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化是颅内最常见的征象之一,钙化是颅脑CT和MRI检查的常见征象。与颅内钙化相关的疾病有头痛、颅内低压性头痛。而颅内低压性头痛是指外伤后发生的脑脊液瘘或腰椎穿刺,使脑脊液继续从穿刺部位向脊膜腔外渗出过多,导致椎管内压力下降,后颅窝疼痛敏感组织被牵拉向下而导致的头痛,腰椎穿刺后出现头痛常见。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0年 第12期
颅内钙化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千差万别,而颅内钙化的病因如下:
1、生理性钙化:10岁以下儿童出现松果体钙化时,可能是松果体区肿瘤导致的。
2、病理性钙化:脑肿瘤钙化导致的颅内钙化。
3、感染性疾病:如TORCH综合症、脑包虫病、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来源资料:《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3年 第4期
颅内钙化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少数情况下还可见到基底节区、小脑齿状核、颈内动脉虹吸段、小脑幕、岩床韧带以及硬脑膜的局限性钙化。
颅内钙化鉴别诊断如下:
1、生理性钙化:指临床没有基底节功能障碍,又没有导致钙化的代谢异常疾病,且年龄在60岁以上(包括患脑血管病、痴呆等),其钙化的临床意义相当于松果体和脉络丛钙化。
2、继发性钙化:如甲状旁腺机能低下,假甲状旁腺机能低下,CO中毒,Fahr's氏病等所致基底节钙化,其临床意义就是病理性基底节钙化,并大都伴有基底节症状,且年龄也较轻。
3、表皮发生钙化:弹性假黄瘤其皮肤损害临床表现为表皮发生钙化。弹性假黄瘤(pseudoxanthoma elasticum)早期曾称为弥漫性黄色斑瘤(diffuse xanthelasma),以后又有非典型黄色瘤,营养不良性弹力纤维病之称。由于遗传方式不同,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型,每型又各分两组,临床多见染色体显性Ⅰ、Ⅱ组和常染色体隐性Ⅰ组,而常染色体隐性Ⅱ组较为罕见,通常显性遗传症状较隐性遗传严重。
4、胰腺内钙化:胰腺钙化是指胰腺内有点状的高密度组织。 慢性胰腺炎系指胰腺泡和胰岛组织萎缩、胰腺实质广泛纤维化的病理过程。常伴有钙化及假性囊肿形成。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或脂肪泻,消瘦及营养不良等胰腺功能不全的症候。CT胰腺内钙化,证实有胰石。
5、皮肤钙化:皮肤钙化病(calcinosis cutis)是不溶性钙盐(主要为未定型磷酸钙或少量碳酸钙)沉积于皮肤内或皮下组织产生的疾病。可分为转移性皮肤钙化病,营养不良性钙化病及特发性钙化病等3型。
6、腱或腱止点处增粗或钙化:腱病由德国学者在20世纪40年代首次提出。1986年,Perugia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用炎症(itis)作为后缀的术语来描述腱组织的退行性变有很大矛盾”。因此,医生在采用治疗手段时,主要目标应阻断胶原分解,而不是消炎。这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休息和治疗,以阻断腱病的循环周期,促进胶原产生和成熟,恢复肌腱的张力和功能强度。
来源资料:《国内医学影像技术》 1998年 第6期
CT能清楚显示平片上不易显影的颅内钙化。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digital converter)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对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voxel)。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排列成矩阵,即数字矩阵。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实用医学杂志》 2014年 第15期
颅内钙化的可适用鱼肝油治疗,鱼肝油是脂溶性维生素AD,它与钙的需要主要取决于人体内钙磷代谢,钙磷能在体内贮存的数量有限,多服无益。营养正常、饮食正常者不必要常服钙片、鱼肝油。现代化学疗法治疗结核病不强调服鱼肝油、钙片;与饮食、环境因素也有关,对小儿患者应提倡合理喂养,多晒太阳,积极治疗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预防颅内钙化的措施如下:
1、不能劳累过度,不能熬夜,生活有规律,起居有常,防感冒,感冒、劳累过度容易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疾病的反复发作。
2、忌食辛辣食物,忌酒(饮酒易引起前列腺病复发),忌烟;多饮水,多排尿,保持大小便通畅,以帮助排除体内废物;避免久坐不动,长时间驾驶机动车时要注意坐椅散热,定时下车活动及饮水,排尿;坚持适当的身体锻炼,改善血液循环利于局部炎症吸收;饮食营养丰富,增强免疫 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3、少吃肉类食品,肉类食品及酸性食品(如:蛋黄、乳酪、甜点、金枪鱼、比目鱼等)食用过多会造成酸性体质,易患多种疾病。
4、多食坚果类食物(生南瓜子、果仁),多食蔬菜、水果、蜂花粉。
来源资料:《国内实用内科杂志》 2005年 第5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