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脑干梗塞

脑干梗塞

  • 患病部位:头部,颅脑
  • 所属科室:内科、外科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
  • 细分症状:生理性脑干梗塞、病理性脑干梗塞
  • 相关疾病: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梗死
  • 相关检查:脑神经检查、糖尿病检查、血液检查、脑神经递质检查
  • 相关药品:银杏叶片、注射用血栓通(冻干)、银杏叶滴丸、依达拉奉注射液
  • 相关症状:神志不清、桥脑梗塞、偏瘫、手脚麻木、头痛、头晕

1脑干梗塞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脑干梗塞常在休息、静止或睡眠时发生,多数起病缓慢,逐渐进展,并在1~3天内达到高峰,也可以突然发病。在发病前,患者经常患有头晕、头痛、一过性失语、肢体麻木等症状。发病之后,患者常表现出对侧肢体痉挛性偏瘫,以面部和上肢较下肢为重,或肢体软瘫。有不少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眼球震颤,同侧偏盲、偏视。例如常常对半边外界事物看不清,有时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物体,或者辨不清物品的色彩等等。

  当位于脑左侧病变时,患者表现出想说话但不能表达出来,或者听不懂别人的语言,或读不出所认识的字、文章,亦不能用笔描述,此称之为“失语失读失写症”。有的患者对自己的形象不能辨认或加以歪曲,似乎已变成另外一个人,并且否认自己有神经系统疾病。

  

来源资料:《老年百病防治》 第八章 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 脑梗塞

2脑干梗塞症状起因

  脑干梗塞的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与机体的动脉血压、血浆中儿茶酚胺及纤维蛋白原活性等生理性昼夜变化有关。

  1、血压波动:人由于受生物钟的影响,血压具有明显的昼夜波动性。总体上说,人到夜间入睡后,血压会自然下降一定幅度,血流速度也随之减慢,于是便成了清晨发生脑干梗塞的生理病理基础。

  2、血液凝固性改变:有人通过连续抽血化验24小时血液粘度,发现人体在早晨2时至6时血液中儿茶酚胺、纤维蛋白原活性增强,红细胞压积以及粘度均相对增高,从而使血液凝固性增强。加之人经过夜间长时间的睡眠,不吃不喝,没有补充水分,仍继续有肾小球滤过,导致血浆丢失,血液变得更加浓缩,粘度更大,因此易发生脑干梗塞。

  3、睡眠姿势:还有学者指出,可能睡眠时姿势的固定侧卧,使颈部扭曲,压迫颈动脉,造成供血减少或静脉回流不畅,与发生脑干梗塞有一定关系。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txrropaptvouoizszvprv3vp_1.html

3脑干梗塞症状诊断/鉴别

  脑干梗塞的临床诊断方法:

  一、头晕: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干梗塞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干梗塞的先兆。

  二、一过性黑檬:指正常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物体,数秒或数分钟即恢复常态,既没有恶心、头晕,也无任何意识障碍。这是因视网膜短暂性缺血所致,提示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微小血栓暂时性堵塞视网膜动脉,为脑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

  三、短暂性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是较早的脑干梗塞预报信号。

  四、语言与精神改变:指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x3rveraopoczvu6tov3trzwa_1.html

4脑干梗塞症状检查

  确诊脑干梗塞的检查:

  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摄片及监测血压等,可提供原发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病及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等。

  二、头颅X线摄片有时可发现颈内动脉虹吸部有钙化影;梗塞范围较广者可在发病2—3日后出现中线波移位,持续约2周。

  三、脑血管造影可发现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部位,脑水肿所致血管受压、移位和侧支循环等情况。

  四、脑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及其周围脑水肿情况和有无出血征象等,是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手段。

  

来源地址:http://www.med66.com/new/201209/wx201209035033.shtml

5脑干梗塞治疗/预防

  脑干梗塞的治疗方法

  1.扩血管治疗。可选用盐酸罂粟碱30~60毫克,口服,每日三次;或静脉滴注肝素12,500单位,每6~8小时一次,注意在注射前要检测凝血时间。

  2.改善大脑微循环。用低分子右旋醣酐250~500毫升,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从而达到稀释血液、减少血粘度和血细胞积聚,增加血流速度,有利于改善大脑微循环的目的。

  3.改善脑组织代谢。选用胞二磷胆碱250~500毫克,每日1次静脉滴注,10~15天为一疗程。对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和促进苏醒有一定作用。尤其对上肢瘫痪的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脑干梗塞的预防措施

  1.防治高血压。高血压是脑血管意外中最危险的因素。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明:高血压可促进心、脑、肾血管的损害及动脉硬化的发展。所以,积极、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是一个中心环节。

  2.消除隐患。机体的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脉管炎等都易引起脑梗塞,因此,要及时治疗这些疾病。

  3.调整情绪。脑梗塞发生与情志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注意精神活动的正常,培养一些室外兴趣,如练书法、养花、听音乐等,尽力消除紧张情绪,避免激动、愤怒情绪。保持快乐心境,精神愉快。

  4.注意饮食调理。饮食要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食物为主。坚决做到“三低”,即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为宜。如选择牛奶、瘦肉、鱼类,但要节制饮食,不可过饱,同时忌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多食含维生素C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中的芹菜、冬瓜、荸荠、西瓜、桔子等,多食豆制品;经常饮用清淡茶水,坚决戒除烟酒之类。

  


来源资料:《老年百病防治》 第八章 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 脑梗塞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脑干梗塞症状描述
2脑干梗塞症状起因
3脑干梗塞症状诊断/鉴别
4脑干梗塞症状检查
5脑干梗塞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