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

  • 患病部位:头部,颅脑
  • 所属科室:中医科,中医内科
  • 细分症状:青年颅内压增高、老年颅内压增高
  • 相关疾病:脑水肿、脑疝、昏迷、高血压、脑膜炎、角膜炎
  • 相关检查:脱落细胞检查、内镜检查、眼底检查、CT检查
  • 相关药品:氨甲环酸注射液、注射用长春西汀、清开灵注射液
  • 相关症状:颅内高压、颅内压增高、乏力、弥漫性头痛

1颅内压增高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颅内压增高为常人颅内有一定压力,称为颅内压(简称颅压),通常是指在水平卧位、身体松弛的状态下,经腰椎穿刺接上一定内径的管子所测得压力,因而又确切地称之为脑脊液压力,正常成人如超过1.96kPa(200mmH2O)即为颅内压增高。老年人颅内压增高症发生在恶性肿瘤病人时,则绝大多数为颅内转移所致。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5年 第6期

2颅内压增高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颅内压增高是因为正常人颅内有了、一定压力,称为颅内压(简称颅压),通常是指在水平卧位、身体松弛的状态下,经腰椎穿刺接上一定内径的管子所测得压力,因而又确切地称之为脑脊液压力,正常成人如超过1.96kPa(200mmH2O)即为颅内压增高。老年人颅内压增高症发生在恶性肿瘤病人时,则绝大多数为颅内转移所致。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中华创伤杂志》 1996年 第2期

3颅内压增高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颅内压增高脑转移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头痛、肢体软弱、识别能力或情感紊乱和癫痫样发作等,;其中单侧头痛,肢体软弱或癫痫样发作首发部位常为脑部病灶的定位性症候;弥漫性头痛、识别能力或情感紊乱和视盘水肿常为脑水肿、代谢功能失调或脑脊液通道受阻所致。

  临床须与原发性脑肿瘤,结核性脑膜炎相鉴别如下:

  脑膜炎:脑膜炎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头骨与大脑之间的一层膜)被感染的疾病,此病通常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并发症,比如耳部、窦或上呼吸道感染。脑膜炎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需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在数小时内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病毒型脑膜炎则比较严重但大多数人能完全恢复,少数遗留后遗症。

来源资料:《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 第5期

4颅内压增高症状检查

  颅内压增高病症检查包括三大常规,痰脱落细胞检查,凝血功能有关检查,血清学检查(根据需要选癌胚抗原,酸性磷酸酶,甲胎蛋白,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正,侧位X线胸片,肝B型超声检查,以及必要时作胃,肠或支气管内镜检查,如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可作活检送病理,以便寻找原发性肿瘤的是否存在以及其侵犯范围和类型。

  1.X线特殊检查: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和数字减影(DSA)等特殊检查脑部是确定脑部转移性肿瘤和病灶定位的最重要检查,其他检查只是辅助性手段。由于血脑屏障和血肿瘤屏障的改变,经注射造影剂后其对比度加强,对疑有脑转移者作CT检查,约90%以上脑转移灶可示典型的类圆形影,常位于白质和灰质结合部,其周围还可见低密度区,为脑转移灶周围水肿所致。多数脑转移灶在造影剂加强前是低密度区,但黑素瘤、绒癌和结肠癌的脑转移灶为例外,在造影剂加强前常呈现高密度。使用薄层检查可发现直径5mm左右病灶。

  MRI能从多种体层面观察,并可用不同参数(T1、T2、质子密度)以增进发现异常影像并对其病变性质有一定鉴别能力。由于脑、脊髓含脂肪(即包括丰富的氢质子)成分高,成像效果好,而转移性肿瘤含脂肪低,故常用于确定脑转移性肿瘤是否存在,并对鉴别肿瘤、出血、脑积水、脑水肿有一定帮助。

  DSA对脑内血管图像显示清晰,转移性肿瘤常由于血供丰富可形成肿瘤着色图像,有利于了解脑内血管走向或断流等改变,也可为选择治疗提供信息。

  定期检查CT、MRI,有利于及时对比观察,尽早发现脑转移。

  2.腰椎穿刺:留取脑脊液作常规和病理细胞学检查,离心沉淀或使用滤器可提高阳性率,然而常须反复检查;必要时送细菌培养及有关病毒学方面的检查。腰椎穿刺常选用22号针,穿刺前应作眼底检查,对有视盘水肿者穿刺放液应慢,留脑脊液应少,为安全考虑可先进行脱水治疗。

来源资料:《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1995年 第5期

5颅内压增高治疗/预防

  颅内压增高患者一旦出现头痛、视觉障碍、呕吐“三联症”,已属颅内压增高症的典型表现。癫痫样发作常预示颅内压急剧增加;如出现一侧瞳孔扩大,常为同侧颞叶钩回疝的临床表现;双侧瞳孔扩大常为小脑扁桃体疝的表现;若伴有生命体征(血压增高、心率减慢、脉搏洪大、呼吸慢而深)和意识减退,则病人已处濒危状态,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一般及时进行内科抢救或紧急治疗,随后进行放射治疗或(和)手术治疗。目前早期诊断,及时进行的综合治疗措施,对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疗效较好,有些病人仍能生存5年以上。

  颅内压增高治疗如下:

  1.内科治疗和紧急或急救处置

  (1)糖皮质激素:为治疗恶性肿瘤脑转移继发性脑水肿的极重要的有效的辅助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泼尼松(强的松),它可阻断肿瘤毒性代谢对血管的影响;其临床疗效出现较快,可维持6~48h,甚至可达3~7天,可使60%~80%病人的临床症状缓解。一般开始用量为地塞米松15mg/d(其他糖皮质激素可按药效折算)。对一般用量无效者可加量至每天30mg、60mg,甚至100mg;对症状的改善优于对体征的好转。对有溃疡病、糖尿病、出血性疾病者应慎用。可加用西咪替丁(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或奥美拉唑(洛赛克)以预防应激性溃疡。

  (2)渗透疗法:应用渗透性利尿剂以减少脑细胞外液量和全身性水分。常用药物有甘露醇、尿素、山梨醇或甘油,须静脉注入或快速静脉滴入。这类药物进入血管后,随血管内与细胞外间隙出现的渗透压梯度差,使水顺利地由脑细胞间隙透过血脑屏障返回血管,并随渗透性利尿剂由肾排出。颅内压随脑细胞间隙水分减少而降低,改善脑血流,一般在用药后15~30min内可改善症状和体征,2h左右作用最强,如不作其他治疗,4~6h后颅内压不仅可再次增高,而且可出现“反跳”,颅内压比治疗前更高,因此应根据病情,每6、8或12小时给药1次,甘露醇或山梨醇为1~2g/kg,尿素为0.5~1g/kg,甘油为1g/kg,即使坚持治疗,几周内病情可因脑转移灶增大而再度加重。在渗透疗法时应适当限制液体入量,为配合渗透性利尿剂也可加用呋塞米。

  (3)脑转移的紧急或急救处置:当病人受到急性或亚急性功能障碍或神经损伤,出现症状或体征,如发生头痛、恶心、呕吐、精神意识障碍、癫痫发作或习性改变,可能为脑转移癌增大或出血,脑脊液回流受阻、脑水肿或交通性水脑、颅内压增高、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伤或中枢神经系感染。病变可以突然发生或隐匿进展。这类情况就须临床紧急缓解症状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进行神经系统体检、脑CT或MRI检查,或其他特殊检查,以确定临床症状发生的原因,尽快采用内科和(或)外科手段纠正主要病因。根据病情需要立即采用的非特异性治疗。

  颅内压增高预防措施如下:

  1、积极治疗原发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

  2、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要定期每年体检1次,发现上述疾病要积极治疗。

  3、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防止情绪紧张。

  4、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培养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生活情趣,使大脑得到锻炼,防止脑动脉硬化的提前到来。

  5、防止便秘,尽量避免做猛烈的动作,如弯腰、低头、抬举重物等,防止脑部血压突然增高而出现脑血管意外。

  6.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防止因便秘、以防排便时腹腔压力过大,造成血压升高。

  7.平时要尽量避免做猛然弯腰、低头、抬举重物等动作,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年人,防止突然脑部血流压力过高。

来源资料:《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 第2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颅内压增高症状描述
2颅内压增高症状起因
3颅内压增高症状诊断/鉴别
4颅内压增高症状检查
5颅内压增高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