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齿龈有蓝线

齿龈有蓝线

  • 患病部位:头部,口
  • 所属科室:五官科、急诊科,口腔科
  • 细分症状:轻度齿龈有蓝线、重度齿龈有蓝线
  • 相关疾病:铋中毒、脑病、肱骨头骨关节病
  • 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CT检查、肾功能检查
  • 相关药品: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用硫代硫酸钠、布美他尼片
  • 相关症状:恶心、呕吐、流涎、舌及咽喉部疼痛、腹痛、腹泻、粪便黑色

1齿龈有蓝线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齿龈有蓝线是慢性铋中毒的典型症状表现。慢性铋中毒可出现口炎、齿龈有蓝线、皮疹,畏食、体重减轻、腹泻及黄疸,还可有皮肤、黏膜出血,头痛,痉挛等。中毒后应催吐、洗胃,用盐类泻剂导泻,内服牛乳或蛋清等,同时选用二巯基丙磺酸钠等治疗。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山西医学教育》 2002年 第4期

2齿龈有蓝线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误服大量、医疗用量过大或长期应用铋剂均可引起中毒,出现齿龈有蓝线。次硝酸铋、次没食子酸铋或复方铅酸铋(胃必治,每片含铝酸铋200mg)等无机铋盐如过量服用,可因血中铋浓度升高而中毒 ,引起脑病。误服大量、医疗用量过大或长期应用铋剂均可引起中毒。小儿铋中毒(bismuthpoisoning)大多由于医治腹泻时应用多量次硝酸铋所引起。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劳动医学》 1995年 第3期

3齿龈有蓝线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齿龈有蓝线在诊断时需要与其他能引起脑病、肾衰竭等症状的药物中毒相鉴别。口服铋制剂治疗胃肠疾病时,可致便秘并使粪便呈灰色或黑色。肌注铋剂可发生急性中毒或肾衰,而且常是可逆的。慢性中毒可出现口炎、齿龈有蓝线、皮疹,畏食、体重减轻、腹泻及黄疸。局部用铋在儿童可发生皮肤溃疡,而周身性中毒则见有铋沉着在骨骼上,在儿童可干扰膜性软骨骨化,而在成年人可伴有单侧或双侧肱骨头骨关节病。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东南国防医药》 2003年 第5期

4齿龈有蓝线症状检查

  齿龈有蓝线的患者一般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血液、尿液毒物检测结果,可做出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有(1)尿便常规:尿内可见蛋白尿及管型;大便潜血可阳性。(2)血液生化:肝、肾功能指标异常。(3)动脉血气: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时,动脉血氧分压与经皮血氧饱和度不符。(4)毒物检测:常用治疗剂量时,血铋浓度在0.05mg/L以下,几无毒性。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劳动医学》 1995年 第3期

5齿龈有蓝线治疗/预防

  铋中毒引起齿龈有蓝线时,对于口服中毒者,催吐后立即洗胃,并用盐类泻剂导泻,以后内服牛乳或蛋清等,同时选用二巯基丁二酸钠、二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基丙醇等(剂量同汞中毒)。亦可由静脉注射10%硫代硫酸钠溶液。因高铁血红蛋白形成而出现青紫时,可用美蓝及维生素C治疗。血压下降可用阿拉明等静滴,如有过敏反应,可用抗组织胺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其它为对症处理。

  预防齿龈有蓝线需做到严格遵守铋剂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出现上述表现时应立即停药,口服过量者尽早洗胃,应用二巯丙醇、二巯丙磺钠等金属解毒药,并给予对症治疗。

来源资料:《东南国防医药》 2003年 第5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齿龈有蓝线症状描述
2齿龈有蓝线症状起因
3齿龈有蓝线症状诊断/鉴别
4齿龈有蓝线症状检查
5齿龈有蓝线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