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干燥斑:结膜(conjunctiva)为衬贴于眼睑内面和眼球表面的一层柔软、光滑而透明的薄膜。在正常活体上,结膜红润,透过之可观察到其深面的毛细血管;不同程度贫血,可见结膜变浅或变苍白;在炎症时,结膜充血,称为结膜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结膜根据其分布部位不同,可分为睑结膜和球结膜。结膜干燥斑又称毕脱斑,维生素A缺乏病。是儿童缺乏维生素A最重要的临床诊断体征。患者贴近角膜两侧和结膜外侧因干燥而出现皱褶,角化上皮堆积,形成大小不等的形状似泡沫状的白斑。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 第1期
结膜干燥斑的病因:由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维生素A以两种形式存在,即β-紫香酮(β-ionone)及其衍生物和维生素A原,又称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与会者皆为脂溶性,前者是不饱和的一元醇类,以视黄醇(维生素A1)及3-脱氢视黄醇(维生素A2)的形式在体内起作用,维生素A1存在于哺乳类动物及海产鱼类的肝,脂肪,乳汁和蛋黄内;维生素A2存在于淡水鱼的肝及食这些鱼的鸟体内,后者的生物效价仅为前者的40%,类胡萝卜素是一种烯烃类化合物,主要来自植物,其中最重要的是β胡萝止素-15,15´-加氧酶裂解,生成两个分子的视黄醇,经肠粘膜的淋巴管到运至肝脏内贮存,食物中的视黄醇在小肠粘膜与棕榈酸(palmitic acid)结合成棕榈酸视黄脂后掺入乳糜微粒,通过淋巴管转动,被肝脏所摄取和储存,应机体需要,水解成游离的视黄醇,与血浆中特异的转运蛋白即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及前白蛋白结合而被转运到其它组织,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均是相对稳定的化合物,耐热,酸,碱,不溶于水,在油脂内稳定,受一般烹调过程的影响较小,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可能强其稳定性。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 第S5期
结膜干燥斑的诊断:眼部有明显症状的,结合喂养史,慢性消化系统或消耗性疾病史,诊断并不困难,因维生素A缺乏时常有合并症,故凡营养不良,慢性腹泻,慢性痢疾, 或麻疹后长期忌嘴,患儿有畏光,眨眼者应仔细检查眼部,年长儿应注意皮肤的改变,早期及非典型的病例,眼部的变化较轻,特别在婴幼儿期容易忽略。
结膜干燥斑的鉴别:
眼结膜上出现瘀点:眼结膜上出现瘀点是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之一。败血症临床起病急,其皮疹呈瘀点、荨麻疹、脓疱疹及猩红热样皮疹等多种形态,眼结膜上出现瘀点。角结膜干燥症:角结膜干燥症俗称“干眼症”是一种结膜角膜不能湿润的炎症反应。这种疾病可能是泪液中的水分或黏液成分的缺少。
来源资料:《国内实用儿科杂志》 2002年 第7期
结膜干燥斑的症状检查:眼部症状最早的症状是在暗环境下视物不清,定向困难,出现夜盲,若不仔细检查容易忽略,经数周至数月后,结膜与角膜逐渐失去光泽,稍在空气中暴露,就干燥异常,尤以贴近角膜两旁的结膜出现变化最早,干燥而起皱褶,角质上皮逐渐规程,形成大小不等的形似泡沫的白斑,称为结膜干燥斑,又称毕脱氏斑,此时泪腺上皮细胞变性,泪液分泌减少,加之泪腺管被脱落的上皮细胞阻塞,眼泪更少,患儿畏光,自觉眼干不适,眼部疼痛,有轧砂感,经常眨眼,或用手搓揉,易致继发感染,角膜渐变干燥,混浊,发生白翳而软化,病情进展,角膜可发生溃疡,在数日至数周内出现坏死,穿孔,虹膜外脱及角膜疤痕形成,终至失明,视网膜亦有病变,出现眼底干燥,两眼一般同时得病,有时两眼先后发病,单侧发病的仅偶见,眼部症状虽然在大多数病便出现较早,但较大儿童的眼症状常出现于其他症状之后。
结膜干燥斑的实验室检查:
1.血浆维生素A含量测定:正常为300~500μg/L,低于200μg/L为异常。
2.尿液检查:计数上皮细胞,如每立方毫米上皮细胞超过3个以上(尿路感染除外)有助于诊断。
3.血浆视黄醛结合蛋白(RBP)测定:它能反应维生素A的水平,正常为40~50mg/L,儿童为23.1mg/L。
4.生理盲点的测定:生理盲点是判断维生素A营养状况的一个较灵敏的指标,缺乏时生理盲点扩大,经治疗该盲点缩小,同时可见视力恢复正常。
5.视网膜电流图:阈值发生改变,同时b波变小。
6.暗适应测定:选用Goldman-Weekers暗适应计,Feldman暗适应计或YA-Z型暗适应计均可,缺乏者暗适应能力减退,瞳孔对光反应迟缓。
7.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了解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程度。
来源资料:《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1991年 第2期
结膜干燥斑的全身治疗:主要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防止继发感染。食用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牛奶、**、猪肝含胡罗卜素的蔬菜;口服鱼肝油,如有消化不良或胃肠道疾病患者可肌肉注射维生素A或AD,每天1次;全身合并症应与儿科或内科协助共同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结膜干燥斑的局部治疗:应用鱼肝油滴眼,同时应用抗生素溶液及眼膏,以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角膜溃疡及角膜软化,并要滴阿托品散瞳及抗生素眼膏。
结膜干燥斑的预防:婴儿时期须注重人乳哺育,须给含脂的牛乳,豆类食品,胡萝卜泥,蛋黄等,此外可加菠菜汤,蕃茄汁等,未成熟儿吸收脂肪及维生素A的能力较弱,宜早授浓缩维生素A,但在应用浓缩吕时,切忌过量而致中毒,婴儿时期每日约需维生素A1500~2000国际单位(IU,维生素A1IU相当于视黄醇0.3μg,视黄醇1μg相当于β胡萝卜素6μg﹞。成年人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菠菜、胡萝卜、茼蒿、猪肝、黄豆、花生和五花肉等。
来源资料:《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 第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