后移植到人体胡须需要移植的部位,毛囊移植成活后可以正常生长出毛发,因此胡须也就生长出来了,而且胡须移植手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设计胡须的造型,按照造型去移植毛囊,胡须生长出来后自然也形成了设计的胡须造型。
预防胡子稀疏的有效措施:
1、多按摩:按摩能够维持血液循环的顺畅,加速新陈代谢,顺利处理体内的废物。按摩还能够提供细胞更多促进代谢的营养素和帮助脂肪燃烧的氧气,同时加速排出废物。
2、多泡澡:男性朋友可以选择多泡澡,泡澡不但能够维持身心平衡,而且还可以促进血管收缩、扩张。每天坚持泡澡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消耗大量的能量,其效果相当于慢跑一公里。同时,泡澡还也能促进老旧角质更新,保持肌肤光滑细致。
3、积极献血:积极献血不但对社会有帮助,同时对自身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献血可以促进自身代谢的能力,不但不会损害身体肥大健康,而且,定期献血还是维持身体健康的一种方法。
来源资料:《自我保健》 2014年 第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