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唇角脱屑

唇角脱屑

  • 患病部位:头部,口
  • 所属科室:五官科,口腔科
  • 细分症状:急性唇角脱屑、慢性唇角脱屑
  • 相关疾病:干燥脱屑型唇炎、肉芽肿性唇炎
  • 相关检查:病理切片检查
  • 相关药品:甲泼尼龙片、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四维他胶囊
  • 相关症状:唇红干燥、口唇皲裂、口唇渗液、唇上长有小水泡、结节、溃疡

1唇角脱屑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唇角脱屑是干燥脱屑型唇炎的典型症状表现,发生于唇部的炎症性疾病症状,有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者如外伤、急性感染等。慢性唇炎在我国北方、西藏高原,尤其是移居西藏高原地区者,患病率较高,这可能与空气干燥,摄入水分不足、风沙大、日照时间长、维生素缺乏等因素有关。慢性唇炎均有较长而持续的肿胀、糜烂、脱屑和渗出等体征,患者除有疼痛感外还有程度不同的痒感。病情虽时有好转,但也常反复发作。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2009年 第6期

2唇角脱屑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唇角脱屑男女均可发病,在青少年中较多见,老年人则少,一年中任何时间均能发生。该症状的原因不明,可能与急性炎症如外伤、感染等治疗不当有关,也可能与舔唇、撕皮不良习惯、日晒、烟酒、化妆品刺激有关。真菌性唇炎主要是由于念珠菌感染所致。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国内民族医药杂志》 2011年 第6期

3唇角脱屑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唇角脱屑需要与肉芽肿性唇炎引起的症状相鉴别。肉芽肿性唇炎起病及进程缓慢,一般无创伤及局部感染病史。上下唇均可发病,但上唇较多。一般先从唇的一侧开始,唇红黏膜正常色。肿胀局部柔软,有垫褥感。肿胀以无痛、无瘙痒、压之无凹陷性水肿为特征。病初肿胀可以完全消退,但随多次复发后则不会完全消退。随病程发展蔓延至全唇并波及邻近皮肤。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 第9期

4唇角脱屑症状检查

  唇角脱屑根据病损表现,确诊并不困难。以唇红干燥、脱屑为主,并有纵沟纹和沟裂,灰白色的鳞屑,可布满整个唇部。真菌性唇炎则以白色假膜或斑片为主,PAS染色可见菌丝,虽然也见有唇红肿、溃疡、糜烂,但这属于次要的症状。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国内美容医学》 2013年 第7期

5唇角脱屑治疗/预防

  唇角脱屑患者局部充血、水肿时可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等;亦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如唇炎软膏、溃疡膏、肤轻松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等。在无皲裂情况下,可用10%碘化钾作离子导入疗法,在病区导入碘离子以消炎。对伴有深沟裂者,在病损区粘膜下注射0.5ml的2.5%醋酸强地松龙混悬液(可加入等量的1%普鲁卡因溶液以减少疼痛);在无菌操作下,尽可能使裂沟合拢,表面用医用胶覆盖、固定之,令患者注意减少局部运动,效果较好。为促进上皮代谢正常化,可内服维生素AD、维生素C 及复合维生素B等。

  为了有效预防唇角脱屑的发生,在日常需去除咬唇、舐唇或以手指撕揭鳞屑等不良习惯;戒除烟、酒、烫、辣等特殊嗜好;保持饮食均衡、生活规律及心情平稳。除应注意保证充足饮水外,可局部涂布蜂蜜、凡士林或甘油等。

来源资料:《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2009年 第6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唇角脱屑症状描述
2唇角脱屑症状起因
3唇角脱屑症状诊断/鉴别
4唇角脱屑症状检查
5唇角脱屑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