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神经麻痹,常见为面神经损伤,也可有三又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损伤。动脉瘤引起脑神经麻痹的原理可因囊状动脉瘤急性扩张,直接压迫或牵拉神经;或动脉瘤出血,引起神经的推移;或因静脉淤血而致神经水肿;或因出血引起蛛网膜粘连等。如动脉瘤不继续扩张,而出现血栓形成时,眼肌瘫痪症状亦可因而减轻。脑神经麻痹由动脉瘤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几乎均伴有瞳孔扩大及固定(90%~96.8%),患侧眼痛或头痛(92%),患侧眼睑下垂也较常见(约60%)。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6年 第9期
脑神经麻痹约有四分之一是原因不明,其中一半会自动复原。而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硬化,常是形成脑神经麻痹的主要原因,需针对上述疾病加以检查治疗。而外伤也常造成第四对和第六对脑神经麻痹,其他如脑压升高、肿瘤、发炎、病毒感染都有可能造成脑神经麻痹,需做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定。而对于脑神经麻痹所造成的斜视,可以遮盖一眼解决复视的问题,在观察半年后仍未恢復,再考虑手术治疗。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6年 第9期
脑神经麻痹时会出现眼皮下垂,眼球无法向上、向下、向内转而形成外斜视,因斜视导致复视的现象。瞳孔变大,睫状肌调幅变差,无法看近距离的物体,治疗的原则是观察六个月到一年,如果无法恢復再考虑手术治疗。脑神经麻痹也会造成侧着头看东西,或将下巴后缩将头歪向一侧看物体。这是因为第四对滑车神经麻痺时会形成上下斜视、导致复视,为避免复视才有上述头位的变化,有时小孩子患有先天性滑车神经麻痺,但因头歪向一边被误以为是斜颈症而误做颈部手术,滑车神经因为又长又细,所以容易受伤,如果麻痺后六个月到一年没有恢復,就要考虑手术治疗。脑神经麻痹需要与疼痛性眼肌麻痹、副神经损伤等疾病鉴别:
疼痛性眼肌麻痹(painful ophthalmoplegia),又称疼性眼肌麻痹、疼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olosa-Hunt综合征,是一种海绵窦及其附近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以球后剧痛和眼肌麻痹为其特点的综合征。
副神经脊髓部则发自颈1~5或颈1~6脊髓前角细胞群背外侧的副神经核,以此核发出的纤维由脊髓外侧面穿出,合并成一条总干,在齿状韧带和脊神经后根之间上行,经枕骨大孔入颅,并与延髓部纤维会合,出颈静脉孔后与延髓部分离而自成一干,下行到颈部在颈内动、静脉之间及胸锁乳突肌深面下行,分支支配胸锁乳突肌,其主干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偏上穿出进入颈后三角,斜向下潜入斜方肌深面支配该肌。 如副神经出颈静脉孔后立即受伤,常与其他邻近的脑神经同时受伤。在颈部,副神经在横过颈后三角处因位置表浅,特别容易受伤,挫伤和火器伤比较少见,最常见的是手术误伤,当病变只侵及副神经的延髓部核团神经根丝时,症状与迷走神经受损时一样,而不出现颈部肌肉的症状。
来源资料:《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 第13期
检查脑神经麻痹时发现颅内、眶内血肿用CT扫描即可确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用CT增强扫描或脑血管造影确诊。脑神经麻痹有时可因眼球被撞伤及睫状神经节受伤所引起,损伤后的脑神经麻痹的预后取决于损伤的性质和程度,一般预后较好。颅内、眶内血肿用CT扫描即可确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用CT增强扫描或脑血管造影确诊。
糖尿病并发的脑神经麻痹以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麻痹最为多见。在后天性单发的动眼神经麻痹中,糖尿病性者占6%~25%。在后天性单发的外展神经瘫中,糖尿病性者约占15.4%。动眼神经受累时,瞳孔常保持正常,因缩瞳纤维居于动眼神经上方周边部,不易受到糖尿病缺血病变的影响,这与动脉瘤所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几乎都有瞳孔扩大是不同的。眼肌瘫痪可随糖尿病的控制而好转或恢复。
来源资料:《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 第35期
治疗脑神经麻痹要注意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我国一项大量人群的干预实验表明,140/80mmHg可能是预防脑血管病的理想血压值。但一些人的血压降低到该水平后反而出现脑缺血的症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降压速度太快,也可能是对于这些人而言的理想血压要略高于上述数值。这是由于个体差异所致。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将血压降低到上述水平或略高而又没有脑缺血的不适症状为宜。其次,血压要控制平稳使24h内血压的“波峰”和“波谷”接近,这样既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又可防止血压过低可能导致的脑灌注不足。降压不要过快。保持舒畅的心情,脑神经麻痹的发生与环境及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关系。环境因素有饮食、社会环境、生活改变、精神冲突等。高度的应激事件可引起交感神经介导的血管收缩及其他自主神经反应,对血压产生较大且持久的影响。Brod观察到脑神经麻痹患者在紧张时血管收缩反应比正常人持久。易感性体质者对一般及特殊的应激反应表现为急性且持久的血压升高。心理生理学研究提示,精神紧张、自主神经活动及条件作用均可引起高血压。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十分必要。同时采取非药物疗法:如限制盐的摄入量、减轻体重、降低血脂、适度运动、生物反馈疗法等,可以巩固和促进药物的降压作用,从而防止脑神经麻痹的产生。
预防脑神经麻痹:
一、生活要有规律: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二、控制高血压:要想理想地控制血压须注意许多方面。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四、注意饮食: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五、预防便秘: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或用适且的药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开塞露、甘油外用;可有效防治便秘。
六、防止劳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七、注意天气变化:寒天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八、经常动左手:日常生活中,尽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以加强大脑右半球的协调机能。医学研究表明,脑溢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防范脑溢血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帮助右脑半球的发达。
九、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变化:中风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视,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来源资料:《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 第12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