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类的吞咽反射弧上某个环节受损伤时,就会发生吞咽困难。吞咽困难的患者有的会因被吞咽的食物误入气管而导致吞咽发呛。吞咽困难是指食物从口腔至胃、贲门运送过程中受阻而产生咽部、胸骨后或食管部位的梗阻停滞感觉。对于吞咽困难患者临床医师必须重视,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吞咽困难必须与假性吞咽困难相区别,后者并无食管梗阻的基础病变,患者仅诉咽部、胸骨后有团块样堵塞感,但往往不能明确指出具体部位,且进食流质或固体食物均无困难,这类患者常伴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河南中医》 1999年 第4期
吞咽发呛的原因引起:吞咽反射弧受损伤。口咽部疾病口咽炎、口咽损伤、咽白喉、咽结核、咽肿瘤、咽后壁脓肿等。食管疾病食管炎、食管良性肿瘤、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肌功能失调(贲门失弛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等)、甲状腺极度肿大等。其中食管癌是重要病因。神经肌肉疾病延髓麻痹、重症肌无力、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环咽失弛缓症等。全身性疾病狂犬病、破伤风、肉毒中毒、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等。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国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年 第9期
吞咽发呛应该鉴别是神经元受到了损害还是肌肉麻痹。患者频繁出现吞咽呛咳症状即可诊断。食管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其典型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多数患者可明确指出梗阻部位在胸骨后,可伴有吞咽疼痛;晚期患者可有食管反流,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食管镜或胃镜结合活组织检查可确定食管癌的诊断。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吞咽困难多呈间歇性发作,病程较长,食管下段(即狭窄上方)扩张明显,食管反流常见,反流量较大,不含血性黏液,尤其在夜间平卧可因呛咳而惊醒,甚至导致吸入性肺炎。X线吞钡检查可见贲门梗阻呈梭形或漏斗状,边缘光滑,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后贲门暂可舒张,可使钡剂通过;食管测压仅见非蠕动性小收缩波。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人民军医》 2011年 第5期
吞咽发呛的诊断:患者频繁出现吞咽呛咳症状即可诊断。实验室检查:饮水试验:患者取坐位,将听诊器放置于患者剑突与左肋弓之间,嘱饮水一口,正常人在8~10s后可听到喷射性杂音,如有食管梗阻或运动障碍,则听不到声音或延迟出现,梗阻严重者甚至可将水呕出。食管滴酸试验 对诊断食管炎或食管溃疡有重要帮助。食管24小时pH监测 对诊断酸性或碱性反流有重要帮助。进行有关免疫学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其他辅助检查:X线胸部平片可了解纵隔有无占位性病变压迫食管及食管有无异物等;食管X线钡餐检查可观察钡剂有无滞留,以判断病变为梗阻性或肌蠕动失常性。必要时采用气钡双重造影了解食管黏膜皱襞改变。内镜及活组织检查可直接观察到食管病变,如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或息肉、癌肿等。胃镜下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对鉴别食管溃疡、良性肿瘤与食管癌有重要意义。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国内罕少见病杂志》 1996年 第3期
吞咽发呛的治疗:宜吃降血脂的食物;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忌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忌吃腌制的食物;忌吃刺激性的食物。吞咽发呛的预防:在发病初期出现吞咽活动不协调、吞咽时常发生呛咳现象,就应引起注意并及早检查治疗。引起吞咽困难最常见的原因是各种食管疾病,其次是口咽部疾病、与吞咽有关的神经肌肉病变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口咽部疾病:咽喉部结核或肿瘤(包括恶性肉芽肿)、咽后壁脓肿等咽喉部疾病均可引起吞咽障碍,多数经专科对症治疗后,吞咽梗阻感能得到改善或解除。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 第24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