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冻伤是冬季常发疾病,尤多发于老人与小孩。耳冻伤发生后患者耳廓的皮肤出现红肿,奇痒难忍、发热,总想用手去揉,逐渐感觉刺痛,有时皮肤发亮并出现水疱。严重的耳廓冻伤皮肤破烂,可发生溃疡,耳廓流黄水,表面结痂。因而需积极的治疗,避免造成耳部的坏死致畸。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国内实用医药》 2011年 第35期
耳冻伤是由于耳廓暴露于体表,加之耳廓皮肤薄,皮下组织少,血管表浅,血流缓慢,极易因低温而被冻伤。人的耳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耳朵。耳廓借韧带与耳肌附着于头的两侧,除耳垂有脂肪组织可以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很薄的皮肤包着软骨,里面的血管非常细微,保温能力极差。特别是冬季,耳朵因受到寒冷气候的刺激,耳部血管的血液供应比其它部位会更少,末端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容易发生冻伤。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人民军医》 2004年 第5期
耳冻伤的诊断依据患者耳部瘙痒、红肿、溃疡等体征可基本判断。组织病理检查可发现表皮和真皮水肿。血管充血,可见红色血栓形成,继之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皮肤附件萎缩或变性。脂肪组织呈现结晶及坏死,血管内有时有游离的和细胞内的脂肪滴(为冻伤独有特征)。随冻伤程度的加重,组织细胞变性坏死程度也更重,可表现为干、湿性坏疽的组织病理变化。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国内实用医药》 2011年 第35期
耳冻伤的检查一般通过患部经受寒冷侵袭和体格检查即可判断,同时,还可通过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表皮和真皮水肿。血管充血,可见红色血栓形成,继之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人民军医》 2004年 第5期
耳冻伤的治疗根据不同的冻伤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只是轻微的冻伤,只需要用手经常搓冻伤处,经常搓是为了加快局部的血液流动,平时也要注意保暖。如果冻伤相对重一些,可将生姜加热弄成糊糊状,然后每天涂在冻伤处,每天早晚各一次。或采取在局部涂抹冻疮软膏,口服抗生素方法治疗。如果耳朵冻伤处已出现红肿、溃烂等,应该及时送医,让医生开针对性的药进行治疗。
耳冻伤治疗偏方:
蛋黄治耳冻伤法:将煮熟的蛋黄放在铁勺上,用文火烘烤,取析出的蛋黄油备用。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患处,再涂上蛋黄油,用纱布包扎,一般4日左右,可使耳冻伤溃烂处愈合。
耳廓冻伤早期,可把大萝卜切成厚片放在火边烤热,在耳廓冻伤红肿处涂擦,起到化滞散淤,活血消肿的作用,注意勿用力擦伤皮肤。
耳冻伤的预防:
预防耳冻伤应在天冷时,配戴帽子或戴耳封,以加强对耳朵的保护。冬季易患耳冻伤的人,除皮肤起水泡或溃烂者外,可用生姜片或辣椒涂擦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可减轻或避免耳冻伤的发生。
预防冻伤,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冬季要注意对身体暴露部位的保暖,还可涂些油脂。站岗值勤应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用茄子秸或辣椒秸杆煮水,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都有预防冻伤作用。
来源资料:《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 第3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