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流血常发生于耳鼓膜穿孔或颅底骨折时。鼓膜是一片具有一定韧性的薄膜,位于外耳道深部,是人体声音传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鼓膜易受直接损伤或间接冲击而破裂。直接损伤多见于掏耳朵或取异物时将镊子、发卡或火柴梗等伸入外耳道过深,以致刺破了鼓膜。间接冲击多见于爆破时的声波击破鼓膜所致;亦可因跳水、拳击耳部或滑冰时突然跌倒而使鼓膜被震破。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 第2期
耳道流血的原因是当头部外伤造成颅底骨折时,也可伤及鼓膜使之破裂。鼓膜一旦破裂,耳内突然感到剧痛,继之耳鸣、耳聋,有少量血从外耳道流出,严重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耳镜检查时,可见外耳道有血迹,鼓膜有不规则的穿孔。疑有鼓膜破裂的病人,应尽快送医院检查治疗。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9年 第4期
耳道流血在诊断时需与挖耳出血、血性耳分泌物进行鉴别诊断,挖耳出血是外力伤害鼓膜或者炎症反应引起的症状,挖外耳道时出血。血性耳分泌物是指耳分泌物又叫 耳溢液、外耳道溢液、耳漏。外耳道溢液是指外耳道内异常液体积聚或外流的一种病理现象,为耳部常见症状之一。溢液可为持续性,也可为间歇性,可为浆液性、黏液性、脓性、血性,也可为混合性。病人外耳道口用耳镜检查,见有性质各异的液体物流出。可黏附于外耳道口或蓄聚于耳道内。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3年 第3期
耳道流血的临床检查有耳鼻咽喉CT检查、耳部检查,耳镜检查时,可见外耳道有血迹。根据症状和体征,应注意有无复合伤,如颞骨骨折、颅底骨折及脑脊液耳漏。受伤后出现晕或听力减退,应注意神志、呼吸、心跳、脉博、血压、瞳孔,其他神经系统及颅颌面伤情、全身情况等。
(1)徒手检查法:牵拉耳廓及耳屏,使外耳道变直。因为外耳道并非一直线,而是略呈S形弯曲,由外1/3软骨部和内2/3骨部所组成,其中外段方向向内、向后、向上,内段方向转为向内、向前、向下。新生儿呈一裂缝状,幼儿外耳道方向向内、向前、向下,故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时必须辅以一定的手法,使外耳道变直,才有利于检查。
①双手检查法:检查者一手将耳廓向后、上、外方轻轻牵拉,使外耳道变直;另手食指将耳屏向前推压,使外耳道口扩大,以便看清外耳道深部及鼓膜。
②单手检查法:如检查者右手需进行操作(如拭洗脓液,钳取耵聍、异物等),则用左手牵拉耳廓进行检查。查左耳时,左手从耳廓下方以拇指和中指挟持并牵拉耳廓,食指向前推压耳屏;查右耳时,左手则从耳廓上方以同法牵拉耳廓,推压耳屏,即可看清外耳道和鼓膜。
③婴幼儿检查时应将耳廓向后下牵拉,同时将耳屏向前推移,方能使外耳道变直扩大。
(2)耳镜检查法:耳镜检查时,可见外耳道有血迹。
来源资料:《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4年 第11期
一般外伤性耳道流血,可内服止血粉或三七、白药,以及用治疗鼻出血的偏方、验方止血。严重耳出血应速送医院治疗。若伤后3个月鼓膜破裂仍未愈合时,可去医院做鼓膜修复手术,使之恢复听力。鼓膜外伤后外耳道严禁冲洗和滴药,禁止用力擤鼻,全身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鼓膜穿孔如长期不愈合可修补。如病情允许,可用颞肌筋膜修补。全身情况稳定或好转后,如有手术适应征,可行鼓室成形术或面神经手术。撕裂伤应及早清创缝合。冻伤应保护耳廓,逐步复温,重建血循环。烧伤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防止粘连,尽量减轻愈合后的畸形。此外还要注意以下注意事项。
1.伤者如果意识清楚,可让他保持侧卧姿势,头倾向出血侧,让血水或脑脊液流出。
2.不要随便往耳朵里滴药或冲洗外耳道,以免不慎将细菌带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在医生未诊治前,如外耳道口处有泥土或异物,可用70%酒精棉球擦去泥土,并小心地用干净镊子取出异物。经医生确诊为鼓膜破裂后,每天需用牙签卷上少量脱脂棉,再蘸点70%酒精或60 度白酒轻轻擦拭外耳道1~2 次,然后用消毒棉球轻轻堵住外耳道口,防止灰尘进入。
3.当颅底骨折引起鼓膜破裂时,可能会从外耳道流出清亮的或血性的液体,这种液体就是脑脊液,临床上叫作外伤性脑脊液耳漏。此时,不要用堵塞外耳道的方法止血,只能任其自流,否则会给中耳道造成压力,还可能造成逆行感染,使细菌进入颅内,带来更大的危害。应送医院,进行专科治疗。
4.耳鼓膜破裂时,注意洗面、洗头、洗澡时,不要将水灌进外耳道,同时应尽量做到不擤或少擤鼻涕,以免气体和鼻涕经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外伤性鼓膜破裂只要及时妥善处理,就能避免感染,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自行愈合。
来源资料:《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3年 第3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